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船還在圖紙上,作戰任務卻已下達—「向陽紅09」號船的塵封歷史

船還在圖紙上,作戰任務卻已下達—「向陽紅09」號船的塵封歷史

向陽紅是我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建造的一系列科學考察船。這些考察船被統一命名為「向陽紅**」,但卻分為很多個型號,又隸屬於海軍或國家海洋局,而且在服役過程中,大部分「向陽紅」系列考察船更換過名稱和舷號,因此,非專業人士很難搞清楚其中的細節。目前,老一代「向陽紅」系列考察船已基本退役,或已經更名改作其他用途,只有「向陽紅09」號作為我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的工作母船,依舊在大洋上奔波。

說起「向陽紅09」號科考船,其建造過程也是令人感慨不已。

1977年,世界氣象組織組織首次全球大氣試驗,這項科考活動從1977年12月開始直至1979年11月,將調動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陸地氣象台站、海洋考察船、熱帶風觀測船、浮標、定高氣球、飛機和人造衛星,近赤道附近就部署50多艘船,意義十分重大。當時,我國也受邀參與試驗。而且這項試驗是我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後的首次國際合作活動,因此必須要參加。但是,派哪艘科考船參加試驗呢?

當時,國內能承擔遠洋調查的科考船屈指可數,只有「實踐」號和「向陽紅05」號,但「向陽紅05」號正在執行一項絕密的軍事任務—「718工程」靶場選址調查。「718工程」即東風5號彈道導彈的全程飛行試驗,因為導彈的射程超過中國陸地國土範圍,所以必須射向遠海,「向陽紅05」號正為導彈試驗考察合適的靶場。

如果再派「向陽紅05」號,又恐暴露我國的真實意圖,只派「實踐」號參加試驗呢,將極有可能被安排到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區。我國理想的目標是斐濟等南太平洋地區,那裡正是考察中的洲際彈道導彈靶場。為了避免被外國搶佔先機,最高領導人簽署主席令:「參與該項任務,且派兩艘科考船參加。」

關鍵時刻,「向陽紅09」號船承擔了這一光榮而又艱巨任務。

此時,45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向陽紅09」號還在圖紙上,許多設計還有待細化,但任務來得如此之急,已經無法按照正常情況下的方案、技術、建造一步一步進行了,只能邊設計邊建造。1977年10月,該船在滬東造船廠開工建造。國家海洋局工作組直接駐廠指導,和設計單位、船廠一起合作,群策群力解決建造中出現的問題。短短6個月,「向陽紅09」號下水舾裝。又過了4個月,船上的電子設備和各類試驗儀器基本到位。

1978年11月,「向陽紅09」號正式服役。交船那天,負責驗收的軍代表卻不肯簽字。因為該船未通過驗收,加之造船的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小問題還是有的。但是時間不等人,總參作戰部指示,「向陽紅09」號必須按時赴廣州集結待命,通過海峽時由海空軍提供掩護。最後,海洋局駐廠工作組副處長馬少勇向局長直接報告:以一個黨員的名義和生命擔保,船沒有大問題,能安全駛過海峽,請求局長授權由他代表軍代表簽字。上級最終授權簽字,並指示要確保萬無一失。隨即,馬少勇立即通知了聯合指揮部組長、滬東造船廠廠長交船。

船順利到達廣州,此時離執行任務還剩最後1個月。這1個月里,繼續做好未完工程的收尾工作,配合聯合國派來的專家做好儀器的安裝,並為長時間遠航做好補給等備航事宜。

1979年,「向陽紅09」號和「實踐」號按計划出海,在半年的試驗期內,船沒有出現大問題,圓滿完成世界氣象組織交付的任務。同時,進一步考察了南太平洋地區的靶場,還在大洋2700-4200米深處取得沉積柱狀樣品,為以後的海洋科考奠定了基礎,真可謂「一箭三雕」。

此後,「向陽紅09」號船先後承擔了中日黑潮調查、中美海氣相互作用調查等多項重大海洋科學考察任務。2012年,「向陽紅09」號經過改造,成為「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試驗母船,成功完成7000米級海上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已經有了99式陸戰之王,我國為啥還要裝備15式主戰坦克
心臟病治好了—巴鐵會選擇直10ME出口型武裝直升機嗎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