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巴黎沒有出現一位西方政客發放餅乾,與同當年的烏克蘭一樣

為什麼巴黎沒有出現一位西方政客發放餅乾,與同當年的烏克蘭一樣

編譯:王德華

來源:12月13日的《今日俄羅斯》;原標題:《兩次起義的故事:烏克蘭的廣場起義得到了麥凱恩和餅乾,法國黃色背心得到了迴避》。

譯文如下:

2014年的烏克蘭起義見證了美國政客和外交官的明目張胆的干預。與之不同的是,西方對法國黃色背心抗議活動的支持明顯是零。

隨著巴黎街頭連續第四個周末發出憤怒的吼聲,一群「黃色背心」在抗議法國政府。他們認為,法國政府已越來越脫離普通公民的關心。然而,西方國家政府對抗議者的支持已不復存在。

這有點奇怪,因為「黃背心」不僅抗議馬克龍的燃油稅計劃,而且還列出了他們希望看到實施的42項要求。這包括提高最低工資、養老金和工資,以及停止非法移民。到目前為止,這場運動在法國得到了很高的支持,民調顯示72%的人支持抗議者。

面對數百萬法國公民的這些合理擔憂,美國及其盟友可能難以解釋他們的色盲。至少,他們冰冷的沉默,將暴露出相當多的雙重標準和徹頭徹尾的偽善,因為西方很少錯過一個干涉外國事務的機會——尤其是在中東——當所謂的「民主」岌岌可危的時候。

想想到華盛頓對烏克蘭2014年的廣場革命的態度截然不同。它通過美國的明確支持以及在該國運作的一些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推翻了亞努科維奇政府。

亞努科維奇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認為他可以為自己的國家尋求獨立的道路。從1992年開始,美國就在烏克蘭建立了50億美元的民主建設項目。

基輔真的認為,華盛頓最終不會指望從這些美元中得到什麼回報嗎?比如,或許最終會決定誰來統治這個位於俄羅斯邊境的東歐國家?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亞努科維奇暗示他不會讓烏克蘭與歐盟簽訂貿易協定時,他驚醒了腳下熟睡的巨人。在宣布這一消息幾周後,隨著烏克蘭在選擇上的分歧越來越大,已故的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出現在基輔市中心。在獨立廣場的集會上,他向燃燒的大火扔干木頭,宣稱:「烏克蘭會讓歐洲變得更好,歐洲也會讓烏克蘭變得更好……美國與你們站在一起。」

是什麼促使美國政府無視法國「黃背心」抗議總統馬克龍,但對烏克蘭事務進行如此公然的干涉?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與金錢有關嗎?答案是顯然的。

畢竟,西方官員明白,讓基輔遠離俄羅斯,將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西方貸款機構帶來可觀的利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為基輔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西方強烈反對將俄羅斯和東方巨人稱為「最後貸款人」,這是西方世界最渴望的金融和政治功能。

麥凱恩和美國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努蘭在基輔煽動集會,分發餅乾抗議者的一年後,烏克蘭新的領導人波羅申科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17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

目前,法國沒有這樣的財政激勵措施,說服西方國家「為民主而團結」,就像它在烏克蘭毫不拖延地所做的那樣。

對於法國抗議者,這個極其虛偽的觀點暴露了最明顯的西方公理:「如果街頭暴力轉化為西方機構(尤其是所有全球金融機構)的權力,那麼這些行動將得到西方毫不猶豫的支持。」

如今,40歲的馬克龍面臨著提前下台的前景,就像亞努科維奇在2014年面臨的那樣。馬克龍曾是羅斯柴爾德銀行的投資銀行家,被他的同胞稱為「富人總統」。

事實上,如果說馬克龍在法國人中的受歡迎程度是「在廁所里」,那就太客氣了。

當地一家英語法語雜誌對他的困境進行了評論:馬克龍「長期以來一直為極左團體所憎恨,因為他曾是一名銀行家……極右團體憎恨他,因為他的親歐洲、全球主義信仰,現在又為許多普通法國人所憎恨,他們認為他傲慢、冷漠,對他們的問題漠不關心。」

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一位西方政治家出現在法國首都,召集抗議者並要求馬克龍下台。 也沒有發現任何美國高級外交官,向法國民眾分發餅乾,就像烏克蘭緊張局勢高峰時期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努蘭一樣。

沒有一個西方國家站出來譴責馬克龍,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在新自由主義和極端自由市場經濟方面走得很近,而這兩種經濟已經把法國中產階級蹂躪到了崩潰的邊緣。燃料漲價只不過是眾所周知的壓倒選民的一根稻草。

毫不誇張地說,法國社會的所有階層都捲入了抗議活動。例如,我們看到數百所法國學校停課,學生們走上街頭抗議馬克龍不受歡迎的教育改革。領養老金的人也在抗議者之列,此前馬克龍曾告誡他們不要再抱怨削減開支。與此同時,他還大幅削減了富人的稅收。

未來數周乃至數月,對更多西方新自由主義領導人來說,這樣一個殘酷的警鐘很可能即將敲響。這是因為,他們在制定不受歡迎的政策時,未能感受到人民的脈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方陣 的精彩文章:

俄媒:美歐和北約冒著全面戰爭的風險,支持精神失常的基輔政權
板門店停戰協議回眸:由於美國的狂妄和傲慢,使談判變得十分艱難

TAG:火星方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