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西一位農民,自稱祖先是李淵,拿出4本族譜,專家:最少值100萬

江西一位農民,自稱祖先是李淵,拿出4本族譜,專家:最少值100萬

原標題:江西一位農民,自稱祖先是李淵,拿出4本族譜,專家:最少值100萬


導讀:家住江西省德興市香屯村的李長水,心情非常激動,因為他在翻閱自家族譜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很可能是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直系後代。


據李長水介紹說,家中的族譜一直由父親保管,近年來隨著父親年紀漸漸增高,就將族譜交給他保管。《李氏族譜》一共有4本,長40厘米、寬27厘米,全部是用厚厚的宣紙書寫的線裝本。


翻開族譜,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們的第一位祖先,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畫像,後面則是其他李氏先祖的畫像,每一幅畫像都非常細膩精美。家譜中的內容除了畫像之外,還記載了香屯村李氏的遷徙過程。


根據族譜記載,香屯村李氏是李淵第22子滕王李元嬰一脈傳承下來的。當年李元嬰被封為滕王,封地就在江西,所以留下一直血脈在江西。起先李氏後人居住在江西南昌,在數百年間先後遷徙到豐城、萬年,最後才從萬年遷到德興。


《舊唐書》記載,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自小出身宮廷的李元嬰養成了驕奢淫逸的惡習。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見這個小弟不成氣候,一怒之下將他貶黜京城,封為滕王,封地在山東滕州。


沒想到李元嬰到了山東依舊不收斂,到處橫徵暴斂,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座滕王閣。侄子唐高宗繼位之後,又將他貶到江南地區的洪州(今南昌),沒想到為了享樂,他又在南昌修建了一座「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



《舊唐書》記載,李元嬰一生共有十八個兒子,而他在南昌當王爺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在當地留下血脈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家發現《李氏族譜》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德興市博物館的文物專家立刻趕到了村子,通過對族譜材質、內容的仔細鑒定,專家表示這本族譜的真實性很高,香屯村李氏是唐高祖李淵的後人較為可信。


專家說,這四本族譜最後的修訂時間是1938年,從上面的記載來看,從唐朝開始到李長水的祖父歷經48代,脈絡非常清晰,中間從未中斷,這是確保族譜真實可信最重要的證據。博物館的專家在鑒定完之後,確定四本族譜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在一些唐代學者的眼中,它們的價值甚至超過百萬。


為了更好的保存,希望李氏後人能將他們上交博物館收藏。不過專家的提議遭到了李氏後人的婉言拒絕,李長水表示這四本族譜對李氏後人來說意義非凡,是一種家族的傳承,要傳給子孫後代的。

參考文獻:《李氏族譜》、《舊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遼寧一條古道邊,考古隊4次挖到國寶,專家:荊軻失敗是罪魁禍首
雍正睡午覺,被宮女的體味熏到,下了一道聖旨,讓宮女苦不堪言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