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外行人參觀航母有點蒙圈,這不是移動彈藥庫嗎?難怪全世界都怕它

外行人參觀航母有點蒙圈,這不是移動彈藥庫嗎?難怪全世界都怕它

不久到天津濱海新區參觀「基輔」號航空母艦,這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航母,以前雖然也坐過300多米長大郵輪,但那只是艘船而已,完全沒有航母的神秘感覺,激動與好奇也截然不同。但作為一個偽軍迷,原來對於航母的認識是比較模糊概念,只在電視上看過它身姿,這次參觀才明白航母其實就是一個國家可移動的彈藥庫。

「基輔」號航空母艦是前蘇聯的,建造於1970年,1975年服役,1994年退役。它曾經是令世界矚目的海上「巨無霸」,是讓西方世界畏懼的「海上殺手」。當時一共建造了四艘相同規模的航母,三艘已經退役,有一艘後來賣給了印度,改裝後現在仍然在印軍服役。

11月的天津有些寒冷了,但依然擋不住人們看航母的熱情。退役後的「基輔」號航空母艦現在天津濱海新區漢沽八卦灘的濱海航母主題公園中,這裡除了有航空母艦,還有以航母為主的俄羅斯文化展示,是集軍事、娛樂、異域文化為一體的景點,遊人還是很多的。

有資料顯示,「基輔」號航母全長273米,寬近53米,全高61米,標準排水量32000噸,滿載排水量40500噸。續航力13000海里,最大航速32節,艦載官兵1400名,艦載飛機33架。真夠厲害啊,全世界無死角,指哪兒可以打哪兒啊!

據說基輔號可以抵擋相當於30000噸TNT當量在距離2000米的空中核爆炸。可以在相鄰的4個艙室(包括機庫)進水的情況下,「基輔」號仍保持不沉。而當機庫所在的第五層甲板進水時,可保證相鄰的3個艙室不包括機庫進水的情況下軍艦不沉,厲害不?還真降服不了它啊!

基輔號如以船體甲板為界,艦島上8層、甲板面積4000平方米,夾板以下有9層,全艦共17層,整體高超過20層樓,艦載官兵可達1400人,就是一個海上巨無霸啊!

但這條航母在賣給中國之前,已經將艦上的所有武器、所有設備、所有船員施捨、所有有用東西、所有能拆除的全部都拆除了,在來中國海上拖拉的102天過程中,它只是一個空殼,或者說是一條沒有動力的船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航母也不是它設備齊全的模樣了。

現在展示的基輔航母設備是後期「裝修」上去的,艦上的飛機與「武器」都是模擬性的,或者說是我軍的退役裝備展示,是模型與表演性質的,但這些依然給人以威嚴、甚至恐懼的感覺。航母雖然碩大,但艦上卻分成很多狹小的空間,都是厚厚鋼板隔開嚴密的格子與空間,在各個空間里幾乎都是裝滿了各種的彈藥,據說1979年一次演習中不慎將防空導彈落入彈藥庫中,導致13枚導彈受到破壞,僥倖沒有發生爆炸。

船艙里最先看到的是魚雷發射艙。魚雷是水下發射的武器,百年前有軍艦就有它的存在了。這裡的魚雷長達8米,重達2噸,據說整個發射艙有24枚這樣的魚雷,如果是小噸位的船艦,只需要一枚就可擊沉了,可怕不?而在航母的參觀中除了武器,幾乎沒有別的了可以吸引人的展示了。

當今導彈是武器中最有威力、最有科技、最能遠程打擊目標的重要殺手,船艙里導彈庫有好幾個,既有打擊潛艇的小型反潛導彈;也有碩大的打擊空中目標「高腳杯」艦對空導彈;還有打擊海上目標非常大的反艦導彈。導彈放置在航空母艦最中間位置,這裡擁有全艦最厚的裝甲保護,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估計沒有外力可以摧毀它。

除此之外,還有好幾個裝炮彈的彈藥庫,這裡的炮彈是用於打擊近距離目標的,在碩大的導彈魚雷面前,炮彈是小兒科了,顯得有些不痛不癢,如果真的到了近戰的份上,航母不僅沒有優勢,命運也岌岌可危了。同行軍迷們看的津津有味,講的頭頭是道,而這航母在我這偽軍迷看來就是一座移動的彈藥庫,它的出現改變了世界格局,也讓世界的每個角落充滿了危機和恐懼感覺。

參觀基輔航母是來天津濱海新區旅遊最刺激、最引人、最期待的一站,然而對於遊客而言,很快會忘掉航空母艦帶給人類的是和平還是災難,是希望還是滅亡。不是我們淡忘,而是當今世界還無法把握是理智還是猖狂,得道者多助,無良人早殤,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誰也無法阻止明天的太陽。或許沒有武器的世界才是太平的世界,沒有航母的人間才是最終的天堂人間,讓我們為和平祈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影 的精彩文章:

李府大院欣賞翡翠,有人說它真有靈性,也有人說它就是瘋狂的石頭
西董大院:具有家國情懷,令人尊敬的家族,抗戰中他們捐一架飛機

TAG:書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