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貴妃等著52歲的兒子來孝順她,沒想到等來了三尺白綾

楊貴妃等著52歲的兒子來孝順她,沒想到等來了三尺白綾

原標題:楊貴妃等著52歲的兒子來孝順她,沒想到等來了三尺白綾


俗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有些人發達了,喜歡收一些無事獻殷勤的人當乾兒子,結果卻被乾兒子坑慘了。東漢末年,并州刺史收了一個乾兒子呂布,結果被呂布坑死了。董卓不信邪,也收呂布當乾兒子,還是被乾兒子坑死了。凌煙閣功臣張亮,也收了五百個乾兒子,結果也被乾兒子坑死了。


古代的時候,流行收乾兒子。有的人,抓住一切機會認乾爹乾娘,順著乾爹乾娘的杆子往上爬。這些上趕著認乾爹乾娘的人,往往都是無事獻殷勤之徒。他們一有機會,就會毫不猶豫地坑乾爹乾娘,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安祿山本來姓康,是個雜胡人。康祿山她媽是突厥人,他爹是粟特人。康祿山十幾歲的時候,與安貞節結拜為兄弟,所以冒姓安氏,成為安祿山了。


楊貴妃影視形象,表演者為著名影視明星殷桃老師,感謝原作者殷桃老師。


安祿山的發跡,源於拜乾爹。當時的大唐名將張守珪,欣賞安祿山的才華。安祿山上趕著往上爬,就認張守珪為乾爹了。張守珪收了安祿山這個乾兒子,就處處提拔安祿山。安祿山被張守珪引薦給了唐玄宗,開始了火箭式的升級之路。張守珪死後,安祿山又想再認一個乾爹。當時的安祿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一般人已經當不了安祿山的乾爹了。安祿山這次想拜的乾爹,是大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


本文史料來源截圖,出自唐朝古籍《安祿山事迹》,原作者是唐朝華陰縣尉姚汝能,感謝原作者。


安祿山想拜唐玄宗為乾爹,問題的關鍵是,皇帝一般不會收乾兒子啊。安祿山為了能夠成為唐玄宗的乾兒子,採取了先拜乾娘,再認乾爹的辦法。《資治通鑒》記載,天寶六年,安祿山進京朝拜。安祿山比較會來事,他先搭上了楊貴妃娘家的線,與楊貴妃的兩個堂哥和三個姐妹結拜成了兄弟姐妹。


安祿山靠著楊貴妃娘家人的引薦,得以拜見楊貴妃。安祿山請求拜楊貴妃為乾娘。大家要知道,當時的楊貴妃才28歲啊。當時的安祿山,已經是44歲了。古代的人結婚早,十五歲生孩子的事情非常常見。安祿山的年紀,在古代的時候,都可以當楊貴妃的爸爸了。一個人,那得多麼厚的臉皮,才會認一個女兒輩的人當乾娘啊?


安祿山認楊貴妃當乾娘的事情,被唐玄宗批准了。楊家那些和安祿山結拜的兄弟姐妹,一下子就成了安祿山的舅舅和姨媽了。唐玄宗是楊貴妃的老公,因為貴妃的關係,也成了安祿山的乾爹了。安祿山七拐八彎,終於認唐玄宗為爸爸了。


安祿山拜楊貴妃為乾娘史料截圖,出自《新唐書》。此處疑似有誤,應該是安祿山先與楊貴妃兄弟姐妹結拜,再拜楊貴妃為乾娘。


安祿山成為楊貴妃的兒子之後,對母妃那是非常非常的孝順,有什麼好東西,總是上趕著送給乾娘楊貴妃啊。唐玄宗和楊貴妃對這個撿來的兒子,非常的滿意。唐玄宗給了安祿山大量的兵權,還把安祿山的兒子們都封了大官。


安祿山的實力越來越強,已經足以威脅到朝廷了。有人勸唐玄宗要分流安祿山的兵力,唐玄宗卻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在唐玄宗和楊貴妃眼裡,安祿山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他們絕對信任安祿山,一切對安祿山不利的話,都是羨慕嫉妒恨。


天寶十四年六月,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華清池,專門為安祿山修建了一個溫泉池。唐玄宗和楊貴妃派使者給安祿山傳話,叫他到京城來泡溫泉。安祿山找了一大堆借口,把乾爹和乾娘的邀請給推掉了。安祿山不肯來朝拜,卻提出獻寶馬3000匹給父皇母妃,另外還送一贈二,每匹馬送兩個馬夫。唐玄宗很高興,就想答應這個要求。


唐玄宗老糊塗了,手下的大臣可沒有老糊塗啊。大臣對唐玄宗說道:「3000匹馬,每匹馬配兩個馬夫,就是三千騎兵加三千步兵。安祿山送馬是假,想謀反是真。讓這六千人來京城,他們要是搞事情,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唐玄宗不認為安祿山會造反,但也擔心六千人搞事情,所以就叫停了安祿山獻馬的事情。唐玄宗派出使者,邀請安祿山十月來京城泡溫泉。使者見了安祿山,覺得安祿山反相畢露。唐玄宗接到安祿山準備造反的奏報,居然還不相信。


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去華清宮督工溫泉池建設,楊貴妃還在等她那個52歲的兒子來孝敬她呢。楊貴妃終於等到兒子安祿山向京城進發的消息,卻花容失色了。安祿山是往京城往京城方向來了,不過是帶著十五萬人馬打上門來了。安祿山給楊貴妃當了八年的兒子,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了。所謂的「母慈子孝」,不過是呂布拜董卓的翻版而已。


唐玄宗終於反應過來了,只能趕緊組織力量抵抗安祿山。問題的關鍵是,安祿山久居邊疆,他的部隊一直在打仗,戰爭經驗非常豐富。唐玄宗和中原的百姓,不聞兵戈之事久矣,根本就不是安祿山的對手啊。安祿山的部隊一路長驅直進,打破了長安城的門戶潼關。潼關失守了,唐玄宗只能帶著楊貴妃撒丫子就跑啊。


安祿山打進了長安城,大搖大擺當起了偽燕皇帝。唐玄宗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宗廟社稷被安祿山付之一炬,雖然心痛無比,卻無可奈何啊。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到了馬嵬坡,唐軍將士都不想走了。唐軍將士嘩變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必須有人把這個責任扛下來。唐玄宗是皇帝,唐軍不敢對皇帝下手,只能讓安祿山的乾娘楊貴妃負責了。將士們要去處死楊貴妃,唐玄宗想保護楊貴妃也沒有能力了。唐玄宗沒辦法,只好派高力士去處死楊貴妃了。

楊貴妃沒有等來「兒子」安祿山的孝敬,卻等來了三尺白綾。一代佳人,就這麼被兒子坑死了。楊氏家族的人,也因為有安祿山這麼一個狼子野心的「外甥」,被屠戮殆盡了。楊氏家族的人死到臨頭,才明白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古訓。只可惜,他們明白的太晚了。


參考書目:《安祿山事迹》《新舊兩唐書》《唐史》《資治通鑒》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封尉遲敬德一個官職,每個月只要上兩天班,工資比宰相還高
李世民殺的功臣比劉邦殺的功臣多,為何被吹捧為不殺功臣的皇帝?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