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有機事者有機心 有機心者失天真

有機事者有機心 有機心者失天真

莊子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機關之器的人一定會有機動之事,有機動之事的人一定會存有機變之心。

如果胸中存有機變,那麼內心就不再純粹素白,不再圓融完備,精神的境界也將生滅起伏,無有常定,以致至道乖違,不復與人一體。

機關算盡太聰明(資料圖)

然而,如果稍稍深入追究,疑惑便來了:機械是什麼?機關之器也。凡借物力而省人力的設施,皆可稱為機械,如打水之轆轤、運貨之車船等。用機械的人一定會有機變之心嗎?

我們身邊有很多純樸可愛的人,他們也一樣吃著自來水,看著手機,出門搭車,在家看劇,並不覺得這些人有什麼機變之心啊!看起來沒有任何疏漏,只是比較的對象錯了。

人們把這些純樸可愛的人與那些有心機的人相比,自是沒有機心。然而,若與純白至道相較,卻是機心深沉了。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資料圖)

機心的本義只是依靠機械、貪圖便利之心,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辭彙,不過由於受的否定較多,逐漸衍生出了投機取巧、甚至陰謀害人的貶義。

當然,在莊子所處的先秦時代,多數辭彙都還僅停留在字面意義,如爪牙走狗還是忠勇之士的代稱,陰謀還是和陽謀對應的秘密計畫,並沒有產生過多的變化。

人受環境的熏染,養成的習性無非是苟安而樂泰、好逸而惡勞,如果有誰放著舒服的日子不過,那一定是聖賢或痴人無疑——聖賢知道看起來舒服的日子並不舒服,痴人慾求無止,心常不足。

痴人慾求無止,心常不足(資料圖)

對於普通人來說,機械實在是好東西,方便又無害。長期依靠機械,自身的能力不免要下降,天生的本領慢慢就會失去。

比如,自從有了時鐘,人們對於時間的感知能力就下降了;自從有了天氣預報,很少有人會望雲氣星辰了;自從有了空調火爐,人們對於溫度的適應能力就變差了……

以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什麼罪過,都是如今的日用平常,但我們的全真自性就在這些習以為常中逐漸逝去——得到與擁有總要付出些代價,只是有些代價容易察覺、有些代價容易忽視罷了。

去除機心,回復真性(資料圖)

當然,人們可能會說:失去天真又如何?只要方便就好了!殊不知,大害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其看似無害。

人們本有對於時間的感知能力,今將之付與時鐘;人們本有望氣觀星的能力,今將之付與天氣預報;

人們本有對於溫度的適應能力,今將之付與空調火爐……人們將種種天生自具的能力讓渡於社會分工,以享一時之安。

然而,人生於世,過客寄旅,而所攜者無非全真自性,今貪圖途中安泰,將之盡付機械,待曲終人散,未見有何機械可隨人而去也。

誠然,失去的能力可能隨著肉體的逝去而無所用處,但是,隨著能力一起流失的是圓滿無缺的天真自性,失去了很難補復如初。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天地有大美,修行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
道教三寶有諸多名號,其內在的聯繫是什麼?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