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一首詩歌 、一座山川,映射歷史人文地理之美,獨闢蹊徑 內外結合,在詩歌地理中重新發現。

在中國的古詩詞里就個人的喜好而言,我最喜歡的有三首詩詞。第一首是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方塘」二字就取自這首詩,可見我對它的一個喜愛程度。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第二首是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獨釣和寒江的境界,這些年引發了很多人的追捧。為此前段時間我們到湖南永州時,還專門去看了柳宗元寫這首詩時的場景。在永州有一條柳子街,它旁邊有條愚溪,愚溪是注入瀟水的,所以永州八記包括柳宗元寫的一些文學作品,都是在愚溪旁邊完成的。在愚溪走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現在的一些場景和你在小學或中學課本里看到的不太一樣,但基本的感覺還在。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對於詩詞的理解,應該嘗試回到歷史的現場。那麼在歷史現場里,雖然以前的山川形勝會發生變化,但當你站到這個場景里時,還是可以感受到和純粹的閱讀不一樣的感受。所以這半年以來,我們一直嘗試想做中國的詩歌地理,就是帶著這些詩歌,到它所寫的地方去,重新講述一個現實的場景,進而對整個的詩歌文學層面有一個反向的關照,然後實現對一個地方的古代和現代的重新發現。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所以現在整個《鄉愁里的中國》里,也有一個專欄開始去做這個系列,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場景,它的變化非常大。那麼在我們的 認知里,詩歌是做歷史人文地理讀本創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下一步需要重點去研討的是,在這個途徑中如何把它具化為能夠反應到符合現代化的優雅的生活方式里。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當我們再去看永州的柳子街,包括魚溪和瀟水時,其實我們也在想就是今天怎麼樣實現它的旅遊化、文創化或文化產業化的平衡,這對當地的開發者而言,可能是一個困境,那麼對於遊客而言,可能也是一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希望接下來,它能有一個真正的突破。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都願意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這個詩歌所發生的地方,以此來進行教育概念的一個植入。這可能也是將來遊學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路線的設計。一個是遊學的層面,一個是旅遊開發的層面。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反過來,對一個地方來講,它本地化的發展過程當中也需要找到它的文脈,那麼詩歌可能也是尋找文脈的路徑之一。所以無論是從內、從外還是從內外結合的角度來看,詩歌和地理之間都有一個充分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背後,如何站在新的節點中間,找到它兩者之間的關聯,進而上升到對人心性的關照,對整個傳統文化獨闢蹊徑的一個講述方式。這也是我們持續的關注詩歌和地理之間關係的一個目標所在。


脫口秀丨葉一劍:詩歌與地理


當我們循著詩歌去發現中國的地理時,以及我們循著地理去真正的感受詩歌的魅力時,其實這是對中國的歷史人文地理和中國詩歌的一個雙重的重新發現。那麼這個雙重發現的價值和意義也是非凡的,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中國的詩歌或古詩詞重新走進現代人的生活,但同時也希望賦予中國今天的山川形勝一個更具厚重感或傳統文化的文脈價值。詩歌和地理從來都是相依而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期待能夠給它一個現代化的重新表述,這也是我們關注中國詩歌地理的一個邏輯上的出發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