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大帝國有鐵騎,南宋重文輕武戰力弱,但蒙古卻連打兩次敗仗

蒙古大帝國有鐵騎,南宋重文輕武戰力弱,但蒙古卻連打兩次敗仗

蒙古人生性彪悍又驍勇善戰,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蒙古鐵騎吧,蒙古鐵騎的戰鬥力是非常高的,頗有讓其他國家聞風喪膽的氣勢,再加上合適的作戰方法,這些因素使得在那個年代蒙古帝國的戰鬥力十分強大。蒙古彪悍的戰鬥力和蒙古人喜歡征戰四方的野性,這些使得周圍的國家都有些懼怕這個強勢國家。

在軍隊作戰中作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對能不能勝利起著決定性作用。蒙古人經常使用的作戰方案有兩種,一種是箭頭式戰法,另一種是迂迴包抄戰法。第一種就是將蒙古軍隊分成三路,分別是兩翼和中路,中路軍隊負責主要進攻,是主力軍,兩翼軍隊則負責包抄,幫助中路圍攻敵人,起輔助作用,這就是箭頭式戰法。而迂迴包抄戰法則是將軍隊分成三路,但與箭頭式戰法不同的是,迂迴包抄戰法是讓蒙古軍隊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進攻,呈包圍狀進攻。就是這兩種方法幫助蒙古軍隊取得了不少戰爭的勝利。

在蒙古帝國那個時代,蒙古大軍和鐵騎幾乎橫掃了亞歐大陸,所到之國家皆不是他們的對手,當時亞歐大陸的國家對蒙古大軍是十分害怕的。雖然蒙古大軍十分的厲害,幾乎戰無不勝,但也在同一個國家吃了兩次敗仗,這個國家就是南宋。

第一次進攻南宋的時候,蒙古軍隊採用的是箭頭式戰法,在第一次進攻失敗之後,第二次進攻南宋採用的是迂迴包抄戰法,但也慘遭失敗。大家應該都知道,宋朝重文輕武之風盛行,那這麼驍勇善戰的蒙古為何兩次敗在重文輕武的南宋手中呢。

原來南宋為了抵禦蒙古鐵騎的攻擊,在戰場上製造水路和水道,水道的存在削弱了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使得戰馬的戰鬥力也被削弱,蒙古鐵騎無法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優勢這是方法其一。

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山地的地形優勢,由於南宋地區地勢多樣,有的地方地勢高低不平且有的地勢還十分險峻,這就同樣使得蒙古的戰馬無法發揮自己最大的實力,再加上南宋軍隊多次利用山城出其不意的打擊蒙古軍隊,最終蒙古大軍慘敗。南宋就是用這兩種方法有效的抵禦了蒙古軍隊的侵略,保衛了自己的國家。看來彪悍善戰的蒙古大軍也會遇到自己強勁的對手,也有打不贏的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哥講堂 的精彩文章:

孟良崮戰役後,國民黨慘敗,蔣介石處置了哪些將領?

TAG:史哥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