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跟張錫純學習山藥的6種妙用

跟張錫純學習山藥的6種妙用

導讀: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之功。然歷代醫家皆嫌其平,立方遣葯,不委大任。至近代張錫純一反舊習,委以重任,在其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中,所載方劑用山藥者將及其半,且常以山藥為君,施治臨床,每能救人於垂危,得心應手,效如桴鼓。其運用之妙,大可玩味。

跟張錫純學習山藥的6種妙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山藥之妙用——《衷中參西錄》學習札記

作者/李富生

山藥又名薯蕷,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為三焦平補藥。自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用擬薯蕷丸以來,歷代醫家皆嫌其平,立方遣葯,不委大任,幾至埋沒良藥。翻閱古今方劑,以山藥為君者,確屬鮮見。近代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反舊習,書中所載方劑用山藥者將及其半,且常以山藥為君。每能救人於垂危,得心應手,效如桴鼓。張錫純實為知山藥者,《衷中參西錄》實為集山藥之大成者。其運用之妙,大可揣摸,大可效法。試窺其一二。

一、陰虛勞熱

陰虛勞熱乃陰分虛損之證,多為病久虛勞,形體羸瘦,飲食少納,或咳嗽喘促,或自汗發熱,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脈多虛弱微細。病有肺陰虛者,有腎陰虛者,然多以脾傷為病之本。山藥味甘主補,補肺、補腎而以補脾胃為先,葯中肯綮,乃治虛勞之聖葯也。《衷中參西錄》治陰虛勞熱共11方,用山藥者十有其九,其中「一味薯蕷飲」單用山藥一味。

張氏曾治一老翁患咳嗽痰喘三十年,宿病陡發,發熱、咽干、頭汗出,不能食。證屬肺氣與脾陰腎陰將竭,有不可終日之勢,多葯無效,醫者為之束手。改用生懷山藥120克,加玄參9克。一劑見效,二劑大見效,三劑而病癒強半。余在臨床凡遇陰虛內熱,病勢較久者,常仿張錫純用山藥之意,在應證湯藥中加入大劑山藥,或用「一味薯蕷飲」,「薯蕷粥」。

曾治一少年患者,因肺癆輟學數月,盜汗夜熱,體瘦少食,舌質嫩紅,屬肺脾陰虛。先用「月華丸」方重用山藥,後用「薯蕷粥」作飯常服,病勢漸愈,身體漸胖,重新入學。其他如少女虛勞,月信不通;產後虧虛,發熱自汗;脾陰暗傷,飲食懶進,亦皆能隨手取驗。山藥之性,滋而不膩,不寒不燥,性特和平,可以久服無弊,而且葯廣價廉,對於虛勞之證,最為適宜。

二、陰虛喘息

喘息病因甚多,陰虛喘息,概指肺腎陰虛之喘息。肺主氣,司呼吸。肺陰虛,內熱由生,熱迫於肺則作喘。腎主納氣,肺吸入下行之氣,靠腎容納收斂,使之歸根。腎陰虛氣不攝納,則肺下達之氣失其歸納之所。對此腎陰虛不納氣喘息,《衷中參西錄》創「薯蕷納氣湯」,用山藥、地黃補腎以為君,萸肉、龍骨等為佐使。治療老年喘息,呼多吸少之症俱獲良效。因山藥補腎兼能補肺,並有收斂之力,其治喘之功最弘,所以定名「薯蕷納氣湯」。至於肺陰虛之喘咳勞嗽,《衷中參西錄》治陰虛勞熱諸方皆可選用,可倍山藥用量加牛蒡子。山藥滋脾肺之陰治其本,牛蒡子體滑氣香、潤肺利肺治其標。二者合用有相得益彰之妙。

筆者臨床遇一老婦高氏,素有喘疾,發則呼多吸少,喘不得卧,常感口燥咽干,夜間必飲水一壺。證屬陰虛喘息,迭經服藥皆無大效,投以「薯蕷納氣湯」一劑而喘止,深信張錫純之說不虛也。

三、嘔吐瀉痢

《衷中參西錄》治嘔吐方載「薯蕷半夏粥」,用於胃氣上逆,沖氣上沖,嘔吐不止,聞葯氣則嘔吐益甚,諸葯皆不能下咽者。凡嘔吐者當此胃氣上逆之時,驟進湯藥,往往一服即吐,止嘔之葯難奏止吐之效。張錫純用半夏合山藥作粥,半夏和胃降逆緩治其本,山藥粘稠戀胃不致藥物嘔出急治其標,此山藥所以用於嘔吐者也。

《衷中參西錄》治療泄瀉,方多不離山藥,凡泄瀉日久,多氣陰兩虛兼濕邪留戀,山藥雙補氣陰又有分利去濕之功,治療泄瀉最為切用。尤其當於夏秋之令,小兒貪涼飲冷易受濕邪,傷於脾胃,隨之滑泄,久則氣陰虧耗而濕邪不去,單用滋補或漫談分利皆為臨床所忌。惟有山藥補而不膩,補中有消,可以放心使用,利小便分清濁而使大便得固,不失為兒科之妙品。

余在臨床遇有日久滑瀉,體倦乏力,口乾渴不喜飲而小便不利者,必首用山藥,多能取效,較之溫潤淡滲之輩確有獨到之力。

張錫純治痢亦喜用山藥。久痢滑脫,氣陰耗傷,自是取其補脾厚腸胃,扶正祛邪之意。然熱痢下重者亦破格用之。「通變白頭翁湯」即以白頭翁等苦寒葯中加入山藥,不傷脾肺,虛實夾雜者服之無礙。

證有實中挾虛者,若不知通變之理,一味以苦寒瀉之,痢後常可轉而為瀉。加入山藥一味使脾胃得護,即能防患未然。然於此病盛之時,痢邪鴟張,遽用山藥補之,豈無留邪之患?張錫純認為,山藥之補不同於參芪,其力饒而性略鈍。況此藥用於寒涼、通利葯之後,使邪先去而後發其從容之補性,乃萬全之策,決無留邪之虞。數經臨床效驗,較之惟以苦寒治痢者獲益為多。

四、消渴

消渴一證,分上、中、下消。概因肺脾腎三臟陰虧,火旺灼津。或因肺燥、津液失於輸布,腎乏滋助,則腎陰虧虛,津液不得上承肺胃,精微轉而下注,口渴多飲、多尿,發為消渴;或因過食甘肥,脾胃積熱,胃熱熾盛,消谷善飢,胃陰為之枯耗,亦發為消渴。根據病機,消渴之治當以調理肺、脾、腎三臟為其要。山藥善滋陰液而入肺、脾、腎三經,用於消渴正合其性。《衷中參西錄》治消渴方皆用山藥,臨床應用屢試屢效。或用生懷山粉常服,亦有良效。根據現代科學研究,山藥能降尿糖,可為佐證。

五、淋濁帶下,婦科諸疾

《衷中參西錄》治療血淋、膏淋、勞淋、寒淋以及尿濁之證,皆以山藥為君。

縱觀古來治淋之方用山藥者甚罕。山藥之性何以與淋證相合?

張錫純答云:「陰虛小便不利者,服山藥可補,滋陰利小便;氣虛小便不攝者,服山藥可補氣攝小便;蓋山藥為滋陰固腎之良藥,以治淋證之淋澀頻數,誠為有一無二之佳品,再因證加他葯輔佐之,所以投之輒效也」。

婦科門中,山藥之用亦不遜色。沖任諸疾,如赤白帶下,用山藥滋真陰固元氣;血枯經閉,陰虛作熱,用山藥補氣陰、益血海;子宮虛寒,久不受孕,用山藥固本安沖。但有癥瘕積聚者,不用山藥。

六、溫病

溫熱之邪最易傷津劫液,治療溫病必用滋陰之法,所謂「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明清以來溫病大家所選滋陰葯,不外生地、麥冬、沙參、玉竹之類,少有用山藥者。《衷中參西錄》於風溫、春溫、暑溫乃至濕溫中,或兼食滯吐瀉,腹痛下利;或兼咳嗽喘促,陰虛發熱,或兼體虛氣弱,斑疹吐衄;或瘥後調理、勞復食復,皆用山藥。大凡陰液虧虛則失生氣之源,所以溫病中氣陰兩虛者居多。山藥既善滋陰養液,又能扶脾益氣,較單純滋陰之品更勝一籌。濕溫證中,亦有濕邪留戀而兼陰虛者,祛濕則耗其陰,滋陰則助其濕,醫者最感棘手。必慎選良藥,使濕去而不礙陰,護陰而不助濕。惟山藥最當此任,不乏生津養液之力,又具利尿祛濕之功,為不可多得之珍品。

張錫純治療溫病之陽明熱熾而素有內傷,元氣素弱者,用《傷寒論》白虎加人蔘湯,但以山藥代粳米,粳米僅能調和胃氣,而山藥兼能固攝下焦元氣,元氣虛者不致因石膏知母之寒而作瀉。山藥又能滋陰,與白虎同用,既祛實火、又清虛熱,有兼治內傷外感之妙。筆者臨床常仿張錫純之意,遇白虎湯證,始則石膏山藥等量同用,繼則減石膏而加山藥,確有興利除弊之效。

《衷中參西錄》用山藥處頗多,山藥之功,發揮無餘。張錫純對山藥所以如此推崇喜用,皆以其用則有效故也。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攝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大凡一切虛損之症,肺脾氣虛,肺腎陰虛者皆可重用。對於勞熱、虛喘、滑瀉、消渴有卓效,可以獨用。山藥之用,堪比參芪,不亞地萸,勿以其性平而小用也,臨床不妨親試。山藥必須生用,炒焦則分毫無效。

本文摘自《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吃火鍋,一定要避開這4大「健康雷區」!否則身體很遭罪!
這道菜治好了曹操的頭風病——天麻杜仲曹操雞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