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印紫綬」才是它,這道消失的城門為何成為權利的代名詞?

「金印紫綬」才是它,這道消失的城門為何成為權利的代名詞?

原標題:「金印紫綬」才是它,這道消失的城門為何成為權利的代名詞?


渝中區有道城門叫金紫門,在重慶歌中就有唱到:「金紫門,恰對著,鎮台衙門」。由此可見,在重慶的十七座城門中,金紫門是一座與「官府」緊密相關的城門,其地位自然也不一般。


重慶金紫門緊靠著儲奇門,方位大概在重慶老城的正南方。在九開八閉的城門當中,金紫門和儲奇門相距不足200米,是唯一兩座中間沒有插入閉門的開城門。自古以來,金紫門就是重慶城中的軍事要地,重慶官府衙門都集中在這裡。


在清朝嘉慶年間,金紫門就是重慶鎮總兵署所在地,而那時的鎮台衙門號稱是重慶權勢最大的衙門。在民間還有種說法,金紫門一帶其實還是過去官府金庫的所在地,開設這道門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方便官府調遣軍隊和運輸庫藏金銀,因此,金紫門一度被認為是重慶城當中權勢最盛,金子最多的地方。


民國時金紫門內設鎮撫府,後這裡又改名鎮守使署。1935年,蔣介石在重慶建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四川行營」,地址就設在原鎮守使署。而在重慶歌中出現的「鎮台衙門」舊址上還設立過軍事委員會。


關於金紫門名字的由來一直都有許多的說法,有人說這裡曾有一個「金牛過江」的傳說,也有人說這裡曾經住著一位「金印紫綬」的高官,還有人說是因為在早年間這裡曾有一座名為金紫寺的古廟。由於說法不一,也沒相關的依據,因此這至今仍然是一個迷。不過目前最多人接受的說法還是「金印紫綬」說。


金色與紫色在古代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財富和權勢,金印,即金質印章;紫綬(shòu),指的是系腰的紫色綬帶,「金紫」兩字指的是高官顯宦的服裝,是一種位高權重、名貴顯赫的象徵。在《後漢書?馮衍傳》中就有「經歷顯位,懷金垂紫」的說法。不過,不論後人如何猜測,關於金紫門的命名真相,恐怕也只有當年建城門的明指揮使戴鼎才知道了。


過去的金紫門不僅是官府衙門的駐地,更是走卒商販的聚集體。說到這裡你可能就要不信了,既然官府在這裡,怎麼還會有喧鬧嘈雜的商販呢?



事實上,當時的金紫門還是長江上游貨物的「中轉站」,每逢冬季,這裡就是江津、合川等地的柑橘運送地。人們將收穫的柑橘用貨船裝載好後沿江而下,在金紫門一帶停靠,再將這些柑橘挑送到市區販賣。由此,金紫門一帶也是聚集了各種各樣的貨物商品,圍著衙門四周竟然滿是飯館茶樓,酒肆當鋪。

人流量大,又是在這官府衙門旁,總免不了一些口舌之事出來,於是,在這金紫門下也衍生出一段市井傳說出來。



傳說在很久之前金紫門一帶有個販酒的王姓小哥,因為能釀造一種口感醇香的冷酒就發了點小財,開了一家飯館。這個王老闆人好,店裡的東西也是貨真價實,所以他的生意一直不錯。王老闆的家裡面只有一個老爹,半年前王老闆的母親去世,老爹的身體也不好了,老是病怏怏的,王老闆一邊照顧老爹,一邊還要顧著店裡的生意,漸漸有些力不從心,沒多久王老闆的老爹還是因為疾病纏身去世了。


本來為了治好老爹的病,王老闆就花了家中的大半積蓄,連自己做生意的本錢都所剩無幾,無奈之下就將飯店當給了當鋪,並約定好臘月二十三贖當。不曾想這個當鋪老闆早就覬覦這家飯館很久了。等到操持完老爹的後事,王老闆發現銀子沒多少了,因為分身乏術,店裡的生意也漸漸慘淡,沒什麼收入。王老闆本想向親戚好友借些錢來贖當,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


就在王老闆準備離開飯館的前一晚,他一個人在飯館中收拾行李。也不知是不是幻覺,耳邊忽然聽到有人叫他,起初王老闆以為自己精神恍惚,傷心過度。可不一會又有聲音響起,朦朧中只聽到那聲音說:別走,別走,開門迎客。王老闆仔細聽著,覺得這個聲音像極了老爹,不禁身上冒出一陣冷汗。


還沒等靜下心來,就聽到一陣敲門聲:「王老闆,王老闆,開個門,喝碗酒!」


王老闆開門一看,眼前是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家。


老人家進門後,喝了王老闆遞來的一碗酒,抬頭又看王老闆一臉愁容,便問了問緣由。王老闆只當是排遣心中的憂鬱之情,便也說了。沒想到這個拄著拐杖的老人聽了王老闆的遭遇後,連夜就帶著他來到金紫門城牆下,從一個拳頭大小的洞口掏出了一塊金子交給王老闆。

只聽那人笑呵呵說道:就當是我付你的一碗酒錢。隨後便消失不見了。而王老闆呢,拿著金子就到當鋪贖回了自己的飯館。


所以你看,即使是神仙也喜歡大團圓結局。


傳說只是傳說,但金紫門確實真正在現實中存在過的,從故事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當時金紫門中的市井生活氣,可惜的是,現在渝中區一帶已經沒有金紫門了,因為修建纜車的緣故,金紫門早已被毀,遺址無存。


重慶游品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游品 的精彩文章:

由牌坊談起:就算是「熟悉」的貞節牌坊,你可能也一無所知

TAG:重慶游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