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空腹血糖高有6個原因,處理方法是這樣的

空腹血糖高有6個原因,處理方法是這樣的

空腹血糖高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遭遇的事情,它是一天血糖的基礎。大部分患者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增加藥物劑量或者增加活動量,以此降低空腹高血糖。但是,空腹血糖真的可以通過這兩種辦法就能降低嗎?

空腹血糖高一般有六個原因,每種原因對應不同的對策用來改善。

1、晚餐吃太多、睡前加餐、有應酬或工作太忙導致晚餐時間過晚(空腹時間不足8個小時)會導致第2天空腹血糖偏高。

對策:

合理飲食,三餐能量熱卡按照1/3、1/3、1/3或1/5、2/5、2/5分配,盡量按時進餐,睡前不加餐(除非低血糖),即使睡前加餐也要把晚餐的能量分到睡前加餐的能量中。

2、不合適的晨練也會影響空腹血糖。有的患者習慣比較好,有早起後鍛煉身體的習慣,即使知道要測空腹血糖也不例外,規定裡面只說不要吃東西,沒有說不讓鍛煉。

其實運動後的血糖一般會下降的,若血糖反而升高可能是在運動中發生了輕度低血糖,低血糖又導致反應性血糖升高。

對策:

空腹不運動前測血糖才能真實反映你的空腹血糖水平。

3、由於工作上或生活上的各種精神壓力和焦慮情緒,可能會帶來失眠癥狀。這種負面情緒、焦慮、失眠會導致次日早上的血糖上升。

對策:

自我調節心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持睡眠時間在6-8小時之間。

4、發生急性感染或外傷或某些特殊疾病(如不完全性腸梗阻可能導致腸道蠕動緩慢,進而發生胃內食物瀦留)等應激因素導致血糖升高。

對策:

發生急性感染或外傷或某些特殊疾病時應儘快至醫院就診、對症處理,避免血糖長期處於高值階段,而不是隨意調整降糖葯。

5、蘇木傑現象導致空腹血糖高。

蘇木傑現象是指由於降糖藥用量過大或過度飢餓而引起的短暫低血糖,隨後又出現血糖反跳性增高的現象。

這種反應實際上是人體對血糖平衡的一種自我調節,當人體出現低血糖後,機體內的升糖激素(如腎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促進糖原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以幫助機體糾正低血糖,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反應才使體內血糖不至於過低而發生危險。

對策:

在諮詢醫生後,將晚餐前或者睡前的降糖葯減量;

在諮詢醫生後,將晚餐的1/3的主食份量放在睡前食用,適合需控制晚餐後血糖而無法減量藥物的患者。

6、黎明現象導致空腹血糖升高。

黎明現象是指在夜間血糖控制尚可且無低血糖的情況下,於黎明時(清晨3~9時)由於各種升糖激素(如生長激素、糖皮質激素等)分泌增多,導致肝糖原輸出過多,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升高。

對策:在諮詢醫生的情況下,

1.晚餐前或者睡前降糖葯加量,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無雙胍類禁忌證的患者,可在睡前服用雙胍類。雙胍類能夠抑制肝葡萄糖異生,減少肝糖輸出,控制空腹血糖。

3.使用預混胰島素的糖友,更換注射部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的注射部位為: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

如將晚餐前的預混胰島素改在臀部注射,可讓其吸收變緩,有助血糖控制。但要注意,此法可能對晚餐後的血糖控制產生不良影響。故晚餐後可以加強餐後運動幫助控糖。

4.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的,可換成中效胰島素於臀部外上1/4處注射。

中效胰島素與長效胰島素不同,前者6~8小時在體內可達到最大的藥物濃度,後者作用平和,無藥物濃度的高峰低谷,持續時間達24小時。利用中效胰島素的藥物濃度高峰,可以拮抗黎明現象。

注射預混胰島素的糖友,可考慮將50R更換為30R,以增加中效胰島素的含量而抵制黎明現象,更換劑型後胰島素的用量需要略微調整。

發生黎明現象的糖友需調整藥物治療者,建議諮詢專科醫師,不隨意調整藥物。

如果糖友不能找到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應儘快至醫院就診,讓專業醫生幫你判斷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採取正確的應對方法,幫你儘快走到控糖正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鍵科技 的精彩文章:

每天都運動,血糖還是特別差,為什麼?

TAG:流鍵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