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6招改掉寶寶「壞」行為

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6招改掉寶寶「壞」行為

Clear Water

 Strange And Secret Things

Robert Haigh 

00:00/03:52

圖文 | 網路

編輯 | 小T(TOPKID_CN)

小T每次在家長群里都會收到很多的家長來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家長的煩惱:

其實,有研究表明,打人、咬人,只是敏感期的一個行為表現,孩子是會度過這個時期的,關鍵看我們怎麼處理和引導。

孩子「打人」,爸爸媽媽當然要出面制止,但不要一味批評。因為孩子「打」的這個動作,可能是出於不同的原因。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打人」的動機完全不一樣,我們的應對也就截然不同。

孩子為什麼愛咬人

愛打人?

其實,孩子咬人、打人都是身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家長要先了解清楚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知道怎麼做。

1探索世界的方式

對於兩歲左右的寶寶來說,口和手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你覺得他們是在咬人、打人,但他們卻意識不到自身行為出了錯。

寶寶在學說話時,很喜歡把能抓到的器材放到口中,固然也包括其他小朋友的胳膊或手,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

2缺少語言表達的能力

把自己的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對兩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

也正因為如此,孩子沒法和他人確立有效的溝通,於是他選擇咬人或打人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3自衛的本能

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於一種自衛,可能是小朋友搶了他的奶瓶和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髮。

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凌,他會儘力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4自我意識的建立

孩子在兩三歲時,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事事都是「我」字當頭,凡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於是動手「排除」我不喜歡的東西,就成了「打」。

5希望獲得關注

在孩子做好事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又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時,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來引起注意。

6需求得不到滿足

有些孩子會通過比較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他曾經這樣做,家長滿足了他,他就會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而再再而三地做。

有些孩子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正確地表達「要」,於是就打人。

家長應該怎麼做?

▋ 第一招:第一時間控制住事態發展

堅定地告訴寶寶「不能咬人」「不能打人(拍人)」。

如果寶寶的情緒(不論興奮或是憤怒)非常激動,立即從他的身後環著雙臂抱緊他。

待寶寶的情緒逐漸穩定後,試著帶他一起安慰被他傷到的人,哪怕只是一個非常笨拙的道歉,最好能對剛才發生的事情做一些補救,甚至讓寶寶一起幫助處理傷者的傷口。

如果寶寶的情緒許久不能平復,先代替寶寶向被他傷到的人及其家人致歉,然後帶著他離開現場,找個安靜的地方接著交流。

▋ 第二招:了解寶寶行為背後的原因

通過快速觀察、耐心詢問、冷靜分析來推測寶寶攻擊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

不要怒氣沖沖地質問寶寶,因為寶寶當時常常回答不上來也不願意回答,那樣只會引發你與寶寶之間的衝突。

摟緊寶寶,明確表達對他行為背後的原因表示理解。

▋ 第三招:告訴寶寶行為的後果

告訴寶寶被打和被咬都會很疼,但千萬不可以以暴制暴。

培養寶寶的共情能力確實需要漫長的過程,但若對寶寶實施肉體懲罰,無形中也是在告訴他「下次你也可以這樣做」。

要客觀地幫助寶寶分析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但絕不給寶寶製造罪惡感。

▋ 第四招:教會寶寶正確地表達情緒

教會寶寶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抒發自己的情緒:

- 比如,喜歡對方就拉一拉手,要拉著寶寶的小手示範動作;

- 比如不高興不願意就大聲說「不」,要陪著寶寶一起喊出來;

- 比如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找大人幫忙,要儘可能把每種情景向寶寶演示得足夠詳細。

▋ 第五招:幫助寶寶合理地釋放壓力

盡量通過調整周圍的環境、改變成人的情緒行為來幫助寶寶釋放壓力。

另外,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摔打或啃咬的玩具,帶寶寶做一些他喜歡的事來盡情釋放壓力。

▋ 第六招:不要過多評價寶寶的行為

過多的關注反而會起到強化的作用,所以,平時避免讓寶寶過多地聽到大家對他「打人」「咬人」行為的談論,也不要因此給寶寶冠上「小霸王」之類的綽號。

要多關注寶寶的細微變化,當他有「打人」「咬人」的傾向時,就要及時干預製止。

如果寶寶4、5 歲以後還是有明顯持續的攻擊行為,可以帶著他拜訪心理醫生。

孩子的行為,其實都是對家庭教育的反饋。而不要用行為來評判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媽媽的雙臂,是全世界最溫柔有力的臂彎。

愛有良方,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

親親摟摟抱抱那個愛打人、咬人的小孩吧。

- END -

微信改版啦!

想最新消息不錯過么,給我們設個星標吧!

對於今天的文章

給個贊

留下你的看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PKID早教說 的精彩文章:

一組漫畫告訴你,比孩子更磨蹭的是爸爸!求媽媽和女兒的心理陰影面積……

TAG:TOPKID早教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