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契丹人的胸膛 真有狼頭刺青嗎?

契丹人的胸膛 真有狼頭刺青嗎?

原標題:契丹人的胸膛 真有狼頭刺青嗎?


   一部嚴肅的金庸社會史


由於刺青成了社會時尚,至遲在南宋時,大都市中便出現了「文身協會」,用宋人的話來說,叫做「錦體社」:「井市人喜文身,稱為刺繡,迎神稱錦體社」。《武林舊事》、《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等宋人筆記收錄的南宋社團名單,都有「錦體社」,社中有「針筆匠」,即文身師;「錦體社」還會組織文身展示大賽,叫做「賽錦體」,優勝者可以獲得獎金,《水滸傳》稱燕青的一身文綉,「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若賽錦標社,那裡利物,管取都是他的」。

對於一些宋朝女性來說,男性身體上的刺青彷彿還會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夷堅志》載,「永康軍有倡女,謁靈顯王廟,見門外馬卒頎然而長,容狀偉碩,兩股文綉飛動,諦觀慕之,眷戀不能去。」


刺青,本為南方一些落後部族的習俗,所謂「文身斷髮」是也。但在宋代,刺青卻發展成為跟今天的文身沒什麼兩樣的時尚,其流行特點也與今人極為相似:刺青的群體都是以江湖人、文藝圈、少年人為主;刺青的圖案,都極具個性化,有刺花卉的,有刺龍虎的,有刺文字的,甚至還有人「刺淫戲於身膚,酒酣則示人」(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唐朝時,長安少年張斡的刺青尤其「酷斃」,左胳膊刺一行字:「生不怕京兆尹」,右胳膊刺一行字:「死不畏閻羅王」(段成式《酉陽雜俎》)。


入元之後,刺青之風尚存,「豪俠子弟皆務為此,兩臂股皆刺龍鳳花草,以繁細者為勝」;但到了明朝時,朱元璋嚴禁刺青,有膽敢文身者,「事發充軍」,「禁例嚴重,自此無敢犯者」,刺青的風尚從此衰落,以至一位生活在明朝中期的學者陸容,幼年時「入神祠,見所塑部從有袒裸者,臂股皆以墨畫花鳥雲龍之狀」,竟然「不喻其故」,後來他向一名耆老請教什麼叫做「雕青」,耆老告訴他:「此名刺花綉,即古所謂文身也。」陸容這才明白,幼年所見神祠塑像,「即文身像也」(陸容《菽園雜記》)。


陸容是支持朱元璋禁絕刺青之習的,他認為,「聲教所暨之民,以此相尚,而傷殘體膚,自比島夷,何哉?禁之誠是也。由是觀之,凡不美之俗,使在上者法令嚴明,無有不可易者。」但是,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刺青被禁,毋寧說是「洪武型體制」十分刻板、苛嚴、僵化的體現,是活潑的民間生活受到朱元璋政府嚴厲管制的一種反映。

作者:吳 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了筷子
奢華版Apple Watch 4:滿身的鑽石就像魚子醬一樣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