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Clin Oral Implants Res:10年前瞻性研究:後牙區單根短種植體修復的效果

Clin Oral Implants Res:10年前瞻性研究:後牙區單根短種植體修復的效果

導語:短(6 mm)植體具有適度粗糙的表面,支撐後牙區的單冠,並在6-7周後載入,可保持至少10年的功能,邊緣骨吸收較低。


來源:梅斯醫學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評估十年短(6 mm)植體的臨床和影像學結果,表面粗糙度為中度,後牙區單冠修復。

連續入組了35名連續患者,植入6mm改良的噴砂大顆粒酸蝕刻(mod-SLA),軟組織水平植體。癒合6周後,安裝基台,單個瓷熔合金屬牙冠粘接固位。負重10年的不同時間間隔評估植體存活,邊緣骨質流失和臨床牙冠/植入物比率。

結果顯示,40個植體中有2個在負重前脫落,7個植體由於種植體周圍炎而脫落。一名植入兩顆植體的患者死亡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兩名患者未進行10年隨訪,被認為是脫失(2顆植體)。存活率為91.7%(n = 36)。共有33顆植體可用於邊緣性骨丟失評估。功能10年後的平均邊緣骨喪失為0.8±0.7 mm。在5到10年之間,骨喪失為0.2±0.4mm。10年期間未發現任何技術併發症。臨床冠/種植體比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修復體修復時的1.6增加到負重10年後的2.0,而在5到10年之間沒有增加。

綜上所述,該研究結果表明,短(6 mm)植體具有適度粗糙的表面,支撐後牙區的單冠,並在6-7周後載入,可保持至少10年的功能,邊緣骨吸收較低。

原始出處:

Rossi F, Lang NP, 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single crowns supported by short, moderately rough implants-A prospective 10-year cohort study.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18 Nov 14. doi: 10.1111/clr.13386.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80%專業醫生都在用梅斯醫學APP

改善醫療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Sci Rep:小兒單獨遺尿癥狀的警報治療與去氨加壓素治療系統回顧與元分析
新英格蘭顛覆研究:這類微創手術患者存活率不如傳統手術!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