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聯名合作是否已經泛濫?對話藤原浩,Matthew M. Williams 等 5 位設計先鋒 | HYPETALK

聯名合作是否已經泛濫?對話藤原浩,Matthew M. Williams 等 5 位設計先鋒 | HYPETALK




今年的 HYPEFEST 不僅有獨家單品發布,現場演出,還有內容吸睛的行業精英圓桌會議。本期HYPETALKS,由 Jeff Staples 主持,

圍繞「聯名的藝術」展開討論,

邀請了

1017 ALYX 9SM 主理人

Matthew M. Williams,

ACRONYM

創始人

 

Errolson Hugh

,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新銳設計師 John Elliott,以及 BMX 職業車手 

Nigel Sylvester

 。討論的話題包括了聯名背後的故事,聯名該有的意義等,各位設計師還分享了他們在聯名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趣事,以及他們在合作中與 Nike 產生的情緣。






Matthew M. Williams:

英國服裝設計師,1017 ALYX 9SM 主理人,曾與 Virgil Abloh,Heron Preston 等人創立了 Been Thrill。 




Errolson Hugh:

ACRONYM

?

創始人,

ACRONYM

? 曾是一家根基於德國柏林的創意設計工作室,後轉型成為專註 techwear 的時裝品牌。



藤原浩 :

 Fragment Design 主理人,設計師,DJ。於 1990 年,創立街頭品牌 Good Enough,於 2004 年,與

倉石一樹一同創立了 Fragment Design(前身為

1995年成立的 Electric Cottage

)。




Nigel Sylvester:

BMX 職業車手,極限單車視頻製作人,2018 年與 Nike 兩次聯名推出限量鞋款。




John Elliott:

於 2012 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了同名品牌 John Elliott,曾

被《GQ》評為「全美最佳新銳男裝設計師」。







Jeff: 我的第一個問題,相信很多

初創品牌的人都會很感興趣,在

品牌創立之初,作為新人的各位是如何促成聯名合作的?




Matthew:

13 年前我剛接觸服裝行業時,聯名合作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時的我其實不會主動尋找聯名的機會,更多的是通過朋友介紹或品牌聯繫人促成。那時,總有很多品牌想要與我合作,但我只願意與和我有情感聯繫的品牌合作,不然就是他們的工廠可以做出我所無法生產的東西。且聯名的收益也是雙向的,兩個品牌都能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大品牌也許可以獲得更年輕或者追求獨特的受眾,初創品牌則能獲得名聲。

我認為聯名的意義,不在數量,而在質量。

所以我不會刻意強迫某個聯名的產生,而是在我認為合適的時候才會聯名。





「我認為聯名的意義,不在數量,而在質量。」







Matthew M. Williams




Errolson:

與 Matt 不同,我們最初起步時是家設計公司,與他人簽合約合作。當初,我們幾個人剛從設計學校畢業,不在乎別人給我們的設計如何,只要可以掙錢,我們都會接。但後來漸漸的,我們發現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於是我們在 1999 年才創立了 

ACRONYM

?

,用了三年研發,直到 2002 年第一件

ACRONYM

才真正問世。  不過也是成立品牌十年之後,我才有了必須要聯名的念頭。期間雖也有不少品牌的聯名邀請,但都被我們拒絕了,因為之前和品牌合作的痛苦經歷,讓我們此次更專註於設計而非銷量。況且就如 Matt 所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個品牌很重要,因為

ACRONYM

本身還在成長,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的注重點都放在自身的成長。最為人所知的是

我們與 Nike 的聯名,但這也是因為我和 Nike 的負責人 Fraser Cooke 早就認識,不過一直等到 2013 年,他才正式提出聯名邀請。





Errolson Hugh




Jeff: 現在很多年輕設計師常犯的一個錯誤是,他們認識了品牌負責人,但在短時間內,並沒有得到合作邀請,於是他們決定不再維護這種關係,但就如你所說,這種合作需要耐心的等待,對此,你有何建議?




Errolson:

現在時代不同了,如今在聯名基礎上都可以成立獨立品牌了。但只要專註把自身品牌做好,忠於自己,另外一方也會懂得尊重。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聯名,是兩個品牌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獨自無法做出的產品。





我認為一個好的聯名,是兩個品牌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獨自無法做出的產品。





Jeff:  John,你印象中第一次合作是與哪個品牌?期間發生過什麼趣事兒嗎?




John:

我們品牌到現在成立已有六七年之久,第一次大型合作是與 Nike。小時候我會設計球鞋,然後寄給 Nike, 所以與 Nike 合作,一直是我的夢想,但我不想破壞合作機會,想把自己做到足夠好,才和 Nike 合作,

所以與 Matt 和 Errolson 相似,我在最初也拒絕過他們的邀請。我

們的第一次合作是 2014 秋冬 NIKEiD Runway。在兩種情況下,我會考慮聯名,一是可以通過聯名合作來講述故事,二是有機會做出自己無法獨立生產的產品。去年五月發售的 Nike Vandal 是我和 Nike 聯名的第一個系列,之後還有 Air Force 1 和 LeBron Icon。和 LeBron 的合作真的非常不可思議,能和這麼一個偶像合作真是一種榮譽,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才確定了最終成品,且 LeBron 本人對設計也很有想法,有一次我們一起開會, Nike 的代表向我們展示了一些設計方案,但展示一結束,他就把我拉到一旁和我說,他們的提議糟透了,我們得做出點全新的東西來。我當時很震驚,但你得聽詹皇的話。





John Elliott





Jeff: Nigel, 你和前面三位不同,你是運動員出身,關注運動員偶像們穿的鞋,是很多 Sneakheads 入坑的一大原因。一般運動員都會和球鞋公司簽約,比如你就和 Nike 有合約,但你和別人不同,你並不甘於只參加 X Games,反而開闢了一條自己的道路,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Nigel:

BMX 是我的生命。於我而言,我很小的時候就與別人合作了。從上傳單車技巧視頻伊始,我就很好的與攝影師合作,拍攝並剪輯視頻。18歲時,我與 Nike 和 Dave Mirra 簽了約,可以有品牌給你寄鞋子那種體驗真是非常棒。




Jeff:  當 Nike 提出與你聯名之時,是他們提的設計 Air Jordan 1 還是你自己要求的?




Nigel: 

Air Jordan 1 對我的意義重大,所以是我主動提出來要設計 Air Jordan 1,然後他們二話沒說就同意了。整個設計過程非常棒,因為我騎車時最愛穿這雙鞋,每次我都會把鞋子弄髒弄破,這也成了我的設計靈感之一。該系列的每雙鞋都是手工做舊的,所以每隻鞋都獨一無二。而且我們的發售方式也很特別,我們發售時做了一個巡迴展出,因為在城市間來回穿梭比賽是我生活很大的一個部分,這對我而言意義非凡。





Nigel Sylvester




Jeff: 藤原浩,你作為聯名界的 OG 大佬,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次聯名嗎?




藤原浩:

那應該是1988年,我成立 Good Enough 之初,我想製作一個包,但我想讓日本最好的皮革製造商 Porter 幫我做,因為我們交情不錯,所以他們也很樂意合作。




Jeff: 在過去的 30 年裡,哪一次聯名對你而言是最特殊的?




藤原浩:

我覺得應該是 Nike HTM 系列, 不過我和 Matt 和 Errolson 也合作過,還有點小失望他們剛剛沒提到我呢(笑)。




Jeff: 你提到了 Nike HTM 系列,H 是你名字首字母, T 代表 Nike 設計師 Tinker Hatfield,M 代表 Nike 首席執行官 Mark Parker,這樣傳奇的三人組似乎只有在聯名初期才有可能實現,這是你覺得該系列特別的原因嗎?




藤原浩:

我最初與 Nike 合作之時,他們總會讓我做一些改色或者設計配色的簡單活。但那時的我不滿足於只做這些事,我還想要改進球鞋的性能等,所以我才提出了要做 HTM 系列。與 Mark 和 Tinker 一起工作很有趣,Tinker 很注重球鞋的科技與性能,Mark 則是最終決策者。





藤原浩




Jeff: 我相信在與品牌合作的眾多時刻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也許中途會有一些阻礙或困擾,請問在座的各位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可以與我們分享?




Errolson:

我覺得聯名合作的關係就像談戀愛一樣,兩個品牌都有各自的風格和態度,而合作之時,彼此之間的反饋是非常直接的,你在專註自己的同時還得顧及他人。不過與此同時,也是向對方學習長處的好機會。比如我平時不穿 Air Force 1,所以與 Nike 最初聯名之時,我有些擔心自己的了解不夠,但也許這也是好事,因為我不會畏手畏腳不敢去動原版設計,雖然 Lunar Force 1 Zip 也成了極具爭議的一個系列,我還記得當時參與的一個採訪被命名為「Errolson 討論創造歷史上最招人恨的一雙鞋」。(笑)




John:

我在設計 Air Force 1 之時的想法是,把我的設計放在最經典的 Air Force 1 之中時,大家要仔細看,才能分出彼此的不同。當時我們要做一個全白的系列,在尊重經典的同時,還要製造亮點。所以我的做法是把線縫向外突出,讓 Swoosh 陷進去。而當時,網上的評論都是「改了和沒改一樣,根本沒有區別」,但這其實就是我想達到的效果,因為 Air Force 1 已經是完美的了,所以這個過程只是重新審視這雙鞋,仔細觀察線縫與構造。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同品牌之間的規模大小與項目輕重也不同。於我而言,我的品牌紮根於舊金山,並有自己的工廠,所以我要開發某項產品,可能只需要1個半月,但和大品牌合作,時間周期可能就會大不相同。所以我一直說我們公司最重要的是安排時間表的那個人。




Errolson:

我很同意 John 所說的時間周期的不同。如果和不同產業聯名,那就更難適應了,我們最近就和電影產業合作,為演員量身定製戲服,對方希望我們在 3 周之內就做出一系列演員服裝。我們還和電子遊戲公司合作過,但他們的製作周期又很長,3 年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所以時間周期與節奏的磨合真的很重要。





「品牌之間

時間周期與節奏的磨合真的很重要。





Jeff: 藤原浩,我聽說你最近開了一個便利店,你是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的?




藤原浩:

因為我想做一些全新的東西,似乎還沒有人碰過便利店,所以我就想試試。




Jeff: 聯名合作是否已經泛濫?




藤原浩:

是。




John:

各種品牌的聯名單品確實很多,但整個行業的現象就是不斷設計生產新產品,我覺得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賦予每個產品其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聯名而聯名。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賦予每個產品其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聯名而聯名。








現場問答環節







和年輕的品牌合作時,你們會有什麼顧慮嗎?




藤原浩:

不會,因為我一直在尋求新的靈感,無論是年輕品牌還是歷史悠久的品牌,只要有好點子,我都感興趣,比如我最近就和 Pokémon 合作了。而且我想在高端奢侈品牌與地下獨立設計品牌合作之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聯名合作時,各位有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嗎?還是說品牌方會給很多限制?




藤原浩:

我有很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但其實我更享受在限定範圍內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如果品牌方告訴我,我可以隨心所欲的設計時,我反而會有些迷惑。





我有很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但其實我更享受在限定範圍內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Errolson:

我非常同意!以上兩種情況,我都經歷過,一種就是品牌會非常明確的告訴你,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給的範圍十分精確,所以執行起來就會很簡單。還有一種合作,目標並不明確,但奇妙之處在於兩個品牌在並肩前行的路上,會收穫很多意外的驚喜,發掘到許多潛在的可能。







在座的各位是如何看待兩個品牌再聯名的現象?多次聯名是否會使產品失去話題度與價值?




Errolson:

我們與 Stone Island 保持了十年已久的合作關係,這種友誼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發展,我們在合作中不僅更加了解彼此,還使自身不斷地成長,所以我認為這樣的合作是有益的。




如果可以重來,你最想重做哪一次聯名?




Errolson:

我不想重做任何一次聯名,因為每一次聯名都代表了當時的我,也許我可以復刻某件單品,但我不會想要重來一次。




Nigel:

每一次的設計都是我那時態度和想法的最好反映,所以我沒有遺憾,而是用很積極開放的態度來接受它。




藤原浩:

我剛才已經表達過我對各類經典款的崇敬,以及復刻經典的風險。我能想到的是 Converse Chunk 系列,它最經典的就是白色的橡膠鞋頭,而我竟然把它改成了黑色,當時的我究竟在想什麼?!(笑)




查看完整對話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回顧前兩期內容:

「討論轉售業的意義」以及

「講述故事的藝術永遠不會消失,因為追求情感體驗是人類的本能」。

由 

Joshua Vides,Sue Tsai 和 Sky Gellatly 參與的

「藝術與商業」

 

HYPETALKS 最後一期,

也將很快釋出,請持續關注 HYPEBEAST。




IMAGE CREDIT

 

@JEFFSTAPLE 

 

@HYPEFES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YPEBEAST 的精彩文章:

Jaden Smith 正式發布人氣單曲《GOKU》音樂錄影帶
A-COLD-WALL* x Nike Air Force 1 全新聯名系列發售詳情公開

TAG:HYPEBE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