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春秋繁露》里10句至理名言,穿透人心,建議收藏!

《春秋繁露》里10句至理名言,穿透人心,建議收藏!

董仲舒是西漢有名的大儒,他所著的《春秋繁露》在歷史上較有影響力,為漢代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1. 匿病者,不得良醫。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執贄》。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生病的人,不會有高明的醫生為其治療。這句話用來比喻掩飾自己的過失。

2. 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聖人善於積聚眾人的力量而成就大業。此言治國安邦要發揮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揮眾人的作用。

3. 無伐名木,無斬山林。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無,不要。不要砍伐名貴珍稀的樹木,不要伐盡山上的林木。這個思想正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即要保護珍稀樹木,反對濫伐山林。

4. 不能致功,雖有賢名,不予之賞。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雖,即使。之,他。不能立功,即使有賢名,也不能給予他獎賞。此言獎賞要依功而行,而不能根據一個人的名譽好壞。

5.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執贄》。不懂的就要問,不會的就要學。

6. 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道,指理論或學說。有,通「又」。善於為人師的,既要使自己的理論或學說臻至完美,又要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此言良師應當為人師表,道德文章並重。

7.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得志成功之時,不能不有所警惕。此言得志成功更應謹慎,切不可得志忘形,否則便會禍生患至。

8. 卵待復而為雛,繭待繰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鳥蛋須孵才能變成小鳥,蠶須繰才能抽出絲,人須經過教育才能人性變善。這句話以孵蛋為鳥、繰蠶成絲為喻,形象地說明了人性的改變需要經過學習與教化的道理。意在強調學習對改造人的重要性。

9. 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出自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正,調整修正。仁德的法律,在於能夠做到愛人,而不在於只愛自己。道義的法則,在於能夠休正自己,而不在於休正別人。

10. 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輔其邪枉之心,而贊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

出自《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有些人不仁不智,但卻擁有一些才能,這些才能一定會幫助他的邪狂之心,幫助他做一些歪門邪道的事情,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約束,這樣會增加其錯誤,家重其罪惡。這說明了無德有才之人對社會的危害。這種人很有才幹,狡計百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加以約束,激濁揚清,他們只會做更大的壞事,給國家帶來更大的危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中的10句智慧箴言,含義深遂,耐人尋味
《小窗別紀》九則傳世真言,感悟深刻,都是人生大智慧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