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沒想到對世界公認的美麗面孔進行測量,沒有一個是完全對稱的

沒想到對世界公認的美麗面孔進行測量,沒有一個是完全對稱的


仙女們晚上好哦~!



關於如何提高美商大家是不是已經端好小板凳等了很久啦?

如何提高美商、對美形成自己的一套認知體系,氧叔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從美學素養開始打基礎,

今天氧叔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方美學史上那些有趣的審美故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最適合自己的美學風格。


 




先打一針預防針,美學史聽起來特別複雜,但這些看似深奧又遠古的美學思想,很多都是我們熟知的,只不過埋在了日常生活里不容易被發現而已。






一、希臘羅馬美學




1..希臘時期美學

這個時期是希臘奴隸社會發展的全盛時期,隨之也伴隨著奴隸發起的民主運動,小型城邦集體的產生。社會巨變,文學藝術必定也會迅速綻放。傳統哲學開始對美進行反省與思辨,

一些研究宇宙構成的科學家最早提出了美學思想。

他們認為宇宙是由某種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構成的,人的心靈同樣,因此人可以認知感受世界。






典型代表是「黃金分割」、「多樣統一」等美學上的形式觀念: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僅構成了宇宙萬物,而且構成了宇宙的和諧。

美,就是從和諧中產生的。這裡也為現代的醫學美容提供了一套強有力的數據衡量支撐。







黃金分割的概念在如今的人體審美里,大家都非常熟悉,面部五官的調整,可以根據自己的黃金分割比例來調整,身材體型同樣。費點心算一算自己的比例離黃金比例還差多少,高跟鞋的跟高就可以確定啦。

用身高 X 0.618 - 腳底到肚臍的高度,就是你要穿的鞋的高度。







BBC有一檔節目是測算美人臉的比例,有些非常著名的美人,就擁有非常精確又精緻的比例,逐漸的美國整形外科專家利用黃金面部比例建立了一個理想美貌面具—馬夸特面具。吳彥祖,章子怡就是少數極為符合該面積比例的人。







關於這個面具,亞洲女性普遍存在的問題有正面臉,鼻翼更寬,眉更高,以及側面鼻樑高度較低。骸位置後縮。但不符合這個面具的人也有很多,她們也很美,

數據是思考問題的輔助信息,而不是我們的人生信條。







2.古典主義美學


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代替希臘城邦,成了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美學思想基本上從古希臘繼承下來,以希臘為典範,被稱為古典主義。






普諾提諾,他在繼承了柏拉圖的基礎上又將其理論推向了更加神秘的地方。他和柏拉圖一樣,都把美看成是超現實的精神性的東西。

但他不同於柏拉圖,他承認物質世界呈現於感官的美,普羅提諾不同意把美看成是比例和對稱的希臘傳說觀點。





他認為,有些對稱的東西固然是美的,但有些單一東西,如陽光,也是美的。而且同樣一張對稱的臉,有時美,有時丑

,美

的原因不在於對稱,而在於能夠賦予事物形式的心靈,在於來自神那裡的理性。

這裡的對稱性,曾經有一項研究對世界公認的美麗面孔進行測量,發現他們的臉都不是對稱的。






在人為調整的對稱之後,反到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最右是赫本原本的臉型,造物主贈與的美有種意外之喜,追求完全對稱反而無趣。







生活中有些不那麼對稱的東西,也存在美。比如一些很著名的logo,比如一些雕刻,有種神秘殘缺的意味。







二、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美學




1.中世紀美學思想


歐洲中世紀起於 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止於15世紀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宗教和神學統治意識形態領域,藝術和美被認為是屬於感性世界的享樂,因而當成異教的東西,受到排斥和打擊。

中世紀的美學有種被束縛的疼痛感。




由於受宗教神學嚴格統治,中世紀的繪畫作品大多也是宣揚宗教神權的。 安德烈·魯勃廖夫 的《三天使》,題材和內容都是表現神的世界的靜謐美好。







《女子的肖像》  羅希爾·凡·德爾·韋登 。女性的肖像也是宗教模樣,穿著修道服的修女,神的追隨者供奉者。







《權力的遊戲》也是以歐洲中世紀為背景的,劇里森嚴的等級制度,貴族擁有各自的封地,後期大麻雀這個宗教神權代表把瑟曦壓制的狼狽不堪,都是中世紀的縮影。







中世紀的美學思想雖然是對人性的束縛打壓,但在建築雕刻技藝的發展卻很精彩。氧叔在這裡以「哥特式藝術」為例簡單說一說,很多人知道這個詞是「哥特式建築」,但也許哥特式不是大家心裡想的那樣哦,

「哥特式」只是德語詞的音譯,這裡所說的一切「哥特式」都可以理解為「形式上或感覺上給人一種接近上帝的感覺」。





(肅穆的巴黎聖母院)




哥特式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服裝、等各個藝術領域,藝術是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教堂墓園等等。比如周杰倫很多歌的mv和作詞都是非常哥特式的藝術呈現,《威廉古堡》就是如此。







包括他的婚禮一些列都是很哥特式的浪漫,像王子與公主一樣在教堂里舉行婚禮,非常夢幻。那麼哥特式的教堂為什麼會給人那麼夢幻的感覺呢?一方面是前代貴族生活的縮影,

另一方面則是以優秀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的強烈情感,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







哥特式的美在後來同樣被運用在電影里,非常著名的《剪刀手愛德華》是里程碑式的哥特式電影,影片里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卷。









2.文藝復興時期美學


中世紀時期的對美和藝術是一種打壓狀態,文藝復興時期美學思想最根本的特點

,則是從神學的桎梏中走出來,面對現實的人,歌頌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頌人世俗的美和歡樂。







倡導人性自由與智慧的美學思想,但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繪畫還是以神,和宗教為創作元素,這是為什麼呢?雖然大多仍採用宗教題材,但其表現的卻是世俗生活的思想感情,假以上帝和眾神的形象姿態,宣揚美是可以與上帝神學宗教相融的智慧,進而以這種奇特的方式進行反神學的鬥爭。







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繪畫作品可以體現出這種反抗神學倡導人性的美學內核,比如這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以宗教神明為題材,畫中的女神維納斯大膽袒露身體,展現女性最柔美的一面,有孕育生命的偉大和人性的自由與美。但在現實生活中,森嚴的等級制度與宗教控制下,這樣的袒露是一種羞恥與罪惡。用神明的形象來展示俗世人性的慾望與自由,從而反抗神學對人精神的禁錮。







同時,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這幅畫作是空前對女性酮體展示,在他之前從沒有從出現過這樣感官的女體。三美神中,「純潔」和 「愛欲」的對抗,「純潔」的左肩衣服脫落下半截,暗示了愛的誘惑,作者在這裡表現了愛的覺醒與美的追求,展示了人的基本人性。







達芬奇《蒙娜麗莎》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智慧,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愛的忠貞與愛的悲劇色彩。即便存在階級矛盾,存在社會阻隔,痴心愛人也不會放棄對愛的追求。女性堅毅果斷,敢愛敢恨不再是男權的附屬品,她們可以並且敢於決定自我。







三、17-18世紀美學




1.啟蒙運動美學


這一時期有非常多的美學思潮,這裡氧叔挑幾個有趣的講講。新古典主義美學,與反對新古典主義的啟蒙運動美學。

文藝復興是對神權宗教的反抗,啟蒙運動美學則是對神權的進一步打擊。




新古典主義有一種迎合貴族口味的附庸風雅感,經典《唐頓莊園》,全面展示了英國貴族家族的盛世與衰落,也正是歐洲上流社會的真實寫照。







晨起的咖啡和熨燙好的報紙,根據不同場合變化衣服裝束。華麗奢侈的晚宴、燈火通明直至午夜的舞會、閑適的下午茶、場面浩大的狩獵。極盡奢華的貴族美學。







上面我們說了啟蒙運動時期的美學本質是是抨擊封建社會的黑暗。從貴族專屬的美學欣賞到普通民眾的歌頌。

許多藝術家力圖扭轉繪畫的浮華纖巧的風氣,反對迎合貴族社會口味的新古典主義繪畫,頌揚熱心描寫第三等級的生活題材的新畫風。

《馬拉之死》沒有迂腐平庸之處,既有一種柔和的的情調,同時又有一股動人心魄的力量。把一個人的生活、鬥爭、社會觀點和死亡描述得比長篇大論可能記述的還要充分。





《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衛




狄德羅的代表作《修女》講述一個遭遇凄慘的女孩蘇珊,被家人強行賣到修道院做修女,在修道院保守各種虐待欺凌,唯一對她好的人也是因為變態的情慾。蘇珊的單純可憐,印證了修道院的對人性的扭曲與摧殘。







2.英國經驗主義美學


簡而言之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強調感性經驗的重要性,把經驗的事實作為研究美學問題的出發點。

以休謨為例,休謨認為美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主體的心中,美和價值只具有相對性,它們包含在愉快的情感之中。






氧叔在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休謨的美學理論,比如很多人對沈月出道的爭論,喜歡的非常喜歡,不喜歡的覺得很費解。

在這裡就有休謨的審美情感理論。什麼叫同情?「我們在別人方面所觀察到的任何情感和原則,我們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在自身發現與之平行的情感或原則。」







所以對於普通人從主觀上講,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美」是由同情產生的。比如愛屋及屋,比如沈月這個現象,從她身上很多普通的女生會衍生一種類似於同情的憐愛,平庸卻和普通的我們很像,從而產生美感。







女明星為什麼特別害怕負面新聞,原因也在此。負面新聞會給人帶來不快的體驗,放到審美上,大眾已經不快樂,自然不會喜歡你,更不會對該對象進行審美。

還有一種利用他人負面新聞讓大眾對自己產生同情被審美被喜歡的也比比皆是。





(唾罵與心疼只在一念之間)




被前任放出親密照引的大家紛紛心疼的娜扎和占隊的娜扎,受眾的審美快感變化是如此之快,前一秒還是讓人同情心疼的小仙女,後一秒就讓人一言難盡。少年再明媚,也不能打女人。









四、德國古典美學




德國古典主義為美學建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系,希臘時期的美學思想是美學最早期發展的巔峰,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則是美學理論發展到成熟階段的一個巔峰。




德國古典美學力圖把經驗派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派的先天理性統一起來和調和起來。例如,黑格爾關於「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著名論斷,

認為美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不似英國經驗主義美學的唯心主義,而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的融合,讓美的概念更佳具象。




千禧年的明星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巨星感,最好的時代悄悄過去,香港也再也產不出那樣巨星的人物。梅艷芳,張國榮那樣炙手可熱,

因為八十年代與二十世紀最大的差別在於,歌手與創作總是勇於走在社會的前面,一次又一次挑戰受眾的接受程度。







梅艷芳一首《壞女孩》就能帶來一場社會震動。這場

梅艷芳式的壞女孩風暴

,讓香港娛樂圈那些清純女星也唱起了性感露骨的歌。到了九十年代,鄭秀文更是染了金髮大跳熱舞,延續「壞女孩風爆」。

這樣的巨星風采,不單單是外貌,人氣,更是一種美感理念的呈現,一種超強主觀與客觀的結合。也許我們不止失去了這些巨星,我們還失去了那個極具包容性與創造性的美的時代。









五、近現代美學




近現代美學因受歐洲各種哲學思潮的影響,後又與現代科學,心理學結合,從而湧現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美學理論。氧叔在此之前也講過哦,例如

布洛的「心理距離學說」,女明星人設的把握程度就是一種典型的審美心理距離把控

,距離太近太過接地氣的人設,會讓受眾聯繫到現實生活,太過接地氣難以欣賞美。曲高和寡的則距離太遠,讓人難以理解。

彈性把握距離的,則在圈內無往不利。









天生學霸vs神經女生,沒有看點就拿不到腳本,人設再蠢,也算一種迂迴努力。有時候有總比直接出局讓人期待。





(不同腳本下的不同人設)




格式塔心理學美學( Gestalt Aesthetics)亦稱「完形心理學美學」。格式塔心理學美學從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思想出發強調藝術作品的整體性和人的心理對對象的組織構造和整體化作用,即「完形」作用。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整體性的感受。比如很多人,五官拆開都很OK,湊在一起就不好看。有些人五官單看或許有缺點,但合在一起就是奇妙搭配。





(網紅臉拆開多好看合起來都一團糟)




格式塔理論的核心是「

異質同構

」,理論挺複雜的,但理解起來很簡單。先看

同質異構,同樣的元素不同進行不同嫁接。







異質同構

就是一種元素的形去破壞或者去嫁接另一種元素,使兩者之間產生衝突和連接,從而產生新的視覺形態,削弱形的作用而強調意的存在。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海報福田繁雄,他是異質同構理念運用到設計里的著名人物,

以貝多芬頭像作為基本形態,對人物的發部進行元素的置換。音符、鳥、馬等並不相關的圖形元素,

都被福田運用到他的這一系列海報中,這些元素豐富了同一主題海報的內涵,同時充滿趣味性。異質同構這點學會了用來欣賞一些設計就能窺見玄機。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叔本華,叔本華的《美學隨筆》言簡意賅又很有意思,拋開以悲觀主義哲學為基礎的論調,他很多哲學理論都非常有趣。比如關於」有能力的人都很謙虛」這個事件的看法,他認為「有能力的人都很謙虛」這句話是弱者自我安慰的說辭,自身能夠創造價值的人也會真心欣賞他人的價值,而那些熱切,堅決要求別人謙虛的人也許自身根本毫無價值。就好比是金子總能發光,金子根本不可能被掩埋,它一直都是發光的。被掩埋的也許就不是「金子」。




(導演頻頻喊冤無人欣賞作品)




優秀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會發光。朱一龍,白宇,與其說是《鎮魂》成就了他們,不如說是他們自己成就了自己。電視劇《鎮魂》的情節和特效都如一座假山,看似巍峨壯麗,實則經不起細看。如果沒有他們過硬的演技和認真的職業態度,也許這劇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他們一直都是金子,也一直在發光,來了運氣自然而然更加閃亮。







這一點用在解釋「美不自知」上異曲同工,美人從小到大就會有無數個人告訴她:她很美,不存在她自己不知道這件事。同樣她從小到大關於美貌獲取的各種紅利也會令她明白。從小被打壓的美人沒自信總給人她不知自己美的錯覺,其實根本上是因為美的氣焰不高。雪莉和Jenny的氣焰就很高。





(荊棘與高氣焰並存)




女明星的高氣焰真性情都是有特定審美背景和受眾的,放到普通人身上,沒有高情商和特殊的人群環境,高氣焰和懟人就和「雞湯爽文」沒有區別。那些頻繁打臉的女明星不是就是抓到了人性的「爽點」嗎?人總是在自己設置的上下限內不斷掙扎打滾,明星最大的隱私就是她的大腦,普通人最大的優勢也是她的大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人要臉 的精彩文章:

熱巴邊直播邊敷面膜,旁邊的人尷尬了…
14天不吃不喝,靠喝風、點穴解餓,辟穀減肥背後是人性的不清醒

TAG:大人要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