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朗石油部長:不減產,但也不會退出OPEC

伊朗石油部長:不減產,但也不會退出OPEC

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14日表示,伊朗沒有減少石油產量的計劃,且仍會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志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伊朗正遭受美國全面制裁,需要藉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平台維護自身利益,OPEC對伊朗有重大價值,短期內更不會退出。「

留在OPEC對伊朗有利

近日,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頻頻發言,對市場信心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但此次,他明確表示不會退出OPEC,不會再打壓油價,符合之前的預期。

伊朗不退出並不代表伊朗對OPEC沒意見。12日,贊加內表示,OPEC一直對伊朗這個第三大產油國不友好。他還爆料OPEC內部存在分歧,打擊市場對OPEC 協調減產的信心,導致原油期貨市場在當日尾盤時立即回吐了漲幅。

為了挽救國際油價的暴跌,各國此前在維也納召開OPEC+會議上,協調減產。當時伊朗堅決要求得到豁免,直至美國取消制裁。OPEC實際領導者沙特起初反對給予伊朗豁免,但由於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同意擴大減產,加之擔心減產協議最終無法達成,沙特最後還是同意給予伊朗豁免,伊朗也對減產協議亮了綠燈,使得減產協議最終落地。

事實上,減產對於伊朗同樣有益。油價的提升可以彌補因制裁帶來的石油收入減少。

因制裁,實際一直在減產

OPEC之所以能夠豁免伊朗,是因為伊朗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買家急劇減少,一直在被迫減產。

目前,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的第二階段已於11月5日生效,制裁對象超過700個,針對伊朗的能源行業、石油貿易和伊央行的涉外結算業務。

與伊朗開展業務的國家面臨美國的次級制裁,但有8個國家或地區得到了180天的豁免。美國還給予伊拉克45天「緩衝期」,其間伊拉克可繼續用美元支付進口伊朗天然氣和電力。伊拉克目前仍處於戰後重建階段,基礎設施恢復緩慢,供電主要依賴進口。

目前,45天的豁免期已經過去大半。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11日率領一個貿易代表團訪問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敦促伊拉克儘早放棄進口伊朗能源、與美方多做生意。美國政府希望借制裁施加壓力,說服各國擺脫對伊朗油氣供應的依賴,從而達到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目的。

此外,俄羅斯石油公司的3名消息人士曾稱,該公司計劃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開展聯合項目,目前已改變主意。一名消息人士表示,由於美國針對伊朗的制裁威脅,2018年夏天,俄伊雙方停止了會談。

2017年11月初,俄石油公司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落實伊朗境內油汽生產領域戰略項目的路線圖。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當時表示,該公司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可以實施投資額達300億美元的聯合項目,年產油量可達5500萬噸。

沙特、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在制裁生效後大幅增加原油產量,搶佔伊朗原油出口減少騰出的份額。根據國際能源署(IEA)13日公布報告稱,沙烏地阿拉伯原油產量11月創下歷史紀錄。阿聯酋的原油產量也在11月份創下歷史紀錄,該月阿聯酋產量增加11萬桶/日,達333萬桶/日,超越伊朗成為了歐佩克內部的第三大產油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40年蛇口模式,兩本書帶你回溯漁村如何成為奇蹟之城
車企到海外尋找新動力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