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漆木俎——來自春秋戰國的漆木作品

漆木俎——來自春秋戰國的漆木作品


漆木俎——來自春秋戰國的漆木作品

春秋·禽獸紋俎


漆木俎——來自春秋戰國的漆木作品

春秋·虺紋俎


漆木俎——來自春秋戰國的漆木作品

戰國·三角雲雷紋俎


說到「俎」,字典對它有三種釋義:一是作姓。二是作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如《莊子·逍遙遊》中的「越俎代庖」。三是作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如《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這裡筆者介紹的是第三種,即春秋戰國時期的漆木俎傢具。

春秋時期,我國的漆器工藝處於由漸進向發展的過渡階段。由於漆器輕便、精巧,故被廣泛用於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王親國戚、宮廷貴族競相使用並替代了青銅器,使其成為豐富當時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出土的漆器雖都是木胎,但數量之多、品種之繁、製作之精、分布之廣,都遠超前代,且其造型和裝飾紋樣皆極具特色,以漆木為傢具者更是大行其道。

這是1988年湖北當陽趙巷4號墓出土的一件「春秋·禽獸紋俎」(圖1)。其高14.5、長24.5、寬19厘米,現藏湖北宜昌博物館。其俎面呈長方形,四邊起棱,兩端上翹,俎面下兩端有四個印孔,以榫卯安接四個曲尺形足。面板髤紅漆,余髤黑漆,並用紅漆描繪12組24隻瑞獸和8隻珍禽。瑞獸呈匍匐狀, 珍禽則昂首翹尾。其圖案優美,形態各異,是宇宙間生命的象徵,更是上古東方的「現代派」繪畫。趙巷墓位於當陽市河溶鎮,當時十座古墓的發現,就是當地陳場磚瓦廠在趙巷取土的工程中。而4號墓墓主足下及南側有5個陪葬坑,經專家鑒定陪葬者均為女性,並推測其身份應是侍妾,可見當時「男尊女卑」的現象嚴重。

虺(huǐ)為古代漢族傳說中龍的一種,是以爬蟲類的蛇作模特兒想像出來的,常在水中。南朝《述異記》曾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太宗諸子傳》對公開起兵反對武則天稱帝的李唐宗室諸王,如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等人,武則天除滅門誅殺外,還對其本人及支族一律賜凶姓為「虺」。但山東海陽市嘴子前4號墓出土的一件「春秋·虺紋俎」(圖2),形象卻一點不「凶」,甚至像龍一樣威武。其高10.9、長34、寬20厘米,現藏海陽市博物館。它的俎面髹朱漆,素麵。四足皆髹黑漆,並用朱漆繪虺紋和捲雲紋等紋樣。嘴子前墓的墓室上填有起封閉和防盜作用的青膏泥,該墓之中器物保存較好正有基於此。

1978年起發現的嘴子前墓群,為田氏貴族的墓地。史籍中對田氏中的田乞、田常留下的筆墨較多,從中可見他們胸懷大志、深謀遠慮,代表著當時的一股新興勢力,有著強烈的進取心,甚至圖謀篡權竊國。齊景公算是個有作為的人物,但他「喜奢而忘儉」;田乞從表面繁榮中看到了姜氏統治者的沒落之象,他不像賢相晏嬰那樣屢屢規諫,而是乘機以小斗受、以大斗予的手法「行陰德於民」,使「民思田氏」。數世後的孟嘗君田文,在薛地焚契銷債以營狡兔三窟,頗得其祖真傳。至田常時,齊國之政盡歸田氏,他殺簡公、立平公、為相,可謂一手遮天。而嘴子前墓群出土的俎、罐、梳子等漆木器,可見這些新氣息禮器的出現和當時舊禮制的莊嚴肅穆相對立,與當時社會上如火如荼的改革和開放氣息相映,可見一種新的局面在人們的生活和埋葬習俗中開始出現。

戰國時期,我國漆器工藝的發展突飛猛進,其藝術成就在古代漆器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藏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56年河南信陽市長台關1號墓出土的一件「戰國·三角雲雷紋俎」(圖3),即為最好的佐證之一。其通高14.4、俎面長24.5、寬11.7厘米,由俎面與兩足榫接而成。信陽楚墓位於信陽市北20公里的長台關西北小劉庄後的土崗上,其出土墓葬是認識和研究楚人物質文化和生活習俗較重要的實物依據。而雲雷紋是我國古代先民基於對變幻莫測的「雲」與「雷」的崇拜,由此所形成的一種裝飾紋樣。其或流暢或堅硬、或精細或粗獷、或簡單或繁複的形態,因充滿莊重、神秘之感而被廣泛地應用於祭器上,並經長期的文化暈染使其具有精心雕琢、返璞歸真的美學特徵。

上述三件古色古香的漆木俎,不僅是華夏春秋戰國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而且還是我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藝術珍品。它們在展現我們先祖的藝術才華、給今人以美的享受之同時,對當今我們的藝術創作更有諸多啟迪和借鑒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品木先生 的精彩文章:

汪涵:我最大夢想,是做快樂木匠!——吐槽:木匠可真心不好作滴
6000年古樹裡邊開酒吧!

TAG:九品木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