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長沙地處湘中偏東,湘江下流,湖南東部。「陸有玉璞,水有珠胎」,嶽麓為屏,湘江為帶,水陸洲浮碧江心,瀏陽河曲繞郊外,湖泊星布,崗巒交替,城廓錯落其間。自秦漢以來就是湖湘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千年的文化積澱,留下了豐厚的人文遺產。走近汨羅江畔,彷彿能聽見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漫步嶽麓書院,朱熹、王陽明、王夫之講學的聲響似乎在庭院中回蕩;佇立於橘子洲頭,總感覺毛澤東以深厚雄偉的湘音「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觀馬王堆,閱走馬樓,游銅官窯,訪炭河裡,湘楚的文化又流淌在文物的多元維度之中。

在這片文脈流芳的土地上,湖湘士人立身於世,首重功業,蹈經世致用之學,立道德文章之基,以中國文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準則作為對自身的期許,建功立業,著書立說,藉此傳世耀世。而直接承載他們豐功偉業、思想靈光的物質,便是傳世的古籍、文稿、信札等文化遺產了。為了更好地守護這些先人的遺產,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民間古籍收藏工作委員會將成立,以此為契機,長沙將集中舉辦一次以古籍為主題的盛會——「古籍文獻及文創衍生品展示交流會」。

這次盛會由《藏書報》、河北保定新蓮池書院、江西同文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湖南述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南省九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南省古籍書店)共同發起主辦,湖南省民間古籍保護協會協辦。

為共襄這次文化盛事,促進古籍的保護和交流,彰顯文化載體的價值,北京弘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首屆長沙古籍交流拍賣會也會在盛會期間隆重開槌。本場拍賣以古籍為中心,湖湘文脈作主線,分為七個專題開展:

湘楚文脈——湖南文獻專題

手澤存菁——稿鈔寫本專題

經綸麗藻——古籍文獻專題

法界溯源——宗教文獻專題

石墨鐫華——金石碑帖專題

雲中錦書——名人書信專題

時展丹青——中國書畫專題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湖南文獻專題首先推出長沙學界泰斗王先謙的信札,強烈的文人氣息躍然紙上;名人著述部分有王闓運撰寫的《湘軍記》,詳細記載了湘軍的戰略、戰績;另外,有光緒年間衡陽船山書院刻本《船山遺書六十種二百九十八卷》,一百冊煌煌巨帙,為歷史上第一種船山全集,凝聚了王夫之的思想靈光;再有胡林翼著作《胡文忠公遺集》八十六卷,收錄了其於湖北任職期間的奏、疏、批文、尺牘等,體現了他通達的為官之道,深得毛澤東讚譽;在湖南史地方面,有《湘潭縣誌》、《邵陽縣誌》、《長沙縣誌》等,反應出湖南各地紛繁的歷史沿革。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稿鈔寫本專題里,有湖南祁陽翰林李祖蔭的稿本一批,毛澤東在嶽麓書院學習時曾得李祖蔭指授,這批手稿內存李向毛授課的底稿,彌足珍貴;還有民國政府政要陶希聖的手稿《滿族未入關前的俘虜與降人》,體現出其深厚的史學功底;另外早期鈔本《漁陽山人今體詩鈔》、同治三年《百梅齋琴譜鈔本》等,亦頗具腕底功力,頗可賞玩。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古籍文獻專題,除《遵義鄭征君遺著》、湖北崇文書局刻本《明史》、《御批歷代通鑒輯覽》等湘著湘刻本外,還有明萬曆博古堂刻本《世說新語》、明寫刻本《昭明文選》、康熙刻本禁書屈大均《道援堂詩集》、雍正就間堂刻本《印典》、乾隆十七年刻本《宣和博古圖》等珍貴典籍。此專題還包括文書、地圖部分,值得一提的,有洪化二年的吳三桂孫吳世璠發信票,此信票流傳極為稀見,為清初三藩之亂的珍貴史料;還有手繪地圖淮河圖、黃河圖二十種,細節繁複,畫工精湛,上彙集大量行政建置,堪稱清代手繪地圖的代表作。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宗教文獻專題主要包括佛教、道教的寫經、刻經及鈔本等。刻經部分有元代杭州路普寧寺刻本普寧藏、宋刻本思溪藏、明刻永樂南藏等;寫經部分,有宋、明寫經十個余種,內容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妙法蓮華經等,書風或端莊或飄逸,皆有一種對佛法的虔誠貫徹始終,另外還有道教經文、道釋人物肖像、版畫等,種類也頗為豐富。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金石碑帖專題有清拓本龍門二十品、鄭文公碑、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孔子廟堂碑等,皆氈墨精細,拓工上乘;另外印譜方面,有朱拜石贈張充和印存,以小印為主,均為朱拜石得意之作,更印證了二人交往的情誼;明崇禎九年酣古集印譜、吳雲二百蘭亭齋古印考藏等印譜名品,亦值得藏家珍視。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名人書信專題里,湖湘名人與各地文人政要的的手札一同交映生輝。其中值得關注的有陳師曾致四姨庄閑信札一通,箋紙古雅,用筆精到,為其早年書風,不可多得;還有曾紀澤的外交詩箋,信封上鈐有清政府龍紋銅質官印及英政府官印,為清政府當時外交禮儀的實物見證,亦屬稀品。

縹緗芸帙,瀟湘之約

中國書畫專題作為本專場的殿後,為古籍增添不少亮麗的色彩。張九鉞為乾嘉時期著名學者,早年政績卓越,晚又歸故梓講學,惠及一方,《行書歲朝詩十首》,師法宋人,行筆俊逸,凝聚了深厚詩書修養;何凌漢、何維朴為何紹基家族的重要人物,前者為父,後者為孫,二人的作品體現了何氏書法世家的濫觴與傳承;此外,還有左孝同、曾熙、譚延闓、譚澤闓、黃傑等軍政節、文化界名人的作品,也為湖南近代書壇的增添了無限的光輝。書畫作為學之餘事,體現了湘人感性靈動的一面。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台灣五大特色圖書館
黃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