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Tate Modern 在門口放了 24 座巨型冰塊,這是藝術家從格陵蘭島帶來的

Tate Modern 在門口放了 24 座巨型冰塊,這是藝術家從格陵蘭島帶來的

Tate Modern 的渦輪大廳一向不缺大型藝術裝置,最新的展品是門口的 24 座巨型冰塊。

這組作品來自冰島裔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今年上半年他剛剛在北京的紅磚美術館舉辦過個展。

Olafur Eliasson 與作品 圖片來自:artnet news

這一次在 Tate Modern 門口的藝術裝置是和地質學家 Minik Rosing 合力從格陵蘭島運過來的,希望人們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到冰層是很脆弱的,意識到當下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參觀者體驗裝置 圖片來自:artnet news

這件大型藝術裝置作品的名稱是「冰鍾」(Ice Watch London),早在地球大氣層被人類破壞前,材料中的積雪已經結成了冰。埃利亞松和格陵蘭島地質學家 Minik Rosing 將碎冰塊從位於格陵蘭島的努普·康格魯阿峽灣(Nuup Kangerlua fjord)中打撈出來,它們原本就是格陵蘭島冰蓋的一部分,只是因為氣候變暖變成了碎冰。此外,格陵蘭島的規模僅次於南美洲,不過現在每秒鐘大約都會分裂出上千塊碎冰塊。

圖片來自:Olafur Eliasson 官網

藝術家將這些重量從 1.5 噸到 6 噸不等的巨型冰塊運輸到倫敦自然不是件容易事,冰塊們被分裝到九個保溫運輸箱,經由丹麥到達伊明赫姆港口,後被卡車運到倫敦。

這組作品一共有 30 座冰塊,其中 24 座在泰晤士河邊的美術館展出,剩餘的 6 座則被陳列在了彭博社位於倫敦的歐洲總部門口。放在彭博社門口是因為這一項目得到了彭博社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而創始人 Michael Rubens Bloomberg 同時也是聯合國氣候行動特別大使。

Tate Modern 渦輪大廳門口 圖片來自:artnet news

埃利亞松的作品主題一直圍繞著氣候和環境,這次也不例外。他在接受 Artnet 採訪時提到:「我們的日常行為會產生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當然也包括我們做的這些呈現氣候變化的事情本身。」所以他為了把裝置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還向「朱莉自行車」(Julie』s Bicycle)尋求了幫助,那是個鼓勵創意機構能夠為低碳經濟做出些反饋的非營利組織。朱莉自行車會在未來幾周內為「冰鍾」製作一份「碳足跡報告」。

埃利亞松的團隊估算了每個冰塊到達倫敦一路上耗費的能源,這和一個人坐飛機往返倫敦與北極,親自去看冰塊融化耗費的能源差不多。團隊為了呈現氣候變化的影響,本身也製造了巨大的消耗。埃利亞松的應對之舉是,捐贈三倍的資金給英國最大的林區保護機構 Woodland Trust。

這次展覽已經於 12 月 11 日開放,雖然官方標示了截止到 12 月 20 日結束,不過如果冰塊還沒有融化完,展覽將會繼續,全看天氣情況如何。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萬物簡史」被德意志吞噬的普魯士
新海誠的新片《天氣之子》,講氣候變遷下的愛情故事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