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作者 / 嘉棲

2006年,寧浩從劉德華出資的「亞洲新星導」計劃中脫穎而出,拿到300萬投資,拍出了《瘋狂的石頭》,從此踏入電影圈。

2016年,十年之後,已然成名的寧浩推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文牧野是首批簽約的十三位新人導演之一。

2018年,時隔兩年,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監製的影片《我不是葯神》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而文牧野在金馬的舞台上,從國師張藝謀手中接過了最佳新導演獎。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電影人的代際傳承、新舊交替,以及千絲萬縷的聯繫,以這樣頗具戲劇性的方式繼續著它的傳奇。

回過頭來看,即便當下寒冬凜冽,2018年都是中國電影史值得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們看到了文牧野、畢贛、忻鈺坤等電影新勢力的日益壯大,而他們正是未來電影界的希望所在。

當然,在這些電影新人的背後,除了自身的實力之外,也少不了政府部門、各大影視公司、各類電影節等主辦的各類創投會、新人扶持計劃的推動。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萬達菁英+計劃、青蔥計劃、FIRST創投會、阿里A計劃等都在其中。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那麼,這些年玲琅滿目的電影新人扶持計劃,到底為行業輸送了多少人才,成效幾何呢?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創投偏愛哪類影片?

犯罪類型佔比20%最熱門

項目成功率各有高低


今年的電影市場起伏跌宕,卻也有一些新氣象。當我們為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葯神》歡呼之時,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在項目最初成型之前,文牧野曾帶著它奔走於業內各大創投會。

事實上,今年有不少電影都來自於創投會、亦或是各類新人扶持計劃。《冥王星時刻》曾入圍金馬創投;即將於12月17日上映的《淡藍琥珀》,則入圍了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而此前已經上映的《未擇之路》《尋找羅麥》都是往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創投項目。

那麼,今年的各大電影項目創投會、以及電影扶持計劃,所選拔出來的電影項目又有著怎樣的風貌?目前進展如何呢?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 )在往年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今年市場上的一些實際表現,對還在行進之中的扶持計劃做了一個數據匯總。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從整體來看,各大創投最終入選的終審項目(包括獲獎項目)以犯罪、懸疑、家庭、青春、喜劇、奇幻、愛情等這幾種類型片最為常見;同時,關注小人物、家庭社會關係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也是熱門之選。

此外,也不乏一些古裝、科幻、武俠等類型片出現,同時也有少數是表現民族文化的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以及個別的較為敏感的涉及同性話題的影片出現。

其中,犯罪類型片人氣最高。在對50個項目進行的抽樣調查中,此類影片佔比大概達到20%,其次是關注小人物,展現社會關係,講述家庭日常糾葛的現實題材影片,佔比為18%,而帶著懸疑元素的各類亞類型片佔比也有10%。

以幾個近兩年來頗受業內關注的創投計劃為例:FIRST創投會今年一共有七個項目分享了九項大獎,其中,獲得和和影業劇本發展金和龍躍製片人特別獎的《馴鹿》,是一部包裹在犯罪公路類型片之下的講述回歸和救贖的人口販賣題材影片;獲得騰訊影業 "NEXT IDEA計劃" 劇本發展金的《一日游》,則講述了一家三口一天的生活,展開一幅現代人日常生活荒謬圖景。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會,一共有14個電影項目分享了13項大獎。其中,犯罪類型片包括王一淳的新作《綁架毛乎乎》,新人導演陳奕甫的《犯罪現場》;獲得最佳青年導演項目的《家庭簡史》,關注家庭題材,聚焦作為社會轉型縮影的三口之家;而《太后與我》《落地生》兩部也都屬於家庭題材影片。

今年奪得金馬創投百萬首獎的則是來自香港的《紙皮婆婆》,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82 歲性格剛烈倔強以撿拾紙箱為生的朱婆決心抵抗不公義的社會制度的故事,由此提出對香港社會變化的觀察和提醒。

由此可見,不管是出身於哪個新人扶持計劃,大多數青年導演還是有著一股生猛而威的力量,他們關注社會現實,注重自我的表達,但也不拘泥於此,可謂真正的電影界新鮮的血液。

而從歷年的創投項目片單來看,不難發現大多數運作成熟的創投會、新人扶持計劃已經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比如FIRST創投會相對獨立、個性化,注重電影創作者的個人風格;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項目更國際化,文化更多元,而金馬則更鼓勵項目的藝術性。

一位常年在各大創投會接洽項目的業內人士就說道:「FIRST的項目整體更小眾、文藝一些,大家比較注重品質,而像其他電影節的創投則會更商業,大家會談後續的製作、發行,投資回報等環節。」

目前,這些項目絕大部份都處於前期籌備中。

以以上提到的三個創投會為例,有兩個項目有最新的進展: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最佳創意項目獎的《熱湯》,由章明導演,已於今年7月中旬立項;港片《紙皮婆婆》宣布由舒淇監製,惠英紅主演。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內地歷史最為悠久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會,十二年來見證了54部電影進入製作。以每年30個入選項目來算,成功率為15%。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另外,由企鵝影視主辦的「青夢導演扶持計劃」也成效顯著。

該計劃並非針對院線電影項目,而是分為網路電影扶持單元和微電影扶持單元。去年獲獎的10部微電影項目和5部網路電影項目,今年上線的有14部,成功率達93%。而今年獲獎的項目中,也有一部網路電影《長燈歌》率先啟動,將於明年一月份開機。

由此可見,相對於院線電影,網路電影和微電影在各分資源的支持下,更容易操作。整體而言,電影新項目的啟動需要更長時間的籌備期,往往要在一兩年後才能見眉目。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28個創投計劃超20億元

民營資本、互聯網資本入場


其實電影創投由來已久,不過,其迅速擴張也是近幾年的事情。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08年以來,各類電影新人、項目創投計劃落地的有近30個,涉及資金超20億。只是在這其中,由於資金、市場等因素影響,也有一些計劃被停滯,同時又有一些新的計劃填補,開始生根發芽。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從上表中也可以看到,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在內的各類電影創投項目、新人扶持計劃,數量達到了28個,且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


其中,僅2015年以來開始實施的扶持計劃就多達17個。2017年,扶持計劃的新生更是勢不可擋,包括萬達的未來大師工作坊·新編劇培養計劃、賈樟柯平遙電影展的「添翼計劃」、以及愛奇藝「17計劃」在內的共有7個落地。

從主辦單位來看,國資、影展、民營資本、互聯網是最為集中的幾類。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是由國家政府部門主辦、或者是由各大電影節主辦的電影項目會、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比如早在21世紀初就成立的「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不僅關注視野廣闊,包括中日韓全部亞洲地區在內,同時也不拘泥於新導演的新作,一些經驗豐富的導演新作也會被納入其中。《我不是葯神》《驢得水》等內地電影都曾入選。

其他的如台灣金馬、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各大電影節的電影項目創投會也是歷史相對悠久,平台運作較為成熟。《地球最後的夜晚》《翠絲》《未擇之路》等影片就是從以上電影節走出。

除此之外,近兩三年來,各類民營資本,包括BAT等互聯網新勢力也紛紛介入。它們有的作為項目發起方,有的成為了項目的戰略合作方。總而言之,有新人的地方總有他們的身影。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比如阿里影業三年10億元的「A計劃」,騰訊的「NI」計劃,愛奇藝的「大愛計劃」、「17計劃」,企鵝影視的「青夢導演扶持計劃」等,這些都屬於互聯網資本。

而成果顯著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萬達的「菁英+計劃」都是近來頗受矚目的民營資本發起的項目。

從扶持對象來看,也呈現多樣化的現狀。導演、編劇作為影視行業核心且緊缺的專業性人才,是各類計劃培養的重點。

比如,如今迎來第四屆的青蔥計劃,即專門扶持青年導演;萬達的菁英+計劃,就分為新導演、新編劇兩個方向。今年五月份,隸屬於菁英+計劃的萬達「未來大師工作坊」新編劇培養活動就已經在萬達學院圓滿閉幕,共有20名學員畢業。

值得一提的是,隸屬於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的「山一創投會」是這其中唯一一個主要為女性電影人搭建、鼓勵女性題材、女性電影人創作的共享平台。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此外,還有一些計劃是致力於挖掘優秀電影項目、優秀劇本。已經聲名鵲起的FIRST創投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以及今年新起的專門扶持文藝片的「A·R·T文藝片計劃」等,就為電影屆帶來了《老獸》《路過未來》等作品。

同時,這些扶持計劃之間也會相互合作,以達到資源匹配最大程度的優化,比如阿里A計劃和FIRST創投會有合作、青蔥計劃有萬達「菁英+」計劃等合作方的身影,包括上海國際電影的創投項目,騰訊的「NI」計劃等大部分資方都會到不同的創投會中尋找新興力量。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影視專業人才緊缺時代的資源共享特徵。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創投項目防爛尾

浮躁容易催生泡沫


不過,如此之多的創投計劃,到底能解多少人才之渴?有多少項目能抵達我們的視野?顯然不會是全部。

事實上,真正能夠開始啟動到最後能如願上映的項目從整體來看,佔比不到10%。尤其是早期的一些扶持計劃,往往沒有後續完善的環節支撐,因而很多入選項目只有開頭,而後就不了了之。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一方面是電影製作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製作周期,從立項到過審,從拍攝製作到發行上映,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時間,也可能會在過程中遇到不可預估的阻礙,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如前文所說,兩三年是一個新項目孵化的基本時間(較為順利情況下),如《我不是葯神》除卻前期劇本籌備時間,也用了兩年才和大眾見面。而三五年,甚至更長,對於創投項目來說,也是正常情況。今年上映的《未擇之路》,是2014年上海電影節入圍創投項目,整整用了6年時間。

另一方面,一些偏導演個人表達,小眾的、或者題材偏敏感的新項目,即便有商業化的運作,也往往無法在國內公映,大多數會走電影節、海外發行的道路。

今年獲得了金馬最佳劇情長片的《大象席地而坐》,作為青年導演胡波的首部長片也是遺作,曾經入選2016年的FIRST創投會,而後簽約冬春影業。但鑒於影片四個小時的時長很難在國內市場上行進,目前該片先走的是海外發行的路線,國內上映日期還有待公布。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在此之下,一些資金實力雄厚,且具有平台優勢的扶持計劃「後起之秀」,往往能夠在項目的成功率上更勝一籌。

壞猴子的「72變電影計劃」,自2016年發布以來,以新生代電影人搭檔資深影人的創作模式,已經成功推出了《我不是葯神》《綉春刀:修羅戰場》兩部影片。此外,《甜美生活》《雲水》已拍攝完成,只待公映。最新一部則是由寧浩監製、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目前已開拍。

其他的如萬達的「菁英+」新導演計劃,雖然去年才推出,但是其首部作品,由白雪執導的《過春天》在今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上榮獲了「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且計劃於明年春天上映。

阿里影業A計劃,推出三年來,獲得過1萬美元劇本發展金的《老獸》已在金馬載譽而歸;《被陽光移動的山脈》《追·蹤》《在碼頭》三部影片都已經拍攝完成,並在國外電影節進行展映,只待國內公映。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整體而言,電影項目成功面世少不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因而,那些具有全平台資源優勢、完整體系支撐的創投、扶持計劃更容易成功。若是項目優質,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項目爛尾的可能。

不過,放眼整個電影市場,無論是萬達、還是壞猴子,亦或是青蔥計劃、FIRST創投會,各類名目的扶持計劃,對於電影新人們而言只是外在的助力,真正的實力還得看新人們自己的原創能力。


近30個電影扶持計劃,超20億元資金,誰會是下一個文牧野?



畢竟,在計劃落地執行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阻礙。而且,對新人來說,選擇越多,誘惑越大,也就越容易迷人眼。

因而,電影新人們不應該盲目寄希望於資本的扶持,而資本也不該急於綁定新人,否則只會帶來拔苗助長的惡果。

只有腳踏實地,從當下出發,才能真正地為我們塑造一個可見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