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即使孕期產檢正常,也可能漏掉的幾種病,將來孩子挺悲劇

即使孕期產檢正常,也可能漏掉的幾種病,將來孩子挺悲劇

原標題:即使孕期產檢正常,也可能漏掉的幾種病,將來孩子挺悲劇


妊娠期間,孕媽需要定期進行產檢,不僅能檢查出自身的身體狀況,還能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及健康指標,不過即使現在科技發達,產檢時採用的機器設備也在不斷地優化升級,可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產檢正常,胎兒也可能存在下面幾種疾病——


一、心臟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其發病率約為1%,我國每年約有22萬先天心臟病患兒出生。


據我國目前的研究顯示,彩超對胎兒心臟畸形的檢出率達85%左右,一些比較嚴重的畸形完全可以篩查出,例如心臟外翻、心室發育不良、單心室等,但是人體心臟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器官,一些小問題(例如室間隔缺失)受機器設備的限制、醫術水平的高低、胎兒的胎位、孕婦的配合度等因素有關,很容易誤診或者漏診。


一旦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就意味著家庭從此走上「治病——還錢——治病」的負向循環道路,昂貴的質量費用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負擔,因此孕媽還是需要在孕18~28周左右的時間前往正規的三甲醫院由專業的心血管超聲醫師進行檢查,才能最大程度上預防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出生。


二、先天性代謝缺陷


又稱「先天性代謝異常」、「遺傳性代謝缺陷病」等,患兒身體的細胞、組織、器官的代謝功能存在先天性缺陷,有關代謝途徑無法正常運轉,從而造成了不同臨床表型的各類代謝缺陷病。例如心肌病、糖尿病、果糖不耐症等。


這種缺陷主要與遺傳基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且發病期一共有三階段:嬰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發病,也就是說需要在寶寶出生以後才能看出,在妊娠期間通過孕檢是無法被檢測出來的,只能通過詢問夫妻之間有無近親結婚史、孕媽可曾出現過死胎、自然流產,家族中有無類似病例,然後結合遺傳基因的檢查結果,最大程度上篩查這類疾病。


三、後天出現的疾病


由於胎兒的發育呈動態發育,並非一成不變的,加上孕檢時所做的項目基本上是針對某一段時間內胎兒的發育情況是否存在異常,這就導致某些後天才會形成的疾病是很容易被疏忽,很難被檢測出來。例如:


耳聾:通常情況下,孕8周左右,胎兒的神經系統已經初步形成;孕24周左右,胎兒左右耳蝸的形態基本分化完成,耳朵聽覺神經已形成;孕28周,已經能感知外界的聲音並作出相應的反應。雖然胎兒的聽力發育早,但由於大腦發育等原因,寶寶出生6個月以後才能完全聽到並理解外界的聲音,妊娠期間定期的檢查是很難準確排查寶寶的聽力是否存在問題的。



圖文無關

眼盲:與聽覺的發育不同,胎兒視力的發育稍晚,在孕7月以前,胎兒在母體內眼睛一直是閉合的狀態,即使睜開也無法看清東西。據研究統計,剛出生的嬰幼兒只有光感,無法看到20厘米以外的東西,所以很多新生兒其實是無法看清父母的臉的,直到6個月時視力約為0.2,2歲時為0.4,3歲時為0.6,等到6歲左右才能達到1.0。正是如此,所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難以確診胎兒在母體內是否為眼盲。


侏儒症:臨床上將其分為四類:垂體性侏儒症、克汀病、軟骨發育障礙、卵巢發育不全等,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垂體性侏儒,它受遺傳基因及後天環境所控制,而這兩種因素剛好是孕檢的盲區,加之胎兒骨骼一般在孕6~7月左右才會停止生長發育,通過B超檢查是無法感知骨頭的生長狀況的。因此,侏儒症在妊娠期間是很難被排除的。



除此以外,由於孕檢時採用的三維或者四維彩超解析度有限,加之受胎兒配合度等因素的影響,一些細微的胎兒畸形同樣很難被發現,例如並指、斷指等。(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傳說的這個斷奶時間坑了無數娃!來看最佳時間,兩種斷奶方法別用
當心:生娃後很多女人淪為了「隱形貧困媽媽」,你躲過了嗎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