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敗楚國百萬雄兵後,吳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楚?

打敗楚國百萬雄兵後,吳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楚?

文/王凱迪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獨霸中國南方地區,號稱「帶甲百萬」,是東周列國之中最早稱王的國家。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卻在公元前6世紀後期被新興的吳國迅速擊敗,楚軍連戰連敗,吳國七戰進入郢都,楚人社稷淪喪幾乎滅國。

令人奇怪的是,直搗楚國都城的吳軍卻沒有乘勢消滅楚國,這是為何呢?

打敗楚國百萬雄兵後,吳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楚?

1、攻佔都城並不等於滅國

楚國與吳國交戰的過程中,吳國軍隊從東方乘舟西上,沿淮水挺進,通過蔡國境內在淮水上游登陸,成功繞過了楚國重兵防守的方城,直抵漢水東岸,這種來自東方的突然襲擊,徹底打亂了楚國的既定防禦戰略體系。

楚國統治層慌亂之下,不得不出動漢水以南王都附近的軍隊應急對抗,這支軍隊長期以來多負責郢都附近的警衛工作,因而應變能力較差,而楚國精銳——申息之師(駐紮在南陽、信陽一帶的北方邊境軍隊)並未及時趕到,使得吳國在局部戰場上佔據了優勢。

打敗楚國百萬雄兵後,吳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楚?

吳國用兵神速,打的是快速突擊戰,而楚國的南部主力戰略決策失誤,並未充分利用楚國的山水地形扼守險要,削弱吳軍兵鋒,反而主動尋找吳軍,因而導致被兵勢正盛的吳軍在柏舉(湖北麻城)、清發(湖北安陸)、雍澨(今湖北京山縣西南)等地連續擊敗,喪失了江漢平原的控制權,最終導致楚都的淪喪。此時,楚國的邊境防禦力量其實並未全軍覆沒,只是因為吳軍的快速斬首行動而反應遲緩,貽誤了戰機。

另外,楚昭王逃進雲夢澤中,然後轉入隨國。吳軍追到隨國,和昭王只隔著一座宮室,吳

人要求隨國交出昭王。但隨人同楚一直友好,不願交出,當時的隨國背靠北方的楚國北境大軍,吳國兵力難以與之決戰,因而只能退兵,將控制區域限定在江漢平原,無法繼續拓展戰國。

2、內憂外患

吳王闔閭在佔領郢都之後即佔有楚國宮室,貪圖享樂,霸佔楚王妻妾宮女,而楚國國人的復國運動卻在楚國故地全面掀開,吳軍兵力不足,只能彈壓叛亂而無力追剿楚軍。

兩年後,楚人申包胥靠在秦宮牆上啼哭,七日七夜不斷,換得秦派 500 輛兵車救楚,秦楚聯軍在沂地(今河南正陽縣境)打敗闔閭之弟夫概王,接著在軍祥(今湖北隨縣)再敗吳軍。當年秋天在公壻之谿和麇地(今湖北京山縣西南),再次打敗吳軍。

打敗楚國百萬雄兵後,吳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楚?

圖/申包胥哭秦庭

在秦楚聯軍的兵勢的不斷逼迫之下,吳國外部局勢日漸惡劣,吳軍內部也出現了爭奪權力的鬥爭。九月,曾經在柏舉之戰中立下大功的夫概王在兵敗後無心戀戰,對其兄的不滿也日漸積蓄,遂提前率軍回國奪取王位。當年,位於寧紹平原上的越國趁吳國大軍在外之時,也抄後路從南方攻打太湖流域的吳國腹心之地。

由此,吳國外有秦、越兩家為敵,內有兄弟鬩於牆,再加上楚國人復國運動風起雲湧,最終讓攻佔楚都的吳國難收楚土。

不得不感慨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楚國畢竟是家底殷實的大國,絕非輕而易舉可以被毀滅。

參考文獻:1.中國全史百卷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