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壺老壺的一些基本鑒定知識

紫砂壺老壺的一些基本鑒定知識

前幾年紫砂壺行情非常火爆,一些歷代的老壺不斷拍出天價,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比較關注紫砂壺老壺這塊。也有不少壺友經常拿一些所謂的老壺讓我幫著鑒定,但是我基本一一回絕的。而其中絕大多數是那種一眼假的做舊壺,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真相和門道,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錢。今天我就把一些比較基本的知識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大家有所幫助。那麼我們如何從一些基本的要點去判斷這把壺是不是真正的老壺呢?

獨孔

壺的出水孔

以前的紫砂壺出水孔都是獨孔,也就是只有一個孔,如果你看到一把所謂的明清代的老壺,而壺裡面是裝的球孔或者是網孔的,這必然是假冒仿造的無疑了。

整口痕迹

壺蓋沿有無整口痕迹

真正的老壺在以前都是一次燒成,因為以前的紫砂壺都是在龍窯裡面燒制,和目前普遍使用的電窯和推板窯不同的是,龍窯由於是用柴火燒制,風險性很高,稍有不慎就把壺燒壞了,所以紫砂壺只燒一次。從解放後才出現了整口工藝,也就是紫砂壺在一次燒完後,打磨壺沿,敷上脂泥然後重新燒制第二次,這樣就使得壺蓋和壺身的間隙更小,密封性更好,但是在壺沿會留下整口的類似破皮的特徵痕迹、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把老壺,存在明顯的整口痕迹,那麼這也是不靠譜的壺。

泥料的目數對比

泥料的目數

以前的紫砂壺泥料目數大致在24目到60目之間,目數是描述泥料粗細的,目數越高說明泥料越細膩。而近代由於練泥設備的不斷更新,已經能夠練出80目、100目甚至目數更高的泥料。所以如果一把老壺的泥料達到80目,甚至更高的目數,從泥料這個特徵來說,就和老壺特定的泥料特徵不符合了。也是存在問題的。

蔣蓉制牡丹壺

作品的風格

每個制壺藝人都是有他鮮明的特徵的,有的擅長光器,有的擅長花器。當然也有少數制壺名家比較全面,擅制各種器型。當你看到一件作品的風格和他所有創作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這就要當心了。比如說紫砂七老之一的蔣蓉大師,她是擅長製作花器,她留存於世的作品也基本是花器。如果當你看到一把落款為蔣蓉的西施壺,這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他人仿冒的。作品的風格和特色是作為鑒定紫砂壺的非常重要的依據。

最後我想把目前老壺的市場現狀跟大家分析一下,目前留存下來的老壺,絕大部分要被是收藏在一些博物館裡,又或者是被一些資深的紫砂收藏家得到,流落在民間的真正的老壺是非常稀少的了。也就不可能隨意讓我們能夠撿漏得到,現在很多看似撿漏的機會,恰恰是別人提前布置好的陷阱,撿漏需要運氣,但是更需要專業的知識,如果你對紫砂方面的知識根本不太了解,那麼讓你撿到漏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大家應該要保持理性的頭腦,不要去交這種無謂的學費。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百科大全 的精彩文章:

半手工紫砂壺的泥料都比全手工的泥料差嗎?
紫砂壺的蓋子打碎了,為什麼配一個那麼難?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