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斤斤計較的家庭,容易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斤斤計較的家庭,容易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文丨楊柳風 圖片來源網路

1

最近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沒忍住沖他發了一次火。

情緒失控的原因很簡單。

為了鞏固學過的拼音,讓他拼讀《八十天環遊地球》,其中有一句話是「別帶大皮箱……」。

之前他就傻傻分不清b和d,拼錯了好幾次,我都耐心地提醒他。

這次他磕磕絆絆地拼對了「別、帶」,我蠻高興的,覺得一晚上的辛苦沒有白費。

可他還是把「da」拼成了「ba」,一下子就把我點火了。

講真的,如果他沒有拼對「別、帶」,那把「da」拼成了「ba」,我也不會那麼生氣。

可是,正因為他前一分鐘念對了,所以我覺得他不是不會,而是不認真。

一想到自己什麼都不幹,全心全意地陪著他念書,結果他竟然對學習這麼不上心,火氣忍不住「噌」、「噌」往上冒。

我板起臉,嚴肅地批評了孩子,怕給孩子留下陰影,還著重向他強調指出,「媽媽批評你不是因為你沒念對,而是因為你態度不認真,不用心。」

發火過後,當天晚上孩子拼讀時認真多了。

他不再看著拼音大聲地讀出來,而是先在嘴裡小聲念著,感覺有把握以後再大聲讀出來。

他犯的錯,確實少了。

如果時間停留在這一天,那我的發火是有效果的,但後來事情的走向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天晚上,我再拿出書要他拼讀。

他一改之前讀書的熱情,皺著眉頭,滿不情願。

後來,他對拼讀的抵觸情緒表現得愈加明顯。

「媽媽,我不喜歡拼讀。」

「媽媽,我不愛讀書。」

……

當我看到號稱「不愛讀書」的他捧著《玩轉藝術史》半個小時不撒手,連吃飯都不願放下的時候,我猛然意識到過去是我做錯了。

他不是不愛讀書了,而是不想在我面前再犯拼讀的錯誤。

所以,他乾脆不讀了。

因為害怕犯錯受到父母批評,影響父母對自己的評價,破壞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所以為了避免犯錯直接放棄嘗試,或者不慎犯錯時遮掩逃避,這樣的心理,並不是孩子才有。

2

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無私動人的愛。

可是,為什麼,為了孩子甘願付出一切甚至連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的父母,會對孩子陷入挑剔的境地,難以容忍孩子的小小失誤呢?

晚一點分清b和d有那麼重要嗎?

幾個單詞記不住有那麼重要嗎?

一次學習成績下降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對於父母來說,會分辨錯誤的性質、種類、大小。

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能分辨這些。

對孩子的錯誤一味批評,除了給孩子留下犯錯可恥的心理印象,給他們造成犯錯就是自己不好的心理負擔外,並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

比起犯錯時受到父母包容、被父母積極引導面對的孩子,犯錯後只受到批評的孩子更難以面對自己的錯誤,更傾向於向父母隱瞞錯誤。

所以他們開始學會撒謊。

學會逃避,不再跟你說真話,離你越行越遠。

3

假如把時間拉長到幾年以後,你會發現這些我們當時覺得難以容忍、有充足的理由對孩子發火的事,真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發火,表面上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根本原因是我們不接納內在的自己,不接納自己的人生,所以把過多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們對孩子行為的憤怒,真的是因為他做錯的事有那麼嚴重,還是因為他的表現沒有滿足我們對他的期待?

我的一個表姐,她是一名初中老師,熱愛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緻,廣受家長好評。為人真誠大方,善解人意,贏得了婆家、娘家上上下下一眾親戚的認可。

不知情的人都羨慕外甥女有一個脾氣溫柔的媽媽,但外甥女卻和媽媽的關係十分緊張。

其實,表姐也知道是自己的原因,但總是控制不住脾氣。

當年因為家裡經濟緊張,懂事的她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主動選擇了中專。

參加工作後的她不斷進修,也在教育事業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她依然很羨慕上了大學的同學,嚮往大學的校園生活。

她希望女兒一定要考上大學,所以十分關注女兒的學習,倍加在意女兒的成績。不論大考小考,外甥女的學習成績只要下降,表姐就嚴厲批評她。

最後,外甥女見了媽媽,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4

接納孩子現在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共識。

而真正做到接納孩子,不僅要接納孩子的主體性,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超脫於父母意志之外的存在,更要做到接納自己。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錯誤和遺憾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坦然面對曾經的失誤,不必強迫孩子聽從我們的經驗;也能笑對過往的缺憾,不再把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分不清b和d的孩子,總有一天把26個字母記得滾瓜爛熟;讓孩子緊張兮兮的期末考試,幾年以後誰還會記得那次分數。

可是,傷人的話語就像釘在牆上的釘子,來自越親近的人,釘得越牢固。

人生有許多種遺憾,其中有一種是當我們終於學會接納孩子錯誤的時候,孩子已經學會隱瞞父母了。

他們寧願在困境中獨自掙扎,在惶恐和自責中再度沉淪,也不願意向父母尋求幫助。

等到他們逼不得已向家人吐露實情時,錯誤已經被滾得越來越大,甚至已經被鑄成無法挽回的大錯。

更有些孩子,寧願把生命交給死神,也不願把錯誤和傷口袒露在家人面前。

我們早就該告訴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犯錯,造成人生差別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錯誤。積極面對、吸取經驗,它就是照亮餘生的陽光;引以為恥、遮掩逃避,它就是籠罩人生的烏雲。

希望未來,孩子與父母之間,不僅好消息可以分享,錯誤也能被坦然地擺上桌面:

爸、媽,我犯了一個錯誤……

斤斤計較的父母,最後往往養出膽小懦弱,或者同樣愛計較的孩子。

在註定會犯錯的人生里,允許犯錯,接納犯錯,可以說是父母子女一場,給彼此最好的禮物!

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更大的悲劇扼殺在源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入冬5不洗,這幾種情況下,臟也不能讓孩子洗澡,早看早受益!
「靠父母遺產過活、家裡垃圾有1噸」:不想被孩子啃老就要這樣做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