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稱吳王,任命劉基為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不久又任命他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劉基為人剛正嚴明,很適合御史這個職務,但這是一個很得罪人的角色,幾年之後他就得罪了丞相李善長。

洪武元年,朱元璋北巡,讓皇太子朱標留守南京,李善長、劉基等人輔助。朱元璋特意叮囑劉基,一定要注意督察京城的各級官員,包括宮中的太監,不論什麼人犯法,一定嚴查。

劉基盡職盡責,處分了不少人,搞得大家都怕他。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善長有個親信名叫李彬,擔任中書省都事,被劉基抓到罪證。李善長出面為李彬求情,劉基沒有給他面子,派人把案件上報給朱元璋,請求處死李彬。

這裡我們看一看劉基和李善長的關係。

劉基是浙江人,自幼異常聰明,博覽經史,精通象緯之學。朱元璋和他的許多部下都出身草莽,在這一點上,劉基和他們不太一樣,他在元朝的體制當中混得不錯,考中了進士,做過高安丞、元帥府都事、處州府判等等,還幫助元朝剿滅農民軍,後來棄官回家。

李善長、胡惟庸等人也是讀書人,但都不是科舉的正途出身。《野記》里說:「善長初為吏」。《明史》中也只是籠統地說,李善長是「里中長者」。胡惟庸在投奔朱元璋之前,履歷一片空白,充其量,也和李善長一樣是元朝的一員小吏。

過去的讀書人偏偏很看重這一點,所以劉基根本看不起李善長這些人。在他看來,李善長更像是朱元璋身邊的帳房先生,幫助管家、理財,督辦糧草。而劉基卻能夠運籌帷幄,充當朱元璋的軍師,決定軍國大計。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所以,現在李善長給自己的部下求情,劉基一點兒面子也不給,表現得有些膨脹。也許他沒有意識到,朱元璋身邊的淮人對他這樣的外來者是很排斥的。

《國初事迹》記載,有一段時間,朱元璋很賞識楊憲的才能,認為他可以做丞相。胡惟庸就對李善長說:「楊憲為相,我等淮人不得為大官矣。」

可見,李善長等人的排外心理很強。

朱元璋接到劉基關於李彬的報告,批複同意。李善長不甘心,還想拖一拖。當時天氣大旱,李善長正在主持祈雨的活動,他勸劉基說,這個時候殺人,不利於祈雨。

劉基犯了犟脾氣,怒道:「殺掉李彬,天必降雨!」

他堅持把李彬處死,這讓李善長大失面子,從此記恨劉基。劉基得罪了許多人,朱元璋回到南京之後,聽到許多不利於劉基的言論,李善長也找機會在他面前批評劉基,說他太專橫。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朱元璋不為所動,但劉基隨後的一些錯誤惹怒了朱元璋。當時天氣持續乾旱,從夏天持續到秋天,各種祈雨的辦法都無效。朱元璋怪罪司法和監察部門冤枉了好人,懲罰了一些官員。

劉基是太史令,有責任找出大旱的原因,他主要提到三點:第一是陰氣太重,當時朱元璋讓陣亡軍人的妻子集中居住在寡婦營中,派人守衛,劉基認為陰氣鬱集。第二是徵調的許多工匠死去之後,屍身暴露野外,沒有人收斂。第三,江南張士誠的部下歸降之後,不該被充軍。

朱元璋採納他的建議。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些事都與天旱無關,劉基只是藉此勸說朱元璋能夠仁慈一些。但身為浙江人,劉基對於張士誠部將的同情,也多少會讓朱元璋有些想法。

劉基的建議實施十多天後,仍然沒有下雨。朱元璋大怒,打發劉基回家為民。南京城中的御史、按察司的官員都貶往開封,最有意思的是,這些官員必須自己駕船前往開封,而此前被御史查辦的官員全部恢復官職。

劉基與李善長爭鬥,朱元璋為什麼偏袒李善長

這一次,劉基在朱元璋這裡算是栽了。《明史》中還為劉基掩飾,說他的妻子死去,他請求回鄉處理後事,朱元璋批准了。

顯然,在劉基與李善長的爭鬥當中,朱元璋是偏袒李善長的。

於左 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