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彩電業40年經驗教訓證明:十字路口的這次戰略卡位 海信做對了

彩電業40年經驗教訓證明:十字路口的這次戰略卡位 海信做對了

[釘科技述評]任何偉大的背後,都是磨難。以彩電業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同樣歷經坎坷。而歷史的規律表明,只有富有戰略遠見,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

因為缺乏戰略遠見,從CRT(顯像管)時代向平板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彩電業其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一方面,2007-2012年間,中國「八大彩管廠」相繼破產,中國CRT產業在引進國外產線而經歷10年好光景後,迅速崩塌;另一方面,以液晶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早被日韓企業壟斷,形成了戰略卡位,中國彩電業只能亦步亦趨。

又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一批中國面板企業的崛起,中國彩電業才逐步擁有了一定的產業話語權。

然而,產業再一次處於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液晶並不是頂點,QLED/OLED/Micro 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不斷湧現,中國彩電產業究竟何去何從?

這時候,到了考驗戰略遠見的時候了。上述提到的新型顯示技術,當然都具備相比液晶更強的技術優勢,而且已經有一些頭部彩電品牌在積極布局。但在肯定技術相對優勢的同時,業界還需要注意是否會形成新的產業風險。

就QLED/OLED/Micro LED這些顯示技術來說,核心技術和面板資源,目前是掌握在韓系品牌三星和LG手中的。要知道,這兩家電子巨頭,目前正是全球彩電出貨量排名前兩位的企業。

這意味著,如果中國品牌不能在這些技術領域打破他們的壟斷地位,在新的彩電時代,依然只會扮演跟隨者的角色,產業控制權很難易手。而僅僅是跟隨策略,談打破壟斷,談何容易?

那麼,中國彩電業真的就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嗎?歷史給予了這樣一個契機,那就是徹底從有屏轉向無屏的激光電視。

中國彩電巨頭海信正是這一領域的扛旗者。其實,扛起這面大旗,海信也飽受爭議。在一些人眼中,激光電視發展存在諸多困難,包括畫質/亮度等技術問題,也包括尺寸/價格等產品市場問題,總之結論是激光電視難有前途。

然而,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產業發展的趨勢都愈發說明,發展激光電視是中國彩電業實現自主自強的正確道路。

有形屏幕有幾個核心痛點:一是面板產線投資巨大,動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投資,產業風險很大,且註定終端成本不菲;二是核心技術目前仍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中國彩電產業缺乏自主性,容易受制於人,且處於價值鏈的低端位置,難以提升利潤空間。

激光電視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海信在激光電視領域已申請近500項專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100%自主研發設計,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製造完全自主運營,60%以上的製造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釘科技此前在與海信激光顯示公司副總經理王偉交流時發現,海信對於激光技術並不保守,願意將很多能力,包括光機等,開放給其他企業,幫助他們發展激光電視,共同做大市場。

因此,可以說,激發電視是中國彩電業共同的機會。

至於產品技術方面,激光電視有著諸多領先性。激光電視發展5年多來,技術在不斷的迭代。比如,海信激光電視實現了從1080P到全面4K化,從單色到雙色,很快就會推出三色激光電視。另外,激光電視還具備液晶電視無法比肩的護眼能力,這一點已經得到國家直屬權威檢測機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和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專家的檢測認可。

至於尺寸和價格方面,海信的80英寸爆款激光電視L5,價格已不到2萬元,而且明年還會有70英寸激光電視出現,尺寸和價格都會不斷下探,從而降低用戶的入手門檻。

標準方面,在海信的推動下,國內已經有3個激光電視標準,不僅規範了行業發展,而且也與投影產品做了明顯的區隔。

從兩個數據可以看出激光電視的吸引力和成長性:一是,在海信的帶動下,目前已有20多個品牌加入到激光電視陣營,參與市場普及和競爭中;二是,根據中怡康數據,前三季度國內彩電市場量額均負增長,整體零售量同比下降了0.88%,零售額同比下降了10.55%,但激光電視銷量逆勢同比增長了4倍。

當然,需要看到,激光電視要實現對液晶的徹底顛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方向正確,所有的努力和磨難就會有價值。

回顧來看,中國彩電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前行,我們在看到過往成就的同時,更需要讓歷史照進現實,謀劃未來的發展。

從日本引進已經落後的彩管產線,等待日韓品牌供應面板資源/轉移低世代的面板產線,這些坎坷發展的歷程警示著當下中國彩電業,必須用戰略性思維和實際行動卡位無屏激光時代,真正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

彩電業40年發展的經驗教訓證明,十字路口的這次戰略卡位,海信做對了。(釘科技原創,轉載必須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內銷下滑 庫存壓力大 空調行業存價格戰隱憂
10月冰箱市場內外有別:外銷增長 內銷下降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