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文圖/苗若玖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受大眾喜愛、有一定票房保障的電影類型,很多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改編,成為轟動一時甚至經典流傳的影視作品。其實,科幻電影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風雨歷程,它的歷史,幾乎和電影本身一樣長久。

那作為科幻電影迷的你,知道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嗎?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神奇腦洞」呢?

要了解科幻電影的歷史,我們要先從電影史說起。從法國里昂市中心的白萊果廣場出發,向東南方向走上大約4千米,便是電影發明人盧米埃爾兄弟的故居。1895年,這對兄弟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拍攝了他們的第一卷電影膠片《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電影能夠在法國誕生並不是偶然的。19世紀末的法國,誕生了諸多令人「腦洞大開」的技術成果,比如以蒸汽動力驅動的「蝙蝠飛機」、模塊化建造的埃菲爾鐵塔,以及電影這種有效記錄人與物活動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電影膠片中,我們已經找到些許帶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受制於早期的電影拍攝技術,尤其是膠片的長度,最早的這批電影幾乎不可能講述完整的故事,最多只能呈現一個幽默的生活片段。科幻研究者公認的第一部有完整情節的科幻「長片」,是喬治·梅里愛拍攝於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長度只有16分鐘的《月球旅行記》只能算是一部「微電影」,但在當時,它卻是整合了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登月第一人》,並加入梅里愛本人諸多奇想的劃時代力作。

《月球旅行記》

2011年上映的電影《雨果》,其中一部分情節就反映了《月球旅行記》的拍攝過程。劇場魔術師出身的梅里愛,將一些舞台劇和魔術表演的元素運用到電影當中,並結合自行開發的若干電影特技,為觀眾營造了在當年看來頗具視覺衝擊力的星際探險場景。儒勒·凡爾納筆下「發射井」式的「月球大炮」,在影片中被改成由一群美女操作的長身管巨炮;登月的探險家也像《從地球到月球》中描寫的那樣,穿著普通的西裝進行航天飛行;月球上的智慧生物則參考了威爾斯的設定,被塑造成類似巨型昆蟲的形象,如果被打死就會變成煙霧。

電影《雨果》的海報,背景是梅里愛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記》的經典場景——「炮彈飛船」命中月球

電影技術的進步,為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品搬上大銀幕創造了條件。在有聲電影出現前的「默片時代」,已經出現了《大都會》這樣長達3.5小時的鴻篇巨製。這部完成於1927年的德國科幻片,設定了一個兩極分化的未來世界:權貴和富人住在夢幻般的豪華大廈里,每天過著享樂的生活;而貧窮的工薪階層則長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與冰冷的機器相伴,終日辛苦勞碌。這部影片對未來城市的塑造,以及諸多科技細節的幻想描寫,影響了包括《星球大戰》《第五元素》《風之谷》在內的一大批經典科幻片。

在3D電腦動畫技術足夠發達之前,很多恐龍題材的科幻片都需要用到這種機器恐龍

除此之外,早期的科幻片還催生了化妝特技的發展。在科技水平較低的電影「萌芽期」,通過化妝、頭飾和燈光的配合,塑造外表怪異或是恐怖的角色相對容易。因此,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羅伯特·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等帶有恐怖色彩的科幻作品,就成為早期科幻電影人心目中的熱門題材。

今日知識點

中學歷史 |盧米埃爾兄弟;電影發展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少年科學粉 | 什麼科技能使彈藥「百步穿針」?
檢測水污染!放這「蛇」在水裡游一圈,污染源頭一探便知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