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祛:,脾喜燥而惡濕,濕邪過重,會傷及脾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運做不暢。濕氣重的人下半身經常會水腫,面部愛出油,早上起床後身乏體沉精神差,大家現在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工作中,都呆在空調房時間比較久,所以基本每個人體內都有濕氣,只不過濕氣的程度不同,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濕氣的程度呢?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何判斷體內濕氣的程度?】

根據濕氣在身體不同的表現形式可以把濕氣分為五個等級:

一級濕毒:

在表皮。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濕毒:

在肌肉。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濕毒:

在骨骼。即是骨寒濕,俗稱風濕。癥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毒:

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癥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症。

五級濕毒:

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反反覆復。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濕氣重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何祛濕也是現在很多人都在關心的一個問題,市面上各種祛濕方法層出不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茯苓祛濕的各種用法。

【祛濕「利器」——茯苓搭配十餘種祛濕中藥】

茯苓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具有祛除風邪濕邪的作用,能健脾利濕,消除水腫,茯苓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它的功效和作用很多,河南中醫藥大學就將茯苓和其他十餘種祛濕藥材匹配在一起,使每種藥材都能發揮其獨特的功效,製成了祛濕名方:龍香華濕貼

配方:茯苓、白朮、人蔘、砂仁、乾薑、龍涎香、丁香、藿香、艾絨、花椒、桔梗粉、肉桂、桂圓等。

功效:只需睡前貼於肚臍部位(神闕穴),藥物便可經神闕穴吸收,先作用於胃和小腸,再通過臟腑的氣化和舒布作用,散佈於五臟六腑及其全身,從而達到去除濕氣、健脾和胃、溫腎祛寒、行氣消腫等作用。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茯苓這樣吃,祛濕美味又健脾】

1、茯苓粥

食材:粳米100克、茯苓30克、干棗30克

做法:先將紅棗文火煮爛,連湯放入粳米粥內,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適量紅糖。

功效:健脾補中,利水滲濕,安神養心。適用於慢性肝炎、脾胃虛弱、腹瀉、煩燥失眠等症。

2、茯苓糕

材料:茯苓15克、麵粉200克、發酵粉3克、泡打粉3克、糖20克、種乾果適量,清水200克

做法:茯苓打成粉,和麵粉、泡打粉、糖混合後過篩;發酵粉和清水混合後靜置10分鐘左右,倒入1中,攪拌成比較稠的麵糊;將麵糊放於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取一個大點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將發酵好的麵糊倒入,上面撒些乾果,蒸鍋里水開了以後蒸25分鐘即可。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養胃,寧心安神,延年益壽,久服還能延緩衰老。

神草茯苓,四時「通殺」,祛濕氣,健脾利水,標本兼治

3、生地土茯苓湯

食材:生地50克、土茯苓50克、薏米50克、雞肉、鴨肉、瘦肉共500克、蜜棗2顆

做法:將材料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鐘,然後濾水撈起待用,將主料放入沸水中煮8-10分鐘,以出去血污、異味,撈起待用,將待用的湯料、主料放入湯煲,加入2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調至小火慢煲90-120分鐘,請於熄火前5分鐘加入適量食鹽調味。

功效:生地茯苓湯有滋陰祛濕的功效,土茯苓有解毒散結,祛風通絡有利水滲濕、健脾調中之效而生地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和豬肉煲,喝湯吃肉,可以祛濕,可以涼血既有藥用功效,更能滋補身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女人濕氣重炎症多,1碗「祛濕湯」祛濕健脾,告別濕氣和肥胖!
歌手滿江:遇見中醫後……

TAG: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