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曾深受流亡之苦的以色列人為何拒簽《全球移民契約》?

曾深受流亡之苦的以色列人為何拒簽《全球移民契約》?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政府間會議近日落下帷幕,聯合國164個會員國一致通過了歷史性的《全球移民契約》。

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因戰爭等原因而避難的難民人數連續5年增長,達6850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流亡海外的難民達2540萬人,比2016年增加290萬人,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佔52%。

此外,有1000萬名無國籍人士被剝奪了國籍和基本權利,如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行動自由等,每分鐘就有近20人因迫害或衝突而被迫流離失所。

2018年《全球移民契約》政府間會議,來源:UN

《全球移民契約》規定了什麼?

聯合國高級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稱,為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流離失所者找到出路,並避免近年來人口大量外流的現象再次出現,最終只能依賴於政治解決辦法。

儘管上述契約不是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也沒有確立新的移民權利,但仍有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波蘭、義大利等國對該契約說不。那麼,我們不妨先看一下這項全稱為《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所確立的23項目標:

1. 收集和利用準確分類數據作為循證政策的依據

2. 盡量減少迫使人們離開原籍國的不利肇因和結構性因素

3. 及時提供移民各個階段的準確信息

4. 確保所有移民都有合法身份證明和適當證件

5. 加強正常移民途徑的可用性和靈活性

6. 促進公平且符合道德的招聘,保障確保體面工作的條件

7. 應對和減少移民活動的脆弱性

8. 在失蹤移民問題上拯救生命和開展協調一致的國際努力

9. 加強跨國對策,打擊偷運移民

10. 預防、打擊和消除國際移民背景下的人口販運

11. 以綜合、安全和協調方式管理邊境

12. 提高移民適當甄別、評估和轉介程序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13. 僅作為最後手段採取移民拘留措施並努力尋找替代辦法

14. 在整個移民流程中加強領事保護、援助與合作

15. 為移民提供獲得基本服務的機會

16. 增強移民和社會的權能,以實現充分包容和社會融合

17. 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視,倡導有據可依的公共言論,以形成對移民問題的正

確認識

18. 著力於技能發展,促進技能、資格和能力的相互承認

19. 為移民和僑民充分促進所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20. 促使匯款更加快捷、安全和便宜,促進對移民的金融普惠

21. 合作促進安全和有尊嚴的回返、重新接納和可持續重新融入

22. 建立社會保障權益和既得福利的可攜性機制

23. 加強國際合作和全球夥伴關係,促進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

事實上,這份契約是以國家主權、責任分擔、非歧視和人權等價值觀為基礎的一個國際合作框架,加入或拒絕都不具有任何法律約束力。但一些已退出的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將移民和難民視為負擔,一些國家甚至將其視為對本國種族的威脅,以色列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關於難民問題,最讓以色列擔心的是大量非洲難民的湧入可能會威脅到以色列猶太人的特性。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馬拉喀什會議召開前稱:「我們將會繼續保護邊境、拒收非法移民,過去我們就是這樣做的,以後我們也將繼續這樣做。」

以色列打的什麼算盤?

二戰後,五六百萬猶太人流落在歐洲的街頭,他們是慘遭迫害的倖存者,財產早已被剝奪一空,只能四處流亡,尋找棲身之所。儘管一批批的猶太移民冒著生命危險試圖穿越地中海,悄悄偷渡到巴勒斯坦,但只要被英國軍艦發現,那些運載猶太移民的船隻就會被驅逐或禁止下船。

然而,即便在當時那種苦難的境遇中,在外約旦獨立後僅剩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初來乍到的猶太人還是受到了當地巴勒斯坦人同情寬厚的對待。而歷史卻總會在不經意間逐漸發生反轉。

今年年中,以色列通過了《猶太民族國家》法案,規定以色列的「自決權」只屬於猶太人,而無視約佔全國人口20%的阿拉伯裔公民及其他少數族裔的合法權益。

還有以色列分析人士稱,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具有吸引力的國家,他國難民在中東無法尋找到庇護所時就會自動地轉向以色列,這引起了以色列當局的反感。

以色列關於拒絕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入境的法律可追溯到1954年,當時為解決阿拉伯突擊隊員滲透到以色列而制定並通過了《防止滲透法》。實際上,「滲透者」一詞的使用受到了廣泛的批評,2000年後該詞主要用來指稱從非洲進入以色列的難民或尋求庇護者。

2012年初,以色列議會通過一項修正案,將以色列境內的非居民定義為「滲透者」,並允許未經審判可對這些非法移民關押高達3年。但幾個月後,以色列最高法院的九位法官一致同意此舉違憲,「因為它不成比例地限制了《基本法:人的尊嚴和自由》中規定的自由權」。

厄利垂亞難民2018年初在以駐盧安達使館外抗議:「我們是難民,不是滲透者」。來源:《以色列時報》

2013年12月,以色列議會修改了《防止滲透法》,允許將非法移民不經審判關押長達一年。為了阻止非洲移民,以色列在2013年建成了埃及-以色列隔離牆。2014年初,以政府堅持大部分「滲透者」是到以色列找工作的,而非尋求庇護者。

但在難民和移民熱線非政府組織請願的情況下,以色列高等法院於2014年底做出裁決,釋放了138名被非法拘禁兩年以上的來自非洲的尋求庇護者。2017年,以色列還進一步修訂了《防止滲透法》,強制扣留在以色列工作的尋求庇護者20%的工資,這部分工資在他們徹底離境前方可領取。

2017年6月非洲移民在特拉維夫抗議扣留工資法案,來源:《以色列時報》

真相到底如何?

採取各種防範移民和難民進入的措施以及不加區分的監禁,這是因為以色列國內的移民壓力過大所致嗎?

據聯合國難民署2017年《全球趨勢報告》,截至2016和2017年底全球十大難民來源國分別為: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蘇丹、剛果(金)、中非共和國、厄利垂亞、蒲隆地。

2016-2017全球十大難民來源國 ,來源:UNHCR

同期全球十大難民接收國分別為:土耳其、巴基斯坦、烏干達、黎巴嫩、伊朗、德國、孟加拉國、蘇丹、衣索比亞、約旦。由此可見,難民接收人數排名前十的國家除德國外,其餘大部分都為非洲及中東國家,而那些退出移民契約的國家並非完全是因接收的難民過多、收容壓力過大所致。

2016-2017全球十大難民接收國 來源:UNHCR

今年年初,以色列政府發布公告稱,非洲移民如在兩個月內離開以色列將獲得3500美元,否則將會面臨監禁。蓋洛普移民接收指數在其2017年的報告中指出,以色列在移民接收國九項指標上的得分為1.87分,成為全球接收移民最少的八個國家之一。

而據國際難民署一項反映採取針對難民的實質性保護措施的指數——全面保護率(TPR)顯示,以色列的TPR不到10%,位居全球最低水平。

在特拉維夫萊溫斯基公園抗議的非洲難民 來源:《以色列時報》

截至2018年1月,根據人口和移民局(PIBA)的數據,以色列有37288名非洲移民,其中不包括在以色列移民出生的兒童,非洲尋求庇護者占以色列人口的0.5%。以色列的難民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厄利垂亞,在厄國將近50萬的被迫流離失所者中,以色列收容了約22000人,另外一大部分來自於蘇丹,目前在以的非洲移民總數量約為42000人。

以色列所謂的「大規模的難民湧入」始於2005年,當時數千名難民為逃離蘇丹達爾富爾的種族滅絕、蘇丹南部的戰爭以及厄利垂亞的國內問題,開始偷偷越過西奈半島的邊界進入以色列,但以色列加強了邊境安全,修建了隔離牆。

以色列司法部長Ayelet Shaked稱:「以色列的面積太小了,我們還有我們自己的問題,不能把我們當作非洲大陸的就業辦公室。」寄希望於隔離牆的以色列希望看到難民改變路線,穿越地中海進入歐洲國家,從而讓自己擺脫種族、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的種種威脅,這與當年英國軍艦將運載猶太移民的偷渡船隻驅逐出地中海似乎有異曲同工之效。

以色列議會外國勞工特別委員會前主席Meretz MK Michal Rozin表示:「以色列退出《全球移民契約》是國家精神破產的又一例證,這是總理與國內及歐美極右翼分子保持親密關係的結果。當年以色列的建國先父們就是逃離暴政和殘酷虐待的難民,而以色列還是《聯合國難民公約》的主要制定國之一,它絕不能與仇恨、分裂和沙文主義沆瀣一氣。」

聯合國難民署的報告《絕望之旅》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有6萬多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死亡。2018年已有1600人在跨海前往歐洲的過程中死亡或失蹤,每18個跨海難民中就有一人死亡,與上一年度1/42的死亡率相比又有大幅增長。此情此景,是否會讓人想起二戰後離開歐洲、奔赴地中海東南沿岸的那些生死未卜、命懸一線的猶太移民呢?

結語

自從《追風箏的人》暢銷全球後,該書作者胡賽尼也聲名鵲起。他獲得了聯合國人道主義獎,並於2006年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在談到難民與移民問題時,他說:「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一樣,有希望、有夢想、有期待。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在每一個冰冷的數字背後,都有一個人的故事,都有一個值得尊重,值得銘記的人的故事。」

胡塞尼新作《海的祈禱》(Sea Prayer)封面

為了悼念在冒險跨越地中海前往歐洲尋找生路的難民,他今年夏天又出版了一本新作——《海的祈禱》(Sea Prayer)。他說,儘管渡海的難民數量近年有所下降,但對於這些難民來說,跨越地中海的旅途只會更加艱險。

參考資料:

UNHCR官網、以色列時報及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african-migrants-in-israel

主筆 王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會像退出越南戰爭一樣,從阿富汗撤軍嗎?
聯合國未通過反哈馬斯議案,哈馬斯:對特朗普的「一記耳光」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