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說她不要臉的人,你才不要臉

說她不要臉的人,你才不要臉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對女孩子來說,什麼是自由?

Sir問表妹,表妹說:

往大了,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往小了,就是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和鞋blabla……反正。

做這一切的標準,都與男性的意見無關。

聽起來很正常對吧。

但你說,幾十年前的女孩敢這樣嗎?

遠的不說。

1922年的美國,幾名穿泳裝的女孩,因為暴露大腿被捕。

1956年的法國,比基尼剛剛問世不久,可唯一願意穿它的人,是俱樂部的脫衣舞女。

這100年,是女人從時尚開始,逐漸獲得行為、思想、權利上自由的100年。

十九世紀的歐洲,大眾認為的淑女長這樣。

照片不是P的,也不是蛇精附體。

在我們驚詫於中國女性的裹腳布時,當時的歐洲也不怎麼樣——

什麼叫淑女?就是上身勒緊胸和腰,下身遮住膝和腳踝。

穿拖地長裙,嗯嗯,你是貴族女人。

穿褲子,嗯嗯,你可能會被當街圍毆。

了解過時代背景,再來看這個畫面。

時間,就是上世紀前葉。

地點,在巴黎紅磨坊表演廳。

Sir真是為她捏一把冷汗啊……

果然,這個挑戰當時大眾認知的表演,讓場面徹底失控。

見了鬼了啊!!!!!

引起騷亂的女孩,正是這部傳記片的主人公——

《柯萊特》

Colette

故事,始於法國鄉村。

女主柯萊特(凱拉·奈特莉 飾),一個平平無奇的村姑。

按當時審美,她可稱不上漂亮,頂多說……特別。

哪特別?

梳兩條麻花辮,表情很俏皮,小家碧玉,農家之花。

總是魂不守「舍」,感覺村子早晚拴不住她(別問中午能不能栓住)。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親昔日戰友的兒子威利上門提親。

威利頗有才幹,是個暢銷作家,見多識廣,桃花運不少。

女漢子風格的柯萊特,就是他覺得珍稀的那一款。

更何況她還有一項隱藏技能,寫的一手好情書。

我幻想著在你身旁醒來

從此時光不負你我

就這樣,儘管兩人存在著十四歲的年齡差,鄉下少女還是嫁給了大叔。

新婚燕爾之後,是階層的躍變。

威利帶柯萊特出入上流社會,不過,名流們聊的風流與八卦,卻不是小清新少女想聽的。

更糟心的是,柯萊特原本以為老公肯定和自己更近,沒想到,他還是和他的圈子更近——

老招了,婚內出軌。

養了個站街女,並且你看他怎麼解釋……

我們是慾望的奴隸

……作家的辯解,果然充滿「深刻的人性反思」。

柯萊特失望了。

此時她放眼周圍,才看見世界不全是幸福,沒有女性能不依附男性。

滿世界,都是互相張望的、失望的女人。

出路只有一個,寫作。

最廉價的工具是文字,最快表達思想的東西是文字,最不被男權禁錮的東西,還是文字。

一場家庭財務危機後,看上去才華橫溢的威利,終於暴露了。

這廝居然一直雇槍手寫稿,手頭吃緊時,他甚至付不起槍手的稿費!

貧窮並沒有限制他的想像力,威利靈機一動——

老婆也是寫了一手好情詩的人啊,那老婆來寫鴨!

就這樣,柯萊特開始寫。

她有趣,也有料。

腦海中閃過的鄉村生活片段,全都是寫作的素材。

在那兒我深感孤寂

我時常盯著遠處的樹木發愣

那照耀它們的綠意盎然而又神秘的日光

時而平靜得令人舒適

時而因孤獨和晦暗倍顯蕭瑟……

起初,這女性化的寫作風格,遭到了威利毫不留情的diss。

死馬當活馬醫,他改了改老婆的底稿,然後……

爆款了!10萬+!

柯萊特以自己為原型寫的《克勞迪》,風靡巴黎。

當然了,受到眾人吹捧愛戴的人可不是她。

但這無法阻擋她的光芒,從寫作開始,她逐項解鎖了自己的天賦——

聰明討喜的個性,智慧的談吐,雌雄莫辨的穿衣風格……

柯萊特成了名利場中的寵兒。

偶像。

天后。

現在,輪到威利吃醋了。

隨著作品大賣,夫妻倆在巴黎文藝圈聲名鵲起。

地位的天平再次失衡——

知道嗎,為了寫出後來又大熱的續作《克勞迪在巴黎》,老公居然把柯萊特鎖在屋子裡,逼她寫。

這種諷刺叫做——

寬闊的世界對她敞開,她卻走不出狹窄的一道門。

(表妹插嘴說,這不也是今天很多女性的現實困境嗎?)

她一方面自由地寫作,一方面只能依賴威利的名望才能出版。

此時,變故又發生了。

夫妻倆結識了一位來自美國的富家太太。

這位太太是威利(其實是柯萊特)的書迷(鐵粉)。當她認識了「偶像」的夫人時……

意外發生了。

柯萊特與老公,同時出軌了(還是你們文藝圈會玩兒)。

這一次,自由終於遇到了天花板。

柯萊特將三人的愛情故事寫進了書,被上流社會大批特批。

富太太被綠的老公也坐不住了,將即將出版的新書付之一炬。

你猜柯萊特的人生會萬劫不復嗎?

其實,電影里出現「火」的元素,往往預示的不是毀滅,而是新生。

由《克勞迪》改編的舞台劇,又一次在巴黎大火。

它點燃的,其實是眾人心裡的火。

接著,柯萊特標誌性的短髮被爭相效仿,她的黑連衣裙引領著新一波時尚潮流。

她的衍生產品更是風靡全城,香皂、髮油、糖果、香煙,隨處可見……

一部文學作品不僅成了時尚icon,甚至改變了女人們的生活方式。

所以,難道大家只是膚淺地在學她嗎?

Sir覺得不是,大家爭相follow的是她大膽追求自由的腳步。

學習柯萊特,就是給「禁錮的自己」重新下定義。

執筆之手,書寫歷史

終於轉換體位的柯萊特,也開始影響老公,順便改寫起男人的世界觀。

為了資助柯萊特在紅磨坊表演,威利債台高築。

可面對觀眾一邊倒的巨大爭議,唯有他對老婆喊道:

Bravo!

這部電影不僅在說平權。

其實它對傳統的愛情與婚姻,也發表了犀利的意見。傳記線與感情線明暗交織,相信你會和Sir一樣,看得挺燃。

現實中,西多妮·柯萊特本人的經歷更燃。

作為法國國寶級女作家,如今她已經是主流的代名詞。

她的作品暢銷到什麼程度呢?人手一本,毫不誇張。

本片也可以又名為《柯萊特的時裝秀》,她裝扮變化之多,風格維度之廣,讓Sir聯想到同時期的時尚先鋒香奈兒。

(表妹又插嘴了,不就是打開了平胸女性的各種性感方式嗎?)

有英氣逼人的。

溫婉恬靜的。

更贊的是,主演是凱拉·奈特莉。

這個角色難嗎,肯定有難度,但對她恰屬量身定做。

生活中的凱拉,一樣是一位鬥士。

凱拉當然屬於主流審美。但她並沒有默默收下這份大禮,成為「美的既得利益者」。

她從來覺得,女人的身體不該是交易,美的定義更不能是唯一。

為了活得自然而真實,她甚至拒絕過被廣告主P圖(很想問問那些頂級女星,誰做得到)。

身為母親,她也不愛給女兒看王子拯救公主的動畫片,理由是,絕大多數的女孩都有公主夢。但「我想讓女兒想想不一樣的事,比如做一位有權力的女王,是不是好過被人拯救的公主」。

身為公民,她甚至敢指責皇室的不公——當王妃產子後迅速向公眾展示自己,凱拉說:

大家都在電視機前等待,生產七個小時後走出醫院的凱特,她化好妝穿上高跟鞋,隱藏了我們的疼痛。我們的身體才歷經分裂,奶水可能還溢出,荷爾蒙肆虐,但凱特王妃得在銀幕前展示的是這個世界想看到的樣子。

——凱拉·奈特莉《較弱的性別》

所以。

不管是柯萊特、香奈兒還是現在的凱拉,她們都想說,最重要的一件衣服叫自我,最昂貴的一件配飾叫自由。

她們每個人的存在,都是丈量社會的一把標尺,努力拓寬著世人對美和生存的評判標準。

這樣的努力不會停止,因為儘管時代在進化,總有人試圖將「美」綁死在固定區間,把美降級,把生存降級。

有人說世界是不斷拓展、開放的,但Sir卻覺得:

現實,也同時是一條不斷收緊的橡皮筋。

需要你時不時抻抻,要不它一定會越箍越緊。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他是天才網紅,6歲出櫃,20歲毀譽參半,最終在母親葬禮前自殺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用錢買不來尊重,唯有用這種方式「餵飽自己」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