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疾病來臨前的8個徵兆!別等發病了才知道!

疾病來臨前的8個徵兆!別等發病了才知道!

呼吸困難、起夜頻繁、總是脹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不適癥狀,背後可能隱藏著疾病,你知道嗎?

1、多次起夜

常見原因

晚上飲水過多或習慣性夜尿;

腎臟疾病導致濃縮功能減退;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的子宮脫垂等。

在中醫看來,腎虛常表現為多尿甚至尿失禁,尤其常見於腎臟等臟腑功能減退的中老年人。

應對方法

控制睡前飲量、避免睡前緊張;

多吃補益脾腎、養心寧神的食物,如核桃、韭菜、黑芝麻、淮山藥及糯米等;

定期體檢,檢查腎功能和泌尿生殖系統。

2、 寒冷天氣呼吸困難

常見原因

天氣寒冷、吃飽後或體力消耗大時,如果感覺呼吸困難,胸口疼痛、發緊,可能是動脈狹窄引發的警報。

如果伴有呼吸困難、氣喘、咳嗽、粉紅色或白色泡沫痰等癥狀,在活動後和平卧時表現加重,則更應小心心力衰竭的發生。

應對方法

及時就醫,排查心臟病、哮喘等疾病;

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有高血壓的老人在入冬前,應向醫生諮詢是否需要調整用藥。

3、腸道脹氣

常見原因

腸道脹氣、排便習慣改變、肛門疼痛、大便帶有黏液或便中帶血等情況,都可能與結直腸癌有關。

腸道腫瘤會干擾消化過程,進而引起脹氣、出血等癥狀。此外,腸道息肉、潰瘍等也可能引起相應癥狀。

應對方法

發現大便出血或大便變黑等情況,應及早就醫排查結直腸癌;

盡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每周應盡量保證2~3次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跳健身舞等,每次最好持續45分鐘左右;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燕麥、紅薯、玉米、筍、芹菜、香菇等等。

4、皮膚瘙癢

常見原因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容易乾燥,進入秋冬季節,乾燥程度會有所加劇。

除此之外,肝病發作以及黃疸出現時,也可能伴隨有皮膚瘙癢。

同時,少數糖尿病早期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以及淋巴、胃、腸、肝、卵巢和前列腺等處發生腫瘤時,也會伴有皮膚瘙癢,大多較為頑固。

所以出現皮膚瘙癢癥狀時,病情可輕可重,一定要注意區分。

應對方法

秋冬季節減少洗澡頻率,一般來說老年人每周洗1次左右即可;

若出現長時間無原因的瘙癢,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到醫院查明病因,篩查糖尿病、甲狀腺、黃疸、肝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5、大量出汗

常見原因

有的人稍微動動就會大汗淋漓,這多數屬於病理性多汗。

一般來說,當患有某些神經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低血糖或心血管疾病時,可能出現多汗癥狀。

從中醫角度來看,自汗(白天不熱、沒有運動時,前心後背出汗)通常是氣虛所致;而夜晚盜汗多是陰虛所致。

應對方法

桑葉粥可以調理多汗癥狀,有這類癥狀困擾的人,可取清晨摘的新鮮桑葉,放到瓦上焙乾、碾碎,每次取6~10克煮粥;

如癥狀長期未有所好轉,需及時就醫,切勿拖延。

6、短暫視物重影

常見原因

有的人會突然口齒不清、眼前發黑、視物重影、單眼視物不清、身體局部麻痹等,但往往幾分鐘後就會好轉,24小時內癥狀會完全消失。其實,這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也就是俗稱的「小中風」

研究顯示,近半數患者在小中風發生後的3~5年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

應對方法

有過小中風經歷的人,除了定期體檢外,還應避免情緒產生過大的波動,注意膳食平衡,勞逸結合,堅持適度運動。

7、失去一種感官功能

常見原因

如果突然出現某種感官丟失,比如視物不清、聽不清身聲音、感覺麻木以及味覺、嗅覺失靈,並伴有頭痛、脾氣暴躁,有可能是腦出血或腫瘤的前兆。

應對方法

部分感官功能減退是衰老的自然表現,但不管是哪種感官失靈,都不應輕視。

8、夜間開車視力模糊

常見原因

如果夜間開車眼睛出現乾澀、酸脹、視物模糊等癥狀,不斷眨眼或總是想揉眼睛,就要注意了。一般來說,夜間視力下降可能與黃斑變性或白內障有關,在老人中表現尤為突出。

應對方法

如果在開車途中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先靠邊停車,然後進行自查:把眼睛交替閉起來,看兩隻眼的視覺是否一樣。如果其中一隻睜開的眼睛看不清楚了,就要及時就診。

其實,要想預防大病的發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培養起好的習慣,從點滴做起強身健體,不讓疾病有可趁之機。

1. 飯要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能使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增進食慾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為進一步消化分解打下良好基礎。

而且,慢慢吃飯還能減少消化道疾病、食管癌的發生概率,同時還能促進唾液分泌,有助於減少口腔病菌。

所以建議大家吃飯時不要狼吞虎咽,每口飯最好咀嚼約20次左右再下咽。

2. 水要小口慢喝

正確的喝水方法應該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滋潤口腔,再分幾次慢慢咽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更該一口口慢慢喝水。

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補充水分對大多數疾病的防治都十分有益。大家在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每次喝250~300ml,每天喝1200ml左右。飲用水最適宜的溫度是18℃~42℃,不宜過涼或過燙。

3. 呼吸要深長勻細

古時推崇慢呼吸養生,它的關鍵點是四個字:深、長、細、勻。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即時間要拉長,速度要放慢;勻,一呼一吸要勻稱;細,就是要細微,不能粗猛。

一呼一吸的時間一般保持在6.4秒左右。養成深呼吸的習慣能促進肺部循環,可增強腸胃蠕動。

4. 起床,要先伸繼坐後起

醒來後不要馬上起身,在床上先靜躺3分鐘,伸幾次懶腰,踢踢腿,促進血液循環。然後慢慢坐起,把雙腳放下床沿,坐一會再起身。

相比起床後馬上起身,這樣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5. 排便勿著急

排便時,身體的腹部肌肉會用力收縮,腹壓增高,心臟排血阻力增大。如果再用力過猛,還會導致血壓升高,易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為心梗等疾病埋下隱患。因此大家在排便的時候應「慢慢來」,最忌心急。

如果你身上也出現了上面的這8個徵兆,一定要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大病風險。而對於沒有這些徵兆的人來說,也要積極培養好的習慣,預防疾病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雲上人 的精彩文章:

梳手心10分鐘,就能預防腦中風!現在知道還不晚!

TAG:Z雲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