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顧愷之《女史箴圖》背後的故事

顧愷之《女史箴圖》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顧愷之《女史箴圖》背後的故事


名稱:《女史箴圖》


類別:絹畫


作者:顧愷之


文物現狀:此圖的原作早已失傳,現存的《女史箴圖》有兩個摹本。一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南宋人所摹;另一個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掠,現藏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傳為唐代人所摹。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全卷長348.2cm,高24.8cm,絹本設色,內容共分九段。


要想解讀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不得不先了解張華的《女史箴》。


張華(公元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縣)人。西晉文學家、政治家。在西晉武帝、惠帝兩朝為官。曾一度官至中書令(相當於宰相),後受政治排擠貶官。惠帝朝,受皇后賈南鳳重用,官至司空。張華為官正直,《女史箴》就是他為勸諫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鳳而作的。晉惠帝是中國曆上有名的白痴皇帝,皇后賈南鳳是武帝朝大將軍賈充第三女。她野心勃勃,排除異己,通過各種手段把持朝政。後因激起司馬氏皇族的不滿,於公元300年被趙王倫起兵所殺,從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被賈南鳳重用的張華也同時被殺。張華為報賈南鳳知遇之恩,對其忠心耿耿;但同時也是為了勸諫賈南鳳,在朝政上多與其不合。只可惜,大有深意的《女史箴》並沒有受到賈南鳳的重視,反倒是後世顧愷之以此創作的《女史箴圖》作為國寶流傳了下來。因此,雖然《女史箴圖》來自張華的《女史箴》文,但名氣卻要大得多。


顧愷之(公元346407年),東晉畫家。字長康,晉陵無錫人。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工詩賦,擅書法,尤精繪畫,嘗有「才絕、畫絕、痴絕」之稱。顧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地位很高,「瘦形而神氣遠」、「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畫有很大影響。傳世代表作品除了《女史箴圖》還有《洛神賦圖卷》等,儘管是後人摹本,其價值依然非凡。


觀《女史箴圖》,人物形體瘦削、俊秀。加上飄逸的裙帶,頗有仙風道骨的神韻。顧愷之的筆法「緊勁連綿,循環超忽」,有一種自然的飄逸感,即所謂「高古遊絲描」。


《女史箴》文在當時的封建禮教社會,影響相當大,否則顧愷之也不會以此為素材進行創作。值得注意的是,《女史箴圖》並不純粹是張華《女史箴》文的繪畫版,表達的也遠不止是《女史箴》箴文的意境,而是融進了作者的再創作。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一些文人墨士開始以繪畫藝術來展現和反映內心的情感。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就是這樣的一幅作品,它超脫於《女史箴》文說教的主題,更多的傳達了怡悅的感觀享受,優雅、飄逸、華而不俗。這一歷史時期繪畫藝術的改變,顧愷之功不可沒。

《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一文所作。「女史」是女官名,後來成為對知識婦女的尊稱;「箴」是規勸、勸戒的意思。那張華為何會寫下此文?


張華是西晉大臣,當時的皇帝是西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是歷史上有名的「愚帝」,他最出名的「段子」就是:當年全國鬧饑荒,大臣們向這位皇帝報告災情說道:百姓都沒有食物都餓死街頭。這位皇帝卻疑惑地問道:「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呢?」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位不務正業的皇帝,大權被皇后賈氏獨攬。賈氏善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


朝中大臣張華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又不便直接說,於是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迹寫成了《女史箴》來勸誡和警示皇后。

我們就跟著《女史箴圖》


來感受一下當年張華的良苦用心





馮婕妤擋熊


說的是畫漢元帝率宮人幸虎圈看斗獸,後宮佳麗美人在座。有一黑熊突然躍出圍欄,直逼漢元帝,馮婕妤挺身而出,護主救駕的故事。



《女史箴圖》局部


班婕妤辭輦

畫的是漢成帝游後庭,想與班婕妤同乘一輦,班婕妤辭謝並勸說漢成帝不要效法三代末主,應多考慮國家大事,成帝覺得班婕好說得很對,便不再讓她陪同。



《女史箴圖》局部


兩女對妝


雖然畫的是兩女相對妝容,但插題箴文道「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飾其性」。意思卻是在告訴貴婦們,修身養性比修飾容貌更重要。



《女史箴圖》局部


夫婦並坐


畫的是夫婦並坐,妾侍圍坐,群嬰羅膝。插題箴文是「夫言如微」至「則繁爾類」,意指后妃不妒忌則子孫繁多。


《女史箴圖》局部


還有規勸女子不能刻意爭寵,專寵必生傲慢。以及女子若想尊貴,必須謹言慎行,尤其要「慎獨」等。《女史箴》文共有12段,所以《女史箴圖》原也有12段,但現存的唐摹本僅存9段。


以下圖片請手機橫看




文章均源自互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網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藝術 的精彩文章:

潘素:懂你的人,會用你需要的方式愛你

TAG:最美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