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明一生有三把大火,為何最後一次用火攻時卻說「必損陽壽」?

孔明一生有三把大火,為何最後一次用火攻時卻說「必損陽壽」?

孔明一生有三把大火,火燒博望坡一戰成名,火燒赤壁三足鼎立,為何火燒三萬藤甲兵卻扼腕嘆息,自嘆「必損陽壽」呢?

火燒博望坡中,曹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曹操起軍50萬,兵分五路直奔新野,勢必把劉備一舉拿下,在孔明的部署下,劉備帶領新野百姓,一起逃出新野,而當,曹軍進了新野城的當晚,諸葛亮再次一把大火,燒得滿縣通紅,將曹兵燒得狼狽不堪;

火燒赤壁時,諸葛亮雖未放火,但是隆冬時節,逆天時巧借東南風,火借風勢越燒越大,燒盡曹操30萬大軍;火燒藤甲兵,滅盡藤甲一族,慘無人道,諸葛亮也說過,南兵頑固,非火攻不能取勝,此計乃不得已而用之,如此酷戰,燒殺生靈,亮心中不忍,我雖有功於社稷,然而必損陽壽。就是這三把火,奠定了諸葛亮的威名,也燒盡了他的陽壽。

諸葛亮分析了藤甲兵的優勢和劣勢,發現藤甲不怕刀槍劍戟,卻怕烈火焚燒,於是設計把3萬藤甲兵引入地勢蜿蜒的山谷中,放了一把大火,把3萬藤甲兵燒了個乾乾淨淨,屍骨無存,那場面豈一個慘字了得。

此役勝利後,別人興高采烈,諸葛亮卻一反常態,留下了眼淚,不過這眼淚總有些「鱷魚眼淚」的味道,因為諸葛亮感慨的不是戰爭殘酷,藤甲兵的死狀之慘,不是「一將成名萬骨枯」,而是擔心他自己會折損陽壽。

水火無情,在古代,水攻和火攻威力無窮,可當百萬雄兵,但這兩種手段太過殘酷,往往完成大面積傷亡,因此古人認為常用水火攻擊,奪人性命者會遭到報應,折損陽壽。

當南下收復孟獲之時,此時已經是三國鼎立之時,他與孟獲的戰爭不是爭天下,而是為了發展經濟,實行民族和睦相處的以強盛蜀國經濟為首要任務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爭,本意就不想有太多的傷亡,更何況,身穿藤甲的士兵,藤甲上都塗滿了桐油,一經火燒,藤甲粘在身上,其狀慘不忍睹,是活活燒死的。因此才有孔明痛哭流涕說此役會折其陽壽,痛心疾首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中對於典韋的評價為什麼如此之高?他真的很厲害嗎?
古代的人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如何去首都開會呢?和你們所想不同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