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遊走黎平翹街,這人文厚重的深深街巷,究竟是誰故鄉

遊走黎平翹街,這人文厚重的深深街巷,究竟是誰故鄉

貴州有個黎平縣,是黔東南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其中侗族佔全縣主要人口。縣城位於德鳳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現在古鎮保留完好,而古城裡最有特色街道就是翹街,又稱東門街。

「黎平翹街」東起城垣東門,南到二郎坡荷花塘,全長近一公里多。這條有趣街道,是因為兩頭高,中間低,形狀如翹起的木扁擔,因此稱為「翹街」,自古就是黎平最熱鬧之地。

「翹街」是一條古老街巷,又是黎平人永久的記憶。不久前同黎平人小吳、小任一同前往翹街遊覽,一路上小吳不斷的給我講述她童年的故事,似乎這裡每條街巷、每個房子、每個好吃的攤前,都有她童年的記憶。

「兩湖會館」很別緻,這是經年已久的建築,既是商會所在,也是黎平這個大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融合內地商業文明的見證,在歷史的走向中黎平的發展一直是與先進的內地文化所融合的。

「兌換銀錢」這樣的老標語廣告有多處,這不是現在塗畫上去的,而是歷史與是歲月無法遮蓋遺存,它也告訴你歷史上黎平曾經是多麼發達與繁榮,曾做過超500年的州府所在地,雖是侗族人居住區,但黎平的商業文化、漢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是大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的橋頭堡。

「福音堂」應該不超過百年的歷史,基督教在雲貴的傳播歷史也很悠久,雖然不是特別的廣泛,但還是有幾個地方基督教印記深厚,紅軍長征時曾路過這裡,主要領導人在此居住,而「黎平會議」確定了紅軍接下來走遵義的目標。

走進一座老宅院,小吳說應該是這條街比較老的房子之一,還是縣級文物保護。其實翹街過百年的老房子處處皆是,而能「保護」的很少,我看風格像似明朝建築。院子有位和善老人居住,他要出去,卻對我們說「隨便參觀」。

臨街的這棟房子曾經被塗得紅紅的,它的歷史作用顯露無疑了。走在翹街,你會看到幾個朝代不斷變幻,歷史風雲湧來涌去,其厚重的人文在驚訝中發現是那樣的沉重,要你一層層的剝開看。

這一棟也是曾被塗紅的古建築,它的不同在於建築風格,同翹街占絕大多數傳統侗族、漢族建築完全不同,它是西式的建築,或者是「小洋樓」,以我的見識判斷它的防盜窗也完全是來自國外,可惜不知道它的建築背景和年代,這又是一家怎樣的家族呢?

「翹街」雖然歷史悠久,但依然有人居住和做著各種生意。老街不改,老巷猶在,然而畢竟時代不同了,與時俱進不僅僅是生存的法則,也是生活的延續,在這條老街上一切也在悄悄的發生著......

但老街也有不變的,那應該就是味道了,源於千百年沉澱的滋味,深深地沁於這片土地和天空,走在記憶的石板路上,小吳依然記得哪家的米粉最好吃。

「蒸米糕」是小吳的最愛,可過去叫賣的老奶奶換成年輕人,小吳說小的時候走到這裡不自覺腳步就沉重了,而媽媽總會給她買一塊,邊走邊吃,這條長長古巷,似乎總也走不到頭,她是在香香甜甜中長大的。

一位出攤賣早點的老人在打瞌睡,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有收穫,但辛苦對於每個勞作的人都是期盼中開始,在疲憊後的結束,有點心疼老人了。

街角的榨油作坊在忙碌,主人說他現在正在壓榨茶籽油,這種油屬於高檔的食用油了,賣50元一斤,時代與社會的進步讓飲食理念變得大不相同,豆油、菜油、香油、茶籽油,人們選擇多了,而生活的滋味也變得不同了。

一口古井「攔在」道路的中央,不知道它有多少年了,它問世時或許沒有這條道路,但道路的出現也沒有擠占它的空間。古井的長壽在於黎平的寬容,更在於它的生命力與作用,現在依然被居民使用著,據說古城內有72口古井,它們沒有被遺忘。

一些鄉下的農民挑來自己種的蔬菜,擺在街巷裡叫賣,並沒有人去干涉,翹街表現出了很大的寬容性。據說這1.4公里的翹街有100多個商鋪,基本都是本地人開的,一間緊挨著一間,這就是他們生活的模樣,並沒有因翹街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而改變,那深深的街巷,就是他們世世代代的故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影 的精彩文章:

李府大院欣賞翡翠,有人說它真有靈性,也有人說它就是瘋狂的石頭
西董大院:具有家國情懷,令人尊敬的家族,抗戰中他們捐一架飛機

TAG:書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