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跨省救援賴文光,幼沃王張禹爵帶500騎兵血洗清軍兵營

跨省救援賴文光,幼沃王張禹爵帶500騎兵血洗清軍兵營

【太平天國系列298,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在清朝後期,滿清貴族的腐朽統治讓老百姓看不到了生活的希望,按照以往各個朝代的發展規律,這個時代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支反抗朝廷的農民起義軍,這支一起軍從南方開始拉起大旗,一路披荊斬棘,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攻陷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隨後定都天京,以天京為根據地,繼續跟朝廷對抗。

跨省救援賴文光,幼沃王張禹爵帶500騎兵血洗清軍兵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太平天國封王雖多,但是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基本都是靠著戰功,少有像洪秀全家族中人一樣憑藉血緣得到王爵,不過今天小佛要給大家介紹其中一位年輕的王,他的爵位並不是通過戰功得來的,而是從自己叔父張樂行手中繼承來的,他就是他就是張禹爵。張禹爵的叔父張樂行是捻軍的老牌將領,投靠太平軍之後更是戰功赫赫,後來被洪秀全封為沃王,在他戰死後,作為侄兒的張禹爵就被過繼給這個叔父繼承了王爵,是為幼沃王。

不過大家不要小看張禹爵,雖然他的王爵是繼承而來的,但是他並沒有污衊這個稱號,他在後來的戰事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而且他的驍勇善戰也得到了士兵們的一致認可。1866年秋,捻軍兵分兩路,向北方進發,準備奪下被朝廷控制的北方地區,其中,西路軍的主帥就是張禹爵和梁王張宗禹。

跨省救援賴文光,幼沃王張禹爵帶500騎兵血洗清軍兵營

張禹爵率領萬餘軍隊,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連克諸城,在年底的時候到達了西安的十字坡附近,在這裡和清軍的主力進行了一場最終的對決,將陝西巡撫劉蓉部全部殲滅,一時間領西北清軍聞其名而瑟瑟發抖。

1867年10月,東路捻軍軍連連失利,更是在運河防線被湘軍阻攔住,只能暫時駐紮在山東登州一代等待援軍。PS:作為東路軍的賴文光,能想到了就是張禹爵和任化邦,不過那個時候任化邦的境遇基本和賴文光一樣,所以能夠選擇的援軍只有張禹爵和張宗禹。

張禹爵和張宗禹接到求援消息後火速奔赴前線,一路上也和清軍有數次接觸,耽誤了時間,致使花了近月余時間才到達了宜川,只要從宜川過了黃河就可以到達山西境內了。為了儘快完成這個目標,張禹爵決定放下目標明顯的主力部隊,只帶著500精騎在夜間突襲敵軍大營,他們在當天夜間就穿過了已經結冰的黃河,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衝殺進來,並點燃清軍營帳,一時之間,清軍營中頓時火光四起,張禹爵帶人四處衝殺,清軍死傷慘重,等到張宗禹帶著大軍隨後到達的時候,清軍早就潰退,張禹爵大獲全勝。

跨省救援賴文光,幼沃王張禹爵帶500騎兵血洗清軍兵營

西路捻軍雖然順利渡過了黃河,但是賴文光部卻在等待中消磨乾淨,東捻軍幾乎全軍覆沒。張禹爵和張宗禹只能選擇從山西進入直隸(現在的河北省),繼續進行反清行動。次年正月,張禹爵接到懷王邱遠才的求援信息,第一時間趕去救援,在和清軍激戰的過程中,張禹爵不幸被子彈穿過喉嚨,一天後死在了軍營之中,這個時候的張禹爵年僅25歲。

參考資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本可以成為重要文物的天國金印,因一個官員缺錢成了十根金條
他本是黃帝手下,後成為元始天尊門下弟子,封神中屢戰屢敗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