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昨天,一篇叫《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道刷屏——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升學率獲得了巨大提升。

以文中舉例的雲南祿勸第一中學為例,參加成都七中的課程直播以前,一年僅有20多個學生考上一本,今年一本人數接近150,而且30年來第一次,有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

還有更驚人的數字。按照視頻直播公司提供的數據:


16年來,7.2萬名遠端學生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這些貧困山村學生的清北錄取率率高達0.12%,比全國24個省市都要高。

這也難怪丁磊看完報道,都激動地說:「網易要拿出一個億來幫助這項計劃繼續落地,讓知識無階層流動,讓中國處處都是學區房。」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不過,在觸動讀者內心的背後,我們不禁反思,這塊屏幕背後,是誰在推動?考上清北的孩子們,又是否能真正改變命運?這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當下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平等?

屏幕背後的資本推手

開設直播課是公益項目的嗎?不。

事實上,孩子們看的直播內容來自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是由成都七中和成都東方聞道科技聯合成立的遠程教育學校。這所網校參與資本運作多年,收費也並不低,連上交所都曾質疑過它的收費標準是否公允。

還是以祿勸中學為例,這個班的學費分別是文科班6萬/年,理科班7萬/年。

當然,孩子們不用支付這一年幾萬元的費用(由學校買單),他們只需要用升學率來回報。

2016年開始,全部由祿勸縣教育局買單。「祿勸縣是一個窮縣,2016年投入了財政總支出的27%——7.5億元發展教育,是所有財政支出中數額最大的一項。從2017年開始,祿勸縣級財政每年安排預算3200萬元資金,對高中農村家庭學生實施免費教育;2018年又增加投入310萬元對學前、中專、大學階段貧困學生給予精準資助。」


2018年高考中,祿勸縣600分以上學生共計50人,其中41人來自成都七中祿勸網路班,網路班的本科升學率是100%。

直播課,依然只是小部分人的特權

還有很多信息,《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並沒有寫到。

看成都七中直播視頻的權利,也只有少數人能享受。

例如,在上文提到的祿勸一中,就只有兩個網路班的學生可以看視頻(在2017年之前只有一個)。這兩個班,就是學習的重點班,只有尖子生才能進入。

而學校要想辦成直播班,也必須先購買衛星信號接收設備。它們的價格通常在30萬左右。30萬,對於貧困山區的學校或教育局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能搭建起網路班。並不是所有貧困縣都會拿出這麼多錢放在教育上。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教育資源依然是傾斜的。

考上清北,就能徹底改變命運?

當那200多所貧困高中的孩子夢想著「考上本科——不管是哪所大學」時,成都七中大部分孩子的夢想已經是清北和國外名校了。

這就好像余華在《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異里》寫到的:


當上海、北京、杭州和廣州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摩天大廈此起彼伏,商店、超市和飯店裡人聲鼎沸時,在西部的貧窮落後地區仍然是一片蕭條景象……

在中國,兩個同齡孩子的夢想可以差距這麼大。

古人說「教育改變命運」,而現在,教育真的還能改變命運嗎?那考上清北的88位學生,是否能就此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和階層?

很難。

教育改變命運,有兩種解釋,一個是教育提高了你的能力,改變你的命運;一個是教育給了你學歷,這個學歷幫助你改變了命運。當然還有可能是二者結合起來。

在1977、1978剛剛恢復高考的時候,教育確實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可是到了當下,我們都知道已經形成了一種階級固化,底層人民再想通過教育來改變命運,並不容易。

通俗地說,一個制度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所有社會成員對這個制度都是陌生的,所以在這個制度下博弈相對來說大家是比較公正的。漸漸地,有人發現了這個制度的漏洞,有了漏洞就要利用,那麼誰更能利用?當然是有錢有權的人更能利用。

時間久了之後這個制度雖然沒有變,但是在這個制度的博弈下底層人將吃虧,有權有勢的人將佔便宜。

例如,儘管國家保證高考判卷子是公正的,但富有的人能請好的家教、把孩子送到教育資源更優質的學校,比如成都七中。事實上,部分直播課程的收益會返還到成都七中,由此,七中又可以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如此循環。

再來看看「身份」。

先比較一下中西文明。歐洲的傳統社會是一個身份社會,而我們不是,我們的農民如果肯干、發財可以做地主,歐洲不行,你什麼出身就是什麼出身,改變不了。

我們的人好好讀書可以做官,在歐洲做不到,它是身份決定的一種等級制。所以,在中國古代就是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你原先是白丁,中了舉就可以做官,我們很多大官都是祖上沒有人讀過書的,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西方古代不是這樣的。現在呢?仍然不會。為什麼不會?因為沒有必要。

以德國為例,它是一個棗弧形的社會,中間大兩頭小,很有錢、很有權的人是很少數的,很貧困、沒著沒落的人是很少數的,中間的中等收入的階層是大多數。大多數人出身就是中等階層,本人只要特別不著調、都不會淪落到底層,你不需要教育改變命運。

人們大多數就是在中間呆著呢,社會上只有職業差別,少有階級分層,藍領工人不會羨慕白領,進大學深造,全憑興趣,而不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幹嘛拚命讀書改變命運呢?你如果跟德國人講,他不會理解所謂「教育改變命運」。

也就是說,教育改變命運曾經是一句好話,在古代中國和西方相比擁有更高的自由度,但是現在和古代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今天一個社會還需要教育來改變命運,說明這個社會是一個制度落後的社會,這個社會沒有變成棗弧形、橄欖形的社會,而還處於金字塔形,那麼這個社會結構就有問題。

//////////

當然,不可否認,互聯網的普及確實讓更多人有了機會看到更大的世界。

就好像通過網路課考上本科的孩子們,儘管教育資源依然傾斜,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成為了被傾斜的人。

在社會結構還沒有改變前,我們依然可以盡己所能,來看到更大的世界,由此,你才能拚命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儘管你可能會很累。

就像《這塊屏幕可能改變世界》的記者所寫:


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拚命向上爬。

我們也要相信,對教育的重金投入,永遠不會吃虧。比如前文提到的祿勸縣,報道里也提到:


縣裡教育改善後,生源回來了,跟著學生出去的家長也回來了,整個縣城又有了人氣,房價都漲了。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為了避免不可抗因素導致的失聯,粉絲可添加論壇君微信(ltj_001)進入粉絲群

直播名校課程88人上清北:這場命運遊戲,誰是最後的贏家?

(添加時請備註簡要個人信息,昵稱+學生或某公司職位)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好友

你可能還想看:

歡迎關注公眾號:創業黑馬集中營(ID:cyhmjzy),為您提供一手創業資訊、產業案例分析、投融資趨勢…… | 來源:綜合自冰點周刊《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 | 花生地《直播名校課程貧困88人上清北,信息時代精英教育將不再稀缺?》安柏、星球商業評論《教育平權沒有奇蹟》 王朴石 ,2017年北大教授鄭也夫教授在南京先鋒書店的演講 | 編輯:Suga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的精彩文章:

德國再現顛覆性發明,這次要安排我們的快遞……
100年前沒人信他,但他僅1項研究便遠程摧毀萬架飛機……

TAG:世界科技創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