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抗美援朝是美軍不願意提起的戰爭。而志願軍能夠在朝鮮取得優異的戰績的原因不僅是革命精神,更是先進的組織體系、優秀的軍事素養和靈活的指揮藝術,鐵原阻擊戰就是經典戰例。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51年5月,由於後勤補給不利和汛期將至,參加第五次戰役的志願軍部隊開始向北轉移。 發現漏洞的「聯合國軍」立刻集中以摩托化步兵、裝甲兵和炮兵為主的部隊對志願軍展開追擊。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由於對敵情估計不足,志願軍遭受較大損失,戰線出現缺口,其中最危險的就是鐵原。於是志願軍總部緊急命令63軍下屬的187、188、189三個師在鐵原阻擊聯合國軍,堵住戰線的缺口。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當時63軍減員不少,只有兩萬四千多人投入戰鬥,而對面的聯合國軍則有五萬多人,更不要說雙方本來就差距極大的火力。而鐵原的地形也不是很利於防守,也沒有時間修建完善的工事。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志願軍在鐵原阻擊戰處於絕對劣勢,按照常規打法是幾乎沒有勝算的,63軍必須使用非常規的戰術才有可能完成防守鐵原的任務。這時63軍的前線指揮員突然想起了美軍的「強迫症」。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美軍當時對陣地戰有兩條嚴格遵守的戰術規範:一是只有在敵人的附屬陣地和火力點全部解決後才會對主陣地發起總攻;二是在火力準備和打擊沒有完成前,絕不讓步兵先上去進攻陣地。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於是63軍沒有集中兵力布防,而是將部隊分成以連、排為單位的多支防禦小隊,在整個鐵原進行山地支撐點式布防,成功地將美軍的兵力火力牽制在這些軍事意義並不是很大的小陣地上。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如何利用美軍的「強迫症」守住了鐵原?

另外,63軍還用靈活的戰術打亂美軍火力準備的節奏,使得聯合國軍的進攻一直沒有進展,成功地守住了鐵原。直到十三天後,完成阻擊任務的63軍三個師才帶著勝利撤離了鐵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十幾年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究竟是如何治國的?
原來這就是「上洛」:日本京都的別名為什麼是「洛陽」?

TAG: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