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任正非:「請你們不要再吹捧華為了」

任正非:「請你們不要再吹捧華為了」

北京時間12日下午3:15分,任正非之女孟晚舟獲得保釋。

之後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道:

「我在溫哥華,已回到家人身邊。我以華為為傲,我以祖國為傲!謝謝每一位關心我的人。」

北京時間12日下午3:15分,任正非之女孟晚舟獲得保釋。

之後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道:

「我在溫哥華,已回到家人身邊。我以華為為傲,我以祖國為傲!謝謝每一位關心我的人。」

老實人任正非,帶出了踏實的華為

今天,華為做得很大。

有個段子說,有人做過一個統計,用蘋果手機的,都是月薪3千到1萬的,而用華為手機的,都是月薪超過1萬的。

這可能也不僅是一個段子。

一個真實的場景:就在今年10月,就在北京三里屯,iPhone XR上市,門可羅雀;同一天,華為Mate 20出售,門店爆滿。

蘋果實體店

華為實體店

當我們對華為的印象還停留在手機上時,華為其實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商,服務著170個國家、世界1/3的人口,拿著70%的海外收入給中國納稅。

人怕出名,一出名就會被放大為成功傳奇。

尤其是像任正非這樣,44歲才半路出家創業的人,經常有媒體把他誇大成傳奇。

媒體誇任正非:「離開體制,創業是明智之舉。」

但任正非很老實地說:「40多歲創業,是因為活不下去,不得不找條活路。」

原本當兵的任正非,當時被辭退,身體查出嚴重的糖尿病、心臟病,而妻子正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家庭地位懸殊,兩人鬧著離婚。

一兒一女、老父老母、弟弟妹妹,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任正非肩上。

他去找工作,沒人要他。

他湊了21000,創辦了華為,只想讓全家人吃上一口熱飯。

媒體誇任正非:「在母親肚子里就想稱霸世界,小學成績好,大學有理想,當兵想當將軍。做華為就想做世界第一。」

任正非很老實地說:「我小時候成績不好,當兵也不是優秀的兵。從小就想做偉大領袖,一創業就想做世界第一,這不符合實際。人成功後,容易被媒體包裝他的偉大,卻沒看到我們鼠竄的樣子。」

媒體誇任正非:「很神秘、很偉大。」

任正非很老實地說:「其實我知道我自己,名實不符。我不是為了抬高自己而隱藏起來,而是因害怕而低調。」

對於媒體的修飾和包裝,任正非說得最多的,就是「那不符合實際」。

他從小受窮,成年參軍,行事作風極其樸素踏實。做一說一,不喜歡說空話,也不喜歡聽吹捧,就喜歡踏踏實實做事情。

青年時代的任正非

他這麼做人,也這麼做華為,這麼招華為人。

《任正非傳》記錄著這麼一件事兒:一個北大高材生進華為之後,沒有任何實操經驗,就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

對公司的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發展方向發表了一通見解,那個高材生大概以為,這樣會讓任正非對他刮目相看。

沒想到任正非看完後,建議把他送進精神病院。批複如下:「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沒有病那就建議辭退。」

當然,任正非也承認北大高材生肯定是有實力的,但他強烈反對的是,沒有調查,就發表宏大見解,一點都不踏實。

不針對個人,任正非對每個華為人的要求都是踏實肯干。

這種精神,在今天,極其稀缺。

華為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國內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今年更是超越蘋果,躍居全球銷量第二位。

但任正非仍然不滿於現狀,74歲的他每天都在給團隊打雞血,鼓勵大家踏實前進,穩住5G市場。

他甚至還嚴肅地告訴媒體:「不要再吹噓華為的成績了,這很影響華為員工的士氣。」

對內,任正非更是發話:「不許內部員工說華為能夠打敗誰,在銷量上取得了成績並不代表華為已經成功。」

不爭做第一,把第一踏實做出來。這是任正非知行的第一準則。

1991年的任正非

怕死的任正非,帶出了有憂患感的華為

任正非特別怕死,或者說,他求生欲特彆強。

之前講過,他40多歲辦華為時,已經全身滿是重病。

換成別人,家裡有人要養活,找份工作唄。一時找不到,多找找總是有的。實在找不到,有什麼辦法?我也是個病人啊。

他不是,他辦企業,給自己找個未了的心愿做著,逼著自己要挑起重擔來。

「生命有所負重,更能前行。」這樣逼著自己,不得不好好活著。

任正非特別怕死。

生命就是一點一點的時間組成的,活著就得珍惜時間。

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周工作112個小時。

就像他自己說的:「華為20年的煉獄,只有我們自己和家人才能體會。不然怎麼可能在很短時間,完成產業轉換和產業升級呢?」

華為不留懈怠的員工,任正非經常告誡員工:「30多歲就想躺床上休息,我都不敢想。」

任正非特別怕死,憂患意識特彆強,帶華為,他首先想的總是怎麼活下來。

早期華為的辦公室

2003年,應該是華為這30年來很難的一年了。

一方面,跟思科打著知識產權的官司,另一方面,內部股權矛盾激化,內憂外患一堆事兒。

以任正非的性格,本來就容易居安思危,那一年他簡直焦慮到不行。

他最最焦慮的,是華為會亡。

唯有行動才能對抗焦慮。

任正非沒有時間焦慮,他得趕緊行動起來,讓華為佔住市場份額。

只有硬場面撐起來了,企業做強做大了,內憂外患才能一步步解決。廠子沒了,還解決個屁矛盾。

說干就干,就是2003年,華為手機業務部正式成立。原來重心在通訊上的華為,也開始關注手機領域。唯有技術才能立穩腳跟。

任正非是一個非常實在又焦慮的人,在他看來,只有硬實力才是支撐一個企業走遠的核心競爭力。

而技術,就是硬實力的核心。華為一成立,就相當注重技術和專利問題。

1998年就頒布了《華為基本法》,將科研放在華為的至高地位。

這二三十年來,華為更是年年加大在科研上的投入和產出。

有數據統計,國內企業科研經費投入的平均水平在1%以下,華為是其10倍以上。

「目前累計研發投入3100億元,未來每年將保持200億美金的投入。」這是華為2017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輪值CEO徐直軍給出的數字。

3100億,這相當於阿里2016年營收的2倍;200億美元,這佔到華為2016年營收的25%。

怕死的任正非,付出比別人狠,而回報他的則是華為以每天10個的速度出產專利。

每天10個?!這很配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任正非。

年輕的科研尖兵任正非

2017年,據歐洲專利局公布的統計,華為以2398件專利申請量居全球企業專利申請首位,遠遠超過西門子、LG、三星和高通。

而華為的官方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華為在國內的專利申請量達到64091件,海外達到48758件,獲得授權的專利為74307件,其中90%為發明專利。

2017年,是華為創辦的第30年,碩果累累。

但任正非又開始怕死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華為大限快到了。」

這一次,任正非最擔心的是,技術找不到新的突破點。

任正非在談話中講到:

「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想最壞的結果,做最優的創新。這是任正非知行的第二準則。

任正非(左)

一根筋的任正非,帶出一往無前的華為

任正非大學畢業就當兵,一當就是二十年。軍事化的簡單生活,塑造了任正非一根筋的行事作風。

創業時,選通訊行業純屬偶然,但選了就一條路走到黑。就像軍隊里,接到命令之後,只管執行到位,不然不回頭。

剛決定做通訊時,任正非其實一點也不懂。但他不怕,只管學,他相信行動的力量,相信只做一件事肯定能做好這個樸素的道理。

到2000年,華為已經做成一定規模了。當時最能撈錢的行業,不是通訊,是房地產。

很多企業都開始拓展房地產業務,政府也一直在強調房地產的重要性。

也有不少人勸任正非做房地產:「華為也可以做做房地產嘛。」

任正非表面不說什麼,但華為至今從來沒有動過這方面的念頭。他心裡有譜,一個企業只把一件事做成已經不容易了。

任正非即使貴為華為董事長,也不擺架子,經常坐地鐵出行

任正非在華為食堂排隊打飯

早幾年,華為已經名氣挺大了,朱鎔基去深圳視察,對任正非說:

「你要什麼條件我支持你,你資金緊張,給你解決3億人民幣好不好?」(人民網記載)

任正非對朱鎔基說「好好好」,但實際上沒有再接這件事。

他辦華為,希望在通訊行業做出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最近十年,他又努力讓華為成為全球都能記住的偉大企業。

他希望華為為國爭光,成為祖國的驕傲。

所以,今天我們想起華為,首先想到手機,其次想到通訊,而不是一個面目模糊、什麼都做的大公司。

單純做事,一條路走到黑,做出辨識度。這是任正非知行的第三準則。

利他的任正非,帶出了打不散的華為

任正非出身窮苦人家,家裡有9個兄弟姐妹,父母沒有把誰送人,再窮一家人也要在一起。

他回憶過:「我小時候,多吃一口麵包,弟弟妹妹都有可能餓死。」窮到這個地步,實在難以想像。

但這種童年卻給任正非上了一層底色——不能自私。

或者說,任正非從小起,就懂得做人必須利他。

印象中,任正非是一個幾乎不公開談成功的企業家,以他的實幹精神,他不認為目前華為已經算成功,還是繼續攀登。

唯有一次,他鬆口說:「華為有今天的成功,與我不自私有一點關係,這是從父母身上學的。」

任正非和女兒

一說到華為,大家很自然而然想到狼性文化,想到加班可怕。

可實際上,狼性背後,任正非洞察員工真正的需求。

華為講情懷,講實幹,但講這些之前,先談錢。

任正非的名言就是:「錢給多了,不是人才的人也變成人才。」

他是一個最實在的老闆,給錢眼都不帶眨的。

2017年,華為銷售收入6036億元,支付員工工資、福利及獎金1402.85億元,華為18萬員工平均到每人頭上77.94萬元!

華為年薪超100萬的超過1萬人,超500萬的超過1000人。

任正非一手創建了華為卻只佔大概1.47%股份,把剩下98.6%全部分配給華為的員工。

給員工的,任正非都超捨得。

當然,華為也會流失人才。

有一回,提出離開的骨幹李玉琢是任正非特別看好的。任正非派了一個大神三顧茅廬,再請李玉琢出山。

他還是不願意,任正非死心了。但任正非告訴李玉琢的上司,等到12月31日再同意他的離職申請。

硬是拖著不讓人找下家?才不是。

華為有規定,在當年12月31日之前離職的員工,不能發上一年的獎金。

任正非感恩李玉琢對華為的一切付出,所以為他保留年終獎。

拿到年終獎時,李玉琢非常意外:整整200萬!是他在華為拿過的最多的一次。

任正非愛員工。

2017年春節,73歲的任正非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明明一身慢性病還飛到玻利維亞度過年。玻利維亞天氣可比西藏還要惡劣,但他只說想去陪陪華為派駐當地沒法回家的員工過年。

這樣的事情常有。利比亞開戰、阿富汗戰亂……只要華為所在的地方有危險,任正非就是第一個趕赴現場的人。

這個「怕死」的老幹部,在員工的安危面前,越來越「不怕死」。

華為有大愛。

任正非經常這麼鼓勵員工:

「我們每打贏一仗,就會讓我們的父老鄉親多一碗飯,多捐一點錢給希望工程,讓更多的孩子們讀書。」

任正非有這麼多利他的點滴,才有華為星火燎原的現在以及未來。

金剛手段,菩薩心腸。這是任正非知行的第四準則。

打不敗的任正非,帶出世界第一的華為

創業之路,99%都是九死一生。

任正非的創業史,也是九九八十一難。

剛剛創華為時,任正非的健康狀況就非常堪憂。

創立華為初期,任正非是典型的沒錢、沒文化、沒技術,只有勤勞肯干、真誠感人。

他一個一個客戶去磨,人家有什麼需求,他就一個一個去改。

那時候累壞了,身體又添了多項疾病。更慘的是,兩度癌症找上門。

看不出吧,抗癌病人任正非帶著一隻狼隊伍,把華為衝到世界第一。

除了身體,任正非還有心理病。

2000年前,任正非被確診為憂鬱症,多次想自殺。他太焦慮了,太擔心華為會活不下去。

就在2000年,任正非面對了大背叛:「心腹」李一男離開華為創立港灣科技,還從華為挖核心人員,一度發展到和華為搶生意。

彼時,華為內外交困,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甚至公司很多人效仿港灣,運用華為的技術,模擬華為的運作,蠶食華為的市場。

2001年1月8日,任正非母親在昆明買菜時遭遇車禍,當時任正非正跟隨國家領導人在伊朗訪問。等任正非趕回昆明時,母親已撒手塵寰。

2003年1月24日,通訊巨頭思科在德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華為提起專利訴訟,歐美市場很多客戶都暫停了與華為的合作。

好幾次,任正非在華為瓶頸期時帶著團隊探索,探索到絕望時,他飆過狠話:「做不成,我就從這裡跳下去。」

那段時間,他每天工作16個鐘,還沒法阻止華為滑向崩潰的邊緣。面對一手打造的華為,任正非是滿滿的無力感。

好在以往的軍旅生活習慣告訴任正非:不能拋棄,不能放棄。

他很快調整情緒,從喪母、背叛和抑鬱的情緒中走出來。他很快帶著華為重組骨幹團隊,赴美打官司,終於技術戰勝抄襲,正義打敗邪惡。

2006年,曾經挖華為牆角、抄襲華為的港灣,被華為收購。而華為的叛徒李一男成為階下囚,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而打不敗的任正非帶著華為繼續挺進。

是任正非,帶著華為搞定歐洲150個國家的通信基站,讓他們的地鐵通上信號。

我們總以為外國人高大上,在地鐵里都讀書,而他們要感謝華為讓他們在地鐵也能刷手機。

是任正非,帶著華為走向全世界,讓全世界知道「華為——中華有為」。

我們看世界盃,崇拜的球星梅西就用著華為手機,為華為手機做全球代言。

是任正非,帶著華為把運營、企業和手機三大業務做到2個世界第一、1個世界第二。

是任正非,帶著華為做成一個不上市的世界500強奇蹟,少有的百分百中國控股的民企。

美國邀請華為,任正非拒絕:「我們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做中國的民族品牌。

這氣勢,跟他當年對記者說:「華為不需要吹捧,我不想華為的員工因此浮躁。」一樣酷。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圖片來源網路

回 復 晚 安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旅行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最後一個月:請善待時光,善待自己
把手機鎖屏密碼改成漢字,打死也猜不到

TAG:環球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