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實用璽印豐富,五大派系盡顯地域特點

戰國實用璽印豐富,五大派系盡顯地域特點

由於統治需要,春秋時期諸侯王在宣示物權和地權時,需要用璽印來體現權益和身份,所以這個時期的印章開始逐漸增多。真正將璽印實用價值凸顯出來,將璽印類別確定下來的時期,是戰國。實用璽印在戰國時期被定型的原因,還是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戰國·齊 銅鼻鈕「司馬敀鉩」鉨

印面2.3×2.2cm 通高1.4cm

公元前475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被認為是戰國時代的開端。不同於春秋時期周朝禮制仍然尚存的局面,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圖強,各自為政,相互混戰。弱肉強食的局面使得許多小國家在戰爭中被大國消滅,而原來分散在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裡。可以說,戰國時代直接塑造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社會的雛形。

在此背景之下,實用印章的形制慢慢豐富,形式也陸續確定了下來。在戰國時期,官印與私印被完全區別開來,印章分類清晰,界限分明。在任命官吏、通商、封檢、佩帶、銘記、烙印、喪葬……種種場景之下,印章被大量使用。憑信、裝飾、辟邪等印章的各種功能也被人們充分發展確定下來。

如同思想和文學上的百家爭鳴局面一樣,戰國時期的藝術也大都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特點。表現在璽印上,各國由於文字不同、所處地區風土人情的獨特派生了古璽五大派系:齊系、燕系、楚系、三晉系、秦系。

日庚都萃車馬 圖片來源:網路

燕人大開大闔。最典型的燕系璽印是上面那方烙馬印「日庚(唐)都萃車馬」,官璽多白文方形,長條形朱文璽。白文方形璽有邊欄,多鑿刻,印材銅質居多,私璽形制較小。

日庚都萃車馬 圖片來源:網路

晉人端正。晉系璽印指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國的璽印,官璽形制較小,也有條形璽,印材多為銅質,朱文方形小璽邊框較寬,印文細整,條形璽均為朱文,玉質璽全是白文。私璽銅質,邊長大致等同官璽。

齊人粗放。齊系璽印官璽方形,銅質,最有特色的是異形璽,白文方形璽多有邊欄,間有中界或田字形的,異形璽及少數方形璽無邊欄為齊璽特有,私璽異形者多呈曲尺狀,白文有邊欄,少量有日字界格。

戰國·燕 銅鼻鈕「平陰都司徒」鉨

印面2.4×2.4cm 通高1.5cm

楚人浪漫,官璽形制大小不一,方形白文璽居多,還有二合、三合璽,白文多邊欄,部分有田字格,鑿刻居多。私璽形制小,各種材料都有。

秦人規矩。官璽尺寸規範,多正方,有半通印,銅質。方形璽多為白文,有田字格,半通印有日字格。私璽形制較官璽小,仍有界格。

戰國·楚 銅鼻鈕「埶關」鉨

直徑3.3cm 通高1.1cm

總的來說,戰國時期的璽印具有戰國文字圓轉、自然、結構多變的特點,這與後來漢印文字格式的嚴謹、方整風格有明顯的區別。在藝術表現上,戰國璽印有一部分已經相當精緻和純熟了。有學者曾說:「戰國璽印更多是在稚拙中流露出一種純真自然、無拘無束的神態。」戰國是篆刻藝術的啟蒙階段,也是奠定了印章風格的基礎時期。

原文作者:張敏

原文來源:《藝術品鑒》2018年10月刊《印章的藝術巔峰,古璽與秦漢印》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藝術品鑒》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黃金商品正在承受國際環境的壓力?
乾隆第 1 次見到含羞草就被它萌化了,專門為它寫詩!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