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豆瓣9.3分的「絕版浪漫」,再不看就真的沒機會了

豆瓣9.3分的「絕版浪漫」,再不看就真的沒機會了

當我剛看到《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名字,就讀了好幾遍,不為別的,就是不知道怎麼斷句

「影像」在我腦子裡似乎就是個固定詞語,但「影像詩」是什麼鬼?

直到看到這樣的片頭,才恍然大悟。

書店裡的影,像詩。

多麼美的影子,多麼詩意的景象。

去過台灣的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台灣的沿街小書店咖啡屋好像特別多。

這些獨立書店的存在也豐富著台灣的文化

曾看過內地一部關於愛書之人的紀錄片《書迷》

從做書、開書店、淘書、販書人四個角度說盡了與書產生關係的各色人。

而《書店裡的影像詩2》則聚焦於40家獨立書店,每集用3-5分鐘介紹一家書店。

40家書店,40種人生。

這部短小精悍的書店紀錄片從第一季就被評出9.1分,第二季更以超高水準回歸,豆瓣評分9.3

關於書店的紀錄片,記錄的其實並不是書店,而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

侯季然,這位從師侯孝賢,並憑藉《有一天》得過金馬最佳新導演提名的高手。

拍起他最得心應手的紀錄片來,超乎尋常的優秀。

他針對不同的店主風格,不同的書店特色,採用截然不同的拍攝手法,像拍了40部不同的短片。

有的書店有意思的地方是店主的性格和故事。片中就表現更多對話內容

有的書店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的情懷。片中就用更多的影像來表達。

有的書店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所要傳遞的精神或者底蘊。片中就可能只出現幾秒書店的鏡頭。

當然如果全然不關注拍攝和後期,我們就來講講大家都喜歡的情懷

曬書店:「書店不只是擺書的空間而已,而是一個人交流和彙集的所在。」

因為有店,才會有人,有人就會有緣分。

以書結緣,難道不是一件可以寫入電影的場景嗎?

島乎冊店:「島乎」是豆腐的鄉音。

一家同志開的社區書店,想通過書店傳達給消費者對農業和生態環境關心的理念。

而店主的夢想是要競選市長,能有一個明確自己方向的人生真的很好。

同利舊書坊:新書香與木書架是絕配,二手書與鐵架橋也是不二搭檔。

堆砌滿滿的二手書與交錯縱橫的鐵書架在夕陽的餘暉中閃耀著。

這份簡陋中也透著的愛書人的一份恬靜。

有間書店:一家沒有招牌的書店,希望結識信步走進又有趣的人。

也許有時開一家書店,就是為了在讀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可以有人分享那種喜悅。

店主也與顧客們也都成為了朋友,時常一起聚餐

一家書店換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簡直超值。

書店:「我喜歡書店不亞於喜歡書,這個時代已經精準化到關鍵詞搜索,我希望人們跳出習慣這個圈,才會產生無限可能。」

文化原本並不分學科,跳躍性的思維才是人類最正常的啊。可這些在網路上很難實現。

只有走進書店,真實的觸摸到文字的凹凸感,聞到書籍的香氣,人與書之間才會產生實實在在的聯繫

燦爛時光:一家小到可以裝進行李箱的書店

這是一家處理鄉愁的書店,讓一些外國人在異國他鄉也能看到自己的母語。

家鄉也許對於這些外來人來說,可能過於遙遠,但這些書籍也許能帶來些許慰藉。

田園城市:「賣得好賣得快不是我的態度,書是有生命的,一定要讓它延續。」

"這個手動的鐘錶必須每天給它上弦,他不一定要那麼准,大致上就可以了。"

有時候人生不也是如此,不需要那麼精準,大致上就可以的才是生活

小書齋:「這些碑帖畫冊市場太小,大概只能賣到我生命結束吧。」

何止是碑帖畫冊的的市場小,書籍市場也在被網路衝擊的難以存活。

前幾天,就發現路邊一家書店永久停業了,緊閉的大門上赫然寫著:

「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讓我們失去了選擇生活節奏的資格。」

我們的孩子還能否見到書店,這都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自立書店:弘揚鋸琴藝術,琴友免費義教。

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眾多非遺消失的速度依然觸目驚心。

非遺是技藝的傳承,而書是歷史文化的傳承。

偵探書屋:「想像力遠比知識更重要。」

一個推廣類型書,並想擺脫紀錄片導演身份的推理小說家,養著一條叫阿加莎的狗。

都說偵探小說迷是最老實天真的一群人,因為他們永遠相信真相只有一個

店主也是一個很天真的人,因為他相信即便物質和人生都是有邊界的,但想像力沒有邊界。

知文堂:國中相識的他們,經歷過陰差陽錯的分別,與再次回到鹿港的重逢。

書店的玻璃牆上貼著女主人當年的情書,讓所有路過的人都能見證到他們之間的愛情。

開書店就已經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了,可如果其中還有愛情,那一定是上輩子拯救過地球吧。

百利舊書坊:「從幾千本書收到現在的規模。不想舊書淪落到廢紙廠,不收好像對不起它們。

這家因為妻子失業才開起來的書店,原本只是為了生計,現在也深深的愛上了這堆積如山的書。

雖然有時睡覺都會被空中掉下的書籍砸醒,但每次依然會捨不得丟棄它們。

收書對於愛書人來說,真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書是有粘性的,主人即便被書籍淹沒也很難放手。

麥仔寮獨立書店:因為意外失去嗅覺和味覺的店主,回到家鄉開了這家書咖,幫助鄉親學習法律與醫學方面的常識。

「作為咖啡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卻總發現缺少一種書香。」

幫助鄉親用知識的武器來武裝自己,保護自己就是店主的全部心愿。

草屯三省堂書店:「我自己沒上過大學,但我的孩子不能輸。」

很多對自己人生不甘心的父母,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但又有多少家長會為了培養孩子開一家書店?

山裡好巷:「做了4年的環境節目,可是在生活的場域裡面,針對空污我又能實踐什麼?」

於是店主聯繫環保署輔助,通過30個簡易的PM2.5檢測器布置,做了一個埔里在地空污檢測地圖

都說人定勝天,但其實我們在自然界里,都是小小小小的一隻

愛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

武學書館:一家供武學愛好者交流切磋的書店。

傳統武館早在民國就已經沒落,但是欣喜的是,武學的精髓依然可以通過這樣的書店繼續傳承。

鹿途中旅遊書店:驢友們可以聚集分享旅途故事的有愛書店。

書店裡不時會開一些分享會,或講述自己的旅途故事,或分享心愛的書籍。

分享不一樣的故事,如同體驗到不同的人生。

讀書對很多人而言就是在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石店子69有機書店:一家長跑者的書店。

店主的生活態度就是這家書店的靈魂。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不想自己的家鄉還有,因為沒有條件,無法受教育的孩子。」

店主與附近山村的小學簽訂合作,計劃一年內把那個小學的圖書室布滿

回饋社會不只是作秀的慈善捐款深入了解被資助地區的真實需求與反饋,才是慈善的最好形式

花栗鼠繪本館:一家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書店。

有一種善良是關心孩子童年的快樂成長,而不是僅僅看待他們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祖國的未來。

關心親子關係同樣是一種社會責任。

旅二手概念書店:40歲才在家鄉開自己的第一家書店。

「前一天搬書到凌晨三四點,累到虛脫,但隔一天,我還是想開書店。」

辛苦是開店的常態,但也同樣浪漫幸福著。

雛鳥藝文空間:「只要看到鳥我就很開心,真心真意的喜歡,才會做的長久。」

恨當然也可以是一個人堅持的動力,但是愛的力量更加持久。

做自己開心的事吧,每個人都擁有令自己幸福的權力。

刺鳥咖啡書店:「每一本書都是我的朋友,我並不孤單,我是靈魂的貴族。

年輕時向外追求,年紀大了便開始向內追求。

做了16年政客的店主對生活有著別樣的理解。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一座孤島,最後值得細細品味的,只有自己的內心。

自己的房間:這是一家專供性別議題的女書店。

國內對性教育的缺失,使得店主到大學,才讀到第一本關於性別的書籍《第二性》。

從此關於性別平權,女性主義的議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

女書店就成了一個專屬女性的空間。

五分鐘一個書店,店主的性格,書店的風格,都通過這五分鐘一目了然。

這些人有些開書店是因為有不同理念,想傳遞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感官

有些人是想販賣一場人文情懷,做一件浪漫又幸福的事。

而有些人僅僅是為了謀生

就在這部像詩一樣的紀錄片里,時間都慢了下來。

人可能會衰老甚至死亡,但書店精神永存

謹以此片,獻給愛書的人們!

談談你喜歡的書或書店吧?

責任編輯:洋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被諷花瓶18年,如今憑實力爆紅,熱搜欠她兩個第一
雷神殺滅霸?洛基成主角?《復聯4》最強預測!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