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體重史,一個能預測心衰風險的指標

體重史,一個能預測心衰風險的指標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最近一項通過對超過6000人收集的病例數據分析發現,簡單詢問老年患者在20歲和40歲時的體重史就可以為臨床醫生預測其未來患心衰、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提供實際價值。

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上的這項研究,向患者詢問年輕時的體重,對於臨床醫生來說可能是一種非常經濟高效的確定如何對老年患者進行建議和治療的好方法。尤其是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終生的體檢或就醫記錄都將被長久保存。詢問年輕時的體重可以提供關於患者心衰風險的預測信息,這些信息將能對患者在老年時的體重和其他傳統的心臟病風險因素進行補充。

研究通訊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醫學助理教授Erin Michos博士說:「我們知道,一個人肥胖的時間越長,面臨心衰的風險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在年長的時候測量一個人的體重並不能說明其風險的全部原因。現在有更多的證據表明,新近肥胖的人總的來說危險性較小。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終生保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性,因為從青年時期開始累積的體重增加對心臟健康的風險更大。」

她補充說:「我們已經定期測量就診患者的體重並給出健康建議,但是我認為增加這個關於早期體重的簡單問題可以進一步指導臨床治療。雖然我們承認自我報告的體重歷史數據並不夠嚴謹,但至少這個問題可以促使患者自我激勵,努力回到健康體重的狀態。」

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脅生命的頭號殺手。心衰,也被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肌逐漸衰弱並硬化,失去泵血的能力。Michos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臨床醫生通過測量和詢問患者的血壓、膽固醇、運動水平、家族史、飲食和體重,試圖評估其心臟病和心力衰竭的風險。儘管在老年時進行體重測量也有幫助,但是體重史可以提供更多信息。這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確定一種可行的方法來測量體重,該方法被認為可以為臨床護理提供足夠的信息。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2000年至2002年間招募的6437名參加多民族動脈粥樣硬化研究(MESA)參與者的數據。這些參與者年齡在45至84歲之間。在研究開始時平均年齡為62歲。其中53%的女性,39%的白人,26%的非洲裔美國人,22%的西班牙裔和12%的華裔。

每位參與者都填寫了一個調查問卷,報告他們在20歲和40歲時的體重史。在研究期間,他們的體重被繼續追蹤,研究人員使用了標準化方法對參與者進行了超過五次不同實地的體重測量。所有的體重數據都被轉化為身體質量指數(BMI)。BMI低於25被認為是正常,25至30是超重,超過30被認為肥胖。

在所有參與者最後一次訪問結束時,290人經歷了心力衰竭,828人經歷了心血管疾病事件,如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這是由參與者及其家庭訪談以及患者的醫療記錄確定的。

Michos說,正如所預期的,在研究持續的13年中,臨床到訪時用標準方法測量的體重與後來的心衰風險相關。在考慮到其他確定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後,如年齡、吸煙、體育運動、血壓和糖尿病,BMI每增加5,心衰風險增加34%。但是之後她的團隊發現,即使考慮到這些目前測量到的老年人體重數據,自我報告20歲時有肥胖病史(144名參與者)的心衰風險也比其他人高出三倍,40歲時有肥胖病史(716名參與者)的人比其他人高出兩倍。

一直都很胖的A先生比到老年才胖的B先生面臨著更高的心衰風險。然而,在任何年齡階段變得肥胖都會增加心衰風險。BMI每增加5點,心衰風險就會上升35%。圖片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Kristen West

Michos說:「我們的研究證實,在一生中維持健康體重是最理想的,發胖的時間點和肥胖的持續時間對於評估老年人心臟病風險非常重要。」

Michos提醒說,這項研究的設計目的是評估自我報告的體重史與心臟病風險之間的關聯,並沒有確定因果關係,也沒有試圖要求患者精確地回憶起自己在年輕時的體重。患者的自我報告可能會因偏差或記憶問題而出錯,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成年人能理性地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體重。這些發現表明,即使在回憶體重方面存在這些限制,僅詢問體重史對於心衰風險評估也是有幫助的。現在,臨床醫生只是不定期地詢問一個人在諸如青年和中年等關鍵生命點的體重,這很容易做到。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所等在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免疫應答規律方面取得進展
動物所發現糖的有效利用對克服低氧應激有重要作用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