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年,美國人扣押了未來的「中國航天之父」

那年,美國人扣押了未來的「中國航天之父」



1950年8月22日,美國華盛頓。39歲的錢學森向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表示,自己即將返回中國大陸。金波爾對他進行挽留。




次日上午,錢學森再次見了金波爾,表明去意已決,謝絕他的挽留。




在金波爾眼中,這名風華正茂的中國籍火箭專家,抵得上5個師,為了美國國家利益,絕對不能放他回到紅色中國。




金波爾趕緊給美國司法部打電話,要求對方阻止錢學森回國。




當天下午,錢學森乘飛機離開華盛頓,晚上到達洛杉磯國際機場。




此時,洛杉磯移民歸化局總稽查艾倫·朱爾已經在機場等候他多時。朱爾當場向錢學森宣布了不準其離開美國的命令,這一命令由美國司法部駐洛杉磯執行法官簽署。




大約兩個星期後,錢學森在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帕薩迪納的家中被捕。




▲電影《錢學森》劇照








錢學森原本已經訂了回國航班,現在只能電話取消,何時能回國成為一個未知數。




來自移民歸化局的逮捕令,指控錢學森

違反美國《移民法》,認為他是通過武力、暴力倡導或教育人們顛覆美國政府的組織、社團或集體成員之一




具體來說,美國懷疑時任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古根海姆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的錢學森,是加州帕薩迪納「一二二」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之一,這個小組被國家安全部列為具有顛覆性質的組織。



這個共產主義小組的核心人物魏因鮑姆(俄裔科學家),此前已經被捕。錢學森是魏因鮑姆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的推薦人,平時對共產主義也抱持同情心態,因此不可避免被牽扯其中。




聯邦調查局就錢學森是否為共產黨員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查,但始終找不到確鑿的證據。錢學森也一再強調,雖然他有些朋友表現出左派傾向,但他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共產黨員。




儘管如此,在獲悉錢學森離美回國的計劃後,美國還是先下手為強,對他進行逮捕再審訊。




錢學森隨後被轉移到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司法部監獄。




1950年9月20日,在特米諾島舉行的調查和聽證會上,美國移民歸化局出席人員進一步指控,錢學森此前準備打包帶回國的行李中含有大量涉密材料,並指出錢學森打算讓共產主義中國得到這些材料,以及打算將大腦中的知識奉獻給共產主義中國。




錢學森回答說:「

我頭腦中的知識可能對美國的國防和軍事實力意義重大。為了信譽,我不會將其給第二人。

這種職責如同兩個相互敵對的公司僱用了同一僱員,這個僱員離開去另一個公司,作為一名職業工作者,如果這些信息在他們的競爭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會將我早期僱主的信息給第二個僱主。我的態度就是如此。」




3天後,在錢學森的學生替他交納了1.5萬美元的高額保釋金後,錢學森才得以出獄。




那天,錢學森的妻子蔣英開車去監獄接他回家。她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我去接他出來的時候,他一言不發,你問他什麼,他點點頭,他搖搖頭。我明白了,他失聲了,不會說話了!15天之內,他的體重掉了15公斤。」





▲錢學森在美國授課【本文歷史圖片均來自中科院官網,謹致謝忱】








在錢學森案件上,美國並未停止「表演」。




美國國家航空顧問委員會經過審查,發布報告稱未發現錢學森的行李中有涉密材料。但移民歸化局和聯邦調查局仍舊不遺餘力地捕風捉影,最終判定錢學森「曾經是美國共產黨員」,必須驅逐出境。



弔詭的是,錢學森一直處於被「驅而不逐」的狀態。




當移民局給錢學森下達驅逐令時,一道難題卻擺在美國國務院面前:誰願意將錢學森,世界上最頂級的火箭技術專家送往紅色中國呢?驅逐錢學森,不就意味著完成他回國的夢想嗎?




「把我們的朋友送回去將是一種犯罪——因為他們所有人都是有高度專業培養的人。沒有一個清醒的政府會讓這些中國學生中的任何一個走近北平,不論他們是否願意。」

一個美國籍教授說道。




當時,《紐約時報》公開報道稱:

「錢學森——加州理工學院著名的火箭專家,(1953年)3月5日在洛杉磯被命令驅逐回中國,但同時又被命令不許離開美國,因為他的離去『不利於美國的最高利益』。」




陷入矛盾的美國最終選擇暫緩執行驅逐令,限定錢學森每月必須到移民部門報到和登記,另外規定他只能在洛杉磯市內活動。他家的電話、信件都受到監聽和拆檢,上街也有人跟蹤。




事實上,錢學森處於一種被軟禁的狀態。他內心無比痛苦和沮喪。




一個科學家,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免不了被無情捲入意識形態偏見與政治漩渦之中。這是個人的不幸,也是時代的不幸。




錢學森1935年赴美留學,師承力學大師馮·卡門,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究小組。從1940年起,火箭研究計劃被美國政府列為高度軍事機密,錢學森因為不是美國公民,只得被迫退出火箭研究小組。




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基於中美共同抗日的聯盟關係,錢學森才獲得參與美國機密研究計劃的資格。1942年12月,在老師馮·卡門的推薦下,經過美國憲兵司令部的安全審核,

錢學森獲得保密許可證,從此深度介入一切軍事機密研究,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樓,並陸續承接了美國軍方多項研究任務。




馮·卡門曾向美國陸軍軍械署推薦錢學森,稱他是

「目前從事超音速飛行研究最優秀的專家之一」




1943年底,馮·卡門、錢學森等人共同提出美國遠程火箭導彈研究計劃(JPL)。次年1月,面對德國火箭計劃咄咄逼人的進展,美國陸軍軍械署請求加州理工學院儘快研製可以用於實戰的火箭。錢學森獨當一面,負責火箭推進方面的工作。




隨後,錢學森擔任JPL理論組組長,與錢偉長、郭永懷等十多名中外科學家一起集體攻關,先後設計了「列兵A」「女兵下士」「下士」等美國最初的火箭,並順利進行了發射試驗。




在錢學森的天才與努力下,原本大大落後於德國的美國火箭研究,終於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錢學森由此奠定了自己作為

美國早期火箭「理論設計師」

的地位,他的老師馮·卡門不吝讚譽,說他是

「火箭技術領域一位偉大天才」




然而,二戰結束後,一道鐵幕在東西方之間落下。冷戰加劇了國際局勢的不安與緊張,美國民眾對共產黨的敵對情緒達到頂點,「麥卡錫主義」盛行。




具體表現是,美國在各界開展「忠誠調查」。如前所述,錢學森因為魏因鮑姆事件被動捲入調查。




儘管沒有證據,美國軍方還是很快吊銷了錢學森的涉密研究資格許可證。這意味著,錢學森已經無法在美國從事火箭研究。




對於火箭技術領域的「偉大天才」來說,這幾乎是要了他的命。所以錢學森的第一反應是辭職回國。




恰在此時,朝鮮戰爭爆發,中美兩國的對立加劇。美國對中國採取敵視政策,將在美的中國留學生列為重點調查對象,尤其是像錢學森這樣擁有涉密資格的科研人才。




總之,

美國不可能放任這些留美科技人才回到中國,成為中國發展尖端科技的骨幹力量,因此千方百計地找碴和阻撓就上升為美國不可公開的「國策」。




錢學森回國行李被扣,本人被禁止離開美國,在1950年代的留美科學家中不算少見。很多選擇回國的留美科學家,都曾成為調查對象,被美國阻止回國。




美國一直標榜民主法治,但基於國家利益製造冤案、整人,這樣的事情幹起來同樣得心應手。





▲晚年錢學森與夫人蔣英









作為博弈的另一方,中國一直在關注錢學森案件的進展,以及留美科技人才的歸國問題。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亟需各類科技人才參與國家建設。根據摸底調查,當時留美的學生大概5000多人,朝鮮戰爭爆發前,這些人可以繞道香港回國。但朝鮮戰爭後爆發後,情況發生變化,美國開始使用手段,限制留美人才的出國自由。




得知錢學森回國受阻,中國科學界、教育界人士多次抗議美國政府的暴行。最多的一次,有189名在京科學家聯名要求美國政府放人。




中國外交部當時認為,錢學森回國行李查出涉密材料(美國軍方後來認定這些材料非涉密),因此不宜由外交部發表抗議聲明。所以主張先由群眾團體機關發表宣言、通電等抗議美帝逮捕中國學者。




這場聲勢浩大的國內抗議,對於美國完全無效。現在看來,美國政府是否留意到中國國內的抗議潮還是個問題。




1951年9月後,美國移民局變本加厲,命令理科、工科、醫科專業的中國留學生一律不許出國,違者處以5000美元以下罰款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兩者並罰。




轉機出現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出席會議的周總理向美方提出平民返回祖國的問題,美國也急於要回在中國關押的戰俘和美國僑民,雙方因此進行交涉,舉行大使級會談。




當時,中國境內關押著一批朝鮮戰爭期間俘獲的美軍軍事人員和間諜。這批人成為中國與美國展開談判的籌碼。




看來,國內抗議是沒用的,國際公理也是沒用的,關鍵時刻還是中國握有美國的底牌,才讓錢學森等留美人才回國出現了曙光。




談判中,美國否認中國指出的扣留了5000名中國學生的數據,稱只有120名左右的非美籍中國學生未獲准離開美國,原因是這些人掌握著美國不願被用來反對自己的技術資料。




與此同時,在美留學生也行動起來,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寫信,說美國扣留我們違背人道主義精神,我們所學知識是公開的,不影響美國的安全。此外,美國被俘人員的家屬,也給美國當局施壓,希望他們的親人儘快從中國獲釋返美。




在內外合圍的態勢下,1955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對國務卿杜勒斯說:「我認為,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中國人都回去。」




杜勒斯回答:

「有兩個人(註:一個是錢學森,另一個是從事奈克火箭研究的王大衛),國防部對他們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都掌握有非常高的涉密信息。」




艾森豪威爾繼續表明他的態度:

「這不應該成為障礙。他們所掌握的信息,現在已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有價值了。」




隨後,美國國防部給艾森豪威爾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稱,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約有5000多名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其中有110名學生可能掌握了不利於美國安全的信息。 在這110名學生中,除兩名同學外已全部釋放。




這兩名同學,一個正是錢學森。報告介紹了錢學森的基本信息:

「錢學森,空氣動力學著名權威,噴氣推進專家。 他目前擔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戈達德』教授。 在1951年他從事機密研究的許可證被吊銷前,他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從事高級機密的國防項目。」




報告還指出,

現在看來,錢學森那個時候掌握的涉密信息可能被最新研究所超越,並且這些信息在蘇聯陣營看來也可能成為基本常識。




這意味著,美國在錢學森回國的問題上已經鬆動。他們評估認為,錢學森被「冷藏」了5年,他的知識體系已經過時,放他回中國,威脅不大。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第一次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中方代表王炳南告訴美方代表,

昨日(7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宣布,根據中國法律程序,釋放11名美國空軍人員,這11人同一天可以離開中國,擬於4日到達香港。




意思是,在「人質」互換問題上,中國誠意滿滿,希望美國也拿出誠意。




三天後,8月4日,美國司法部簽署文件,正式同意錢學森回國。錢學森以及中國曆時5年的抗爭,終以勝利告終。




消息傳出,美國媒體引用五角大樓某官員的話說:

「用11個美國戰俘交換錢學森,就像用11個平民交換4個裝甲師。」




有意思的是,中國政府第一時間並未得到消息。一直到8月8日,中美大使級會談中,王炳南還拿出錢學森的求助信質問美國代表,結果,美國人說,我們已經放人了。中國這才知道錢學森重獲自由的消息。





▲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時的錢學森(右二)









1955年9月16日,錢學森離美的前一天,聯邦調查局的幾名人員對他進行了最後的詢問。




他們繼續問錢學森是不是一名共產黨員,錢學森繼續否認。




當被問到是不是對美國充滿仇恨時,錢學森回答說:

「沒有對美國充滿憎恨和厭惡,自己只是環境的犧牲品。」

緊接著補充道,自己在美國有很多朋友,「從來不因為自己的逆境,而改變我對這些人的友誼和對美國人民的友好」。




當被問到未來的工作時,錢學森表示:「希望在教育領域謀得一份工作,但並未有一個具體的工作在等著我。」




第二天下午,在聯邦調查局人員的監視下,錢學森一家四口登上「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碼頭上擠滿了送別的朋友,以及趕來採訪的記者。




一名記者問錢學森,是否還打算回來?錢學森說:

「我不會再回來,我沒有理由再回來,這是我想了很長時間的決定。我打算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中國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以便他們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另一名記者問了聯邦調查局問過的問題,你是否憎恨美國?錢學森說:「我並不恨美國人民。當你被一條狗咬的時

候,你不能夠恨那條狗,只能夠恨那條狗的主人。」




有記者問他,是否將幫助中國政府重整軍備?錢學森回答說:「這是一個我拒絕加以答覆的假設性問題。」他還說:「我是同情中國政府的,我相信我的前途寄托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樣,都在謀求和平和追求幸福。」




經過三個星期左右的海上航行,10月8日,錢學森一家在香港上岸,隨後經過深圳關口進入中國內地。




為了這一天,錢學森等了整整5年。他說自己夢裡都在想像這一天,如今終於成為現實。





▲錢學森一家在回國的郵輪上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1956年10月8日,在錢學森歸國一周年時,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成立當天,錢學森給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開始培養新中國第一批火箭、導彈技術人才。




作為技術主帥,錢學森帶領科技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參與組織指揮導彈、火箭、衛星所有的重大試驗並獲得成功。




有人說,

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1966年10月27日,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爆炸成功。這標誌著中國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以導彈為運載工具將原子彈運送到指定地點的能力。




《紐約時報》隨即以《有價值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為題,報道稱:「這是冷戰歷史的一個諷刺,一個由美國培養、教育、鼓勵、尊重,且支付酬金和信任15年的人,幫助中國共產黨用導彈把第一顆原子彈送上天空。」




然而,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生活了整整20年。美國人不應只記住前面的15年,更應記住後面的5年,警惕冷戰的幽靈遊盪回來。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記得隨手

點個贊

呀~






參考文獻:


葉永烈:《錢學森傳》,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張現民:《錢學森回國紀事》,載《錢學森研究》(第1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張現民:《錢學森回國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美僑民歸國談判》,《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錢學敏:《錢學森在美國的20年(1935—1955)》,《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歡迎點擊訂購最愛君新書


京東歷史新書暢銷榜頭名





很害怕突然跟大家走失了


各位切切關注我的備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第一名妓:與慈禧齊名,北大教授為她立傳
厚黑教主,他不配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