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計算時代,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如何助力產學研發展

AI計算時代,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如何助力產學研發展

2018年12月12日,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在北京舉辦2018年媒體開放日,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圍繞「突破計算創新,共贏數據未來」發表演講,闡釋了研究院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5G、服務機器人等方面的研究,介紹了與學術界、產業界的廣泛合作。

AI計算時代

AI計算時代,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如何助力產學研發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宋繼強談到,「英特爾已經成功地從一個以PC為中心的公司發展成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這個成功的轉型意味著給我們的創新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以前我們在做很多數據處理、數據計算工作的時候,是在把這些數據給編程或者改造成適合讓計算機操作處理的數據,而現在我們各種各樣的計算、傳輸、存儲都要按照數據的特點,我們開始讓計算為數據服務。這就叫以數據為中心。」

目前我們面對的數據量十分龐大,且很多都是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我們快速提升對這些數據的處理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強、更好的一些計算力。我們實實在在進入智能的計算時代。

例如,如果把自動駕駛需要的計算拆分,會看到感知階段都是視覺數據,3D的雷達數據需要並行計算;在決策階段要處理語義信息,把知識、規則、法規策略結合進來考慮是串列計算;決策再去指導汽車行動,需要實時計算,這三種計算的支持要同時做,所以我們需要異構計算來支持,同時還要有學習和適應的能力,來適應環境和進行預測。

宋繼強談到,「所以對於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來講,在英特爾整個端到端的戰略裡面,我們是做前面設備到邊緣這一段,主要是通過三樣東西,智能演算法、無線技術、異構系統架構,來去提供整合的技術的方案去賦能,讓自主系統它們能夠做得更好。」

五大研究團隊

在人工智慧計算帶來的挑戰下,英特爾研究院已經英特爾全球科研布局的關鍵一環,以數據為中心,將人工智慧演算法、自主系統平台、智能基礎設施作為主攻方向,為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創造突破性的產業價值。

據雷鋒網了解,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於1998年,這些年研究院取得了不少成果:Intel WiDi (wireless display無線顯示技術)、Thunderbolt、 CRA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雲接入網、Edison超低功耗的計算平台、

目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目前擁有機器人創新實驗室認知計算實驗室智能駕駛實驗室通訊架構實驗室新技術中心等五大研究團隊,整個研究院擁有約60 位正式的研究員,其中博士及博士後人員佔比達70%,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5G等領域取得頗多成果。

人工智慧領域:認知計算實驗室聚焦面向英特爾智能計算的視覺認知(包含感知、識別、理解及認知)和機器學習前沿技術研究。2013年底以來,該實驗室致力於基於深度學習的視覺理解以及人臉分析技術、多,多模態情感識別等技術,為英特爾RealSense實感技術、計算機視覺軟體開發包、移動終端應用和物聯網端對端視頻分析解決方案提供關鍵技術。實驗室攜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WWF為長城保護和野生東北虎保護提供關鍵人工智慧技術支持。

5G領域:通訊架構實驗室致力於無線基礎架構的研究,目前聚焦5G的雲基站、高效無線信號處理和雷達感知,滿足5G大規模天線技術和低時延處理的要求,並推動5G雲接入網的研究和開發,滿足5G靈活性、可擴展性以及快速定製的要求,加速通信和信息技術的融合以提高下一代網路的性能。

通訊架構實驗室積极參与5G接入網研究,提出了軟體定義的虛擬化雲接入網架構,並創新地提出了大規模天線處理方案、物理層內部的5G前傳網路方案,解決5G接入網在成本、靈活性和擴展性上的要求。在5G標準化中提出的5G接入網功能劃分、控制和數據面分離、邊緣計算功能等方案被3GPP接入網架構和系統架構研究報告採用。

服務機器人領域:機器人創新實驗室針對服務機器人在未來發展中的技術瓶頸以及廣泛的應用需求,推出了異構可擴展計算平台(HERO平台),適配多樣化的機器人產品需求,以期達到計算性能、功耗和尺寸的最佳平衡。同時,該實驗室推出了自適應機器人交互,使機器人具有連續行為學習能力,並通過知識圖譜進行個性化定製。探索微量數據的強化學習,增強機器人的行為學習能力。該研究將為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生態系統夥伴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攜手實現未來五年內個人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提供先進服務的願景。

自動駕駛領域:智能駕駛實驗室致力於自動駕駛的前沿關鍵技術研究,以及自動駕駛技術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未來大方向的深度結合併相互促進的端到端領先技術研究。在自動駕駛上,通過自動化的深度事故分析、自動場景重建以及關鍵場景庫生成,並與自動駕駛汽車模擬工具(如CARLA)深度集成,極大地加速了自動駕駛汽車演算法的性能模擬迭代和安全驗證;在車路協同上,通過對關鍵交通場景(比如十字路口)的智能化實時、全視角視頻分析,為行駛中的車輛實時提供無死角的關鍵場景信息,從而可以極大地提升交通效率和行駛安全性。

據雷鋒網了解,英特爾自動駕駛領域成立於2018年初,是最新的研究院,同時,智能網聯汽車大學合作研究中心在今年11月正式啟動,智能駕駛實驗室作為連接中心,將在未來3到5年里,與來自包括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同濟大學在內的6支頂尖研究團隊攜手,在安全、自動駕駛數據集、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廣泛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以期取得關鍵突破,促進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實用化部署。

T字型人才培養

在雷鋒網看來,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目前涉及研究範圍較廣,宋繼強回答了研究院何以將AI、5G、機器人、自動駕駛、通信作為重點研究方向。

他談到,」首先是依據於我們已有的人才優勢,他們也體會到我們這邊有好的項目、好的團隊可以繼續把這個成果滾動下去。有AI的人才,我們就可以承擔比較重要的任務,這些任務跟美國團隊那邊有互補也有合作,像我們很多的貢獻是貢獻到全球,有些是不能公開講的,因為有一些是貢獻到內部的。

研究5G是因為我們在成立研究院前身之後沒有多久就開始去承擔一些通訊方面的業務,有了人才能持續的跟進做3G、4G、5G,參與到標準的貢獻和實際上一些產品原型包括現場測試的貢獻,這部分跟美國的團隊也是有相應的合作。標準這塊就是跟英特爾全球一起合作,因為3GPP的標準就是全球開會,不是單獨給中國開個會。

至於新的無人駕駛領域實驗室以及智能駕駛的聯合中心,其實是我們開放式創新的一個典型的事例,之前我們在做這種5G移動通訊的時候也有這樣的聯合中心,只不過那個已經結束了。英特爾雖然我們自己內部有很好的研究院,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做,但我們還要從外面去吸取很多別人做過的實驗的成果,這種開放的狀態就是我們要有一個機制和辦法,把外部的很多創新思路和成果跟我們組合起來,不是全靠我們自己封閉式的創新。」

近來,各大公司都在成立研究院,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爭奪更是激烈,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如何吸引人才呢?宋繼強告訴雷鋒網,「吸引人的其實就是你做的項目是不是足夠好,再就是是不是有很好的團隊能夠一起合作,英特爾的特點因為我們是產業研究院,做東西最後是要成為產品,所以我們一定專註系統性,而不只是看單點,系統性會要求我們這兒有多方面的人才。所以多方面的人才本身對一些有志於成為T字型人才是非常有吸引力,他希望自己是一專,但是多通,他能夠知道很多領域的東西,但他在某一個專長可以走得很深,靠什麼,其實有時候也是靠前輩的提攜,讓你走的比別人更快。所以像英特爾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資深的工程師或者研究員,如果他們在我們這兒選到一個合適的方向,我們是很容易給他建立一個mentor的機制,讓他在發展的路上走的比別人更快。」

新成立的實驗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深度學習的NLP工具
賀建奎回應:必須要道歉,南方科技大學完全不知情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