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為什麼非要娶這兩個孀居的姐妹,原因其實就一點

李世民為什麼非要娶這兩個孀居的姐妹,原因其實就一點

李世民既是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又是實際締造者,唐朝疆土的大半都是在他的指揮下打下來的。其中,最輝煌的勝利,莫過於率軍攻克洛陽時,順帶在虎牢關擊敗竇建德的援軍,一舉平滅兩大割據勢力,並將王世充、竇建德生擒到長安。這一戰不光是他軍事生涯的一個巔峰,也讓他收穫了兩位美女。

這兩位美女,居然還是堂姐妹,一個叫做韋圭,一個叫做韋尼子。她們共同的祖父都是北周大臣韋總,韋總的長子韋圓成是韋圭的父親,次子韋匡伯是韋尼子的父親。韋圓成本來是繼承了韋總的爵位,然而去世太早,年幼的韋圭實際上就是韋匡伯一首撫養長大的。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二人還都嫁過人。韋圭嫁給了隋朝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這是來自於高門大戶渤海李氏。然而,在楊玄感的造反中,李子雄和李珉被隋煬帝殺害,韋圭不僅成了寡婦,而且夫家幾乎滿門盡亡。韋圭帶著與李珉所生的女兒一起被流放,後來又趁天下大亂的時候來到洛陽,此時已經孀居了八年。

韋尼子的經歷則更為傳奇,她是嫁給了王世充長子王玄應做妻子。王世充建立鄭國時,王玄應就被封為太子,而韋尼子就是鄭國的太子妃。從理論上來說,王世充當時和李淵平起平坐,王玄應相當於李建成的地位,韋尼子則相當於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

只不過因為洛陽之戰,這兩人都被作為戰利品送給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毫不客氣地笑納了。後人以此說明李世民好色,連寡婦和他人的妻子都不放過。其實,這就是現代人與古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在當時,女子被勝利者所佔有,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並不是李世民的首創。

那麼,作為李世民來說,貴為親王,為什麼又要收下這兩個女子呢?這可能與當時激烈的奪嫡之爭與韋氏姐妹的出身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唐朝建立前後,李世民的功勞最大。李淵一方面對他讚頌不已,另一方面又按照嫡長制的原則,立李建成為太子。隨著天下逐漸平定,太子與秦王的矛盾不斷加劇,一個想方設法穩固儲君之位,一個虎視眈眈。兩人鬥法從宮內到宮外,無論是軍中的將領,李淵的後宮嬪妃都在拉攏的範圍之內。

雖然李世民在軍事上是奇才,但在當時朝堂上卻處處處於下風。這個也很好理解,李建成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不光獲得主要大臣甚至後宮的支持,而且他的聯姻,都是最頂尖的高門大戶。相比之下,李世民的聯姻,是太子挑剩下的。

韋氏姐妹本來不足為奇,只不過她們背後的母家勢力,卻是讓人無法抗拒的。她們都是出自京兆韋氏,這個家族是隋唐最為顯耀的門閥。無論是在隋朝還是唐朝,京兆韋氏中很多男子都當上駙馬,女子都嫁給了皇帝或者親王。光在唐朝,京兆韋氏中當上宰相的就有20位。

既然李淵不給李世民與大族聯姻的機會,李世民就自己找好幫手。雖然韋氏姐妹曾經嫁過人,但這並不是一個李世民所糾結的。姐妹倆嫁給李世民後,李世民自然也就能取得京兆韋氏的部分支持。當玄武門之變爆發後,李世民奪取太子之位,並且隨後當上皇帝。韋圭被封為貴妃,韋尼子被封為九嬪之一的昭容。

看起來兩位女子的地位顯赫,然而這不過是李世民對她們的安撫而已。在前期李世民寵愛的是長孫皇后,後期是徐惠,在史書上並沒有對韋氏姐妹過多的寵愛記載。不光如此,李世民恐怕對韋氏姐妹的出身,還是心有芥蒂的,在《魏鄭公諫錄》中曾經記載過他所說的一段話:

太宗謂侍臣曰:「漢代常以八月選洛陽中子女資色端麗者,載還後宮,此不可為法。然即日宮內,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誕乳諸王,是非所宜。據此論選補宮列,理宜依禮。」

這個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認為漢朝在民間選取美麗女子入後宮,本來是不可取的,但現在他自己的宮中女子,多是有過之人的後代,讓她們來生育皇子,玷污了血脈了純潔,不是很恰當。因此目前按照漢朝的規矩去辦,還是可以的。「配役之口」這四個字,恐怕就是用來形容韋氏姐妹的尷尬身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僅僅62個字的書帖,放大10倍讓人意亂情迷,可惜流失海外
這個政權自作聰明地取了個國號,當時就有人驚呼:衰亡之兆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