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上海38平破房,祖孫三人擠1m小床,全家五口用1平衛生間!

上海38平破房,祖孫三人擠1m小床,全家五口用1平衛生間!

即使戶型小,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在一起。

可能沒有書房,沒有娛樂區,但每個空間都充分利用。

戶型再小,也能裝載我們滿滿的生活以及積極溫暖的內心。

今天介紹的小戶型改造亦是如此,雖然房子不大,但一家人卻仍然向上生活。

房屋現狀

38平米的建築面積、2.7米的常規層高,常見老公房給設計師改造工作帶來了不少的難度。

原始戶型圖

問題一:祖孫三人共睡,老人難以入眠

狹小的空間讓「睡覺問題」成為了楊家人的心頭病。

重達202斤的孫子要與爺爺、奶奶擠在僅1.35米寬的床上。

每晚楊家人都要用板凳、椅子對床進行加長改造,然而即使橫睡加拼椅子,加長成2米的「床」可供爺爺睡覺的空間仍只有0.3米。

椅子+泡沫墊=床

晚睡晚起的孫子與早睡早起的老人,就在這樣一張拼起來的床上難以入睡。

問題二:浴室狹小,熱水水壓不足

老房子位於5樓,由於水壓不足,洗澡在這裡也成為令人頭疼的事兒。

洗浴區無熱水,沐浴需從廚房燒水

每人洗澡需先在廚房燒三鍋水,把滾燙的開水從廚房端到衛生間,對於老人而言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另外衛生間沒有乾濕分離,高峰時期的洗漱時間也給全家人帶來諸多不便。

問題三:擁擠的廚房,僅容一人

入戶的廚房大約只有2平米,灶台和洗手池佔滿了整個廚房檯面。

約2平方的廚房

冰箱只能放在孫子與老人的房間,老太太每次燒飯,老先生想去幫忙都無處落腳。

問題四:無聚會空間

吃完晚飯,孫子要在小房間做作業,兒子和媳婦有時候在房間加班。

老人擠在角落看報紙、電視

老頭子就坐在廚房過道看報紙,老太太打掃衛生,直至11點孫子寫完作業,全家人洗漱睡覺,結束一天的生活。

明明三代人一起居住,卻彷彿未曾在同一個空間生活。

問題五:儲物嚴重不足,媽媽衣物還存放娘家

家裡的收納全靠大卧室的衣櫃,媽媽的換季衣物都存放在娘家,每次換季就來一次大遷徙。

主卧衣櫃是全家的收納區域

另外一個儲藏空間就是廚房一排吊櫃,每次老爺爺站在凳子上,老奶奶扶著他,就這樣存放物品。

問題六:洗衣機不方便,無晾曬空間

洗衣機放在廚房邊,和浴缸一樣都沒有上下水,每次洗衣服靠老太太一桶桶的端水,一桶桶的倒水,十分麻煩。

改造後

38平米老房改三房兩廳,滿足全家人基本需求的同時,給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布局重新改

改造圖

廚房=大廚房+早餐台

設計師認為廚房是一個家裡很重要的場合,尤其是對這戶人家而言,兩位老人很享受廚房時間。

廚房也應該是全家人可以一起燒飯、交流的地方,所以設計師做的第一個改動就是擴大廚房。

設計師在櫥櫃中做了一個通風透氣的菜籃子,其實廚房部分蔬菜水果不用存放在冰箱,這樣的柜子就很方便。

牆壁上還裝了一個計時器,讓烹飪時間變得更精準。

信報箱是用舊木地板製作,家裡的賬單、說明書都有了放置的地方。

還有掛鑰匙的掛鉤,對於家庭而言十分實用,放花瓶的設計師留給這個家庭的一個小浪漫。

廚房的早餐台可以轉出來與櫥櫃相連,變成備餐區、操作台。定做的兩把椅子都藏在吧台下面,早餐可在這裡解決。

客廳=餐廳+書房+老人房

設計師把老人和小夫妻的房間互換,老人在朝南的房間陽光比較好。

老人和孩子的房間兼具客廳、餐廳功能,作為團聚更合適。

老人房、孫子房、客廳、餐廳四合一空間

靠牆定製了一排沙發,沙發和護牆板同樣是用老地板改造而成。

護牆板用老地板改造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小戶型而言,傢具必須兼顧儲存功能,定製的沙發也一樣。

茶几變餐桌,茶几通過旋轉升高,翻開面積翻倍,嵌在柜子里的兩把餐椅取出來,形成圍合用餐空間。

最多可容納10人同時用餐,徹底解決全家聚餐或邀請親朋好友聚餐需求。

客廳電視背景牆設計了一排書架,老人喜歡閱讀,設計師希望為這個家融入更多可以愉悅精神的、追求生活情調的設計。

孫子升降床=晾衣架+沙發+書桌

孫子因為上大學,每周只回來住兩天,所以設計師在陽台規划了一張升降床。

當孩子回來的時候把床降下來即可,平時把床升上去完全不佔空間,兩位老人可以擁有更多的生活空間。

升降床停留在不同的高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完全升上去的時候,可以打開隱藏掛衣鉤,充當晾衣架。

把它降到75公分的高度,翻出硬包蓋板,可以充當多功能操作台:書桌、燙衣台……

降低到45公分左右的高度,翻出軟包翻板可以充當沙發使用。

移動牆=孫子獨立空間+老人獨立空間

設計師認為對於馬上成人的男孩子,這些年也許是最後跟家人可以一起生活的時光。

希望這個孩子的回憶里,有那麼一段美好是有獨立成長空間也有與家人的親密相處。

牆壁常規狀態下是共享客廳、餐廳,而移動到老人床的另外一側,空間規劃瞬間發生改變。

可移動牆讓老人房隨時變為獨立空間

老人有了獨立的睡眠空間,孫子在家的時候有了自己的小空間,沙發、茶几、電視機可以根據兩代人的需求分隔在各自的房間。

設計師為老人設計的床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雙人床,兩張單人床,為客廳留出更多的活動空間。

另外一種模式是兩張單人床,互不影響,中間留出過道,起夜的時候去衛生間非常方便。

衛生間=干區+濕區+洗衣房

為了解決早晚洗漱時間的擁堵問題,設計師把衛浴空間分離,洗臉刷牙區、洗澡區、坐便器區三間分開,互相不影響。

衛生間分成獨立的三個區域

洗衣機放在洗澡區,換下來的臟衣服可以直接放在洗衣機里,洗衣機的高度抬高,老人不用彎腰操作洗衣機,同時下面就放臟衣籃,非常的方便。

馬桶間和沖淋房之間設計了電控玻璃,保證兩個空間同時擁有良好的採光,並且設置自動模式。

當兩扇門當中有任何一扇門是關閉狀態,透明玻璃變成磨砂狀態,保證使用者的隱私。

衛生間裡面都考慮了緊急按紐,他們床邊都有,包括一些無障礙的設計,座椅,拉手考慮無障礙設計。

台盆櫃就像一個百寶箱,小小空間考慮藏下一家五口人的牙杯牙具、毛巾等雜物。

主人房=卧室+衣帽間+起居室+咖吧+辦公室

女主人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地方放衣服,而設計師則為她實現了一個夢幻新房。

「花好月圓」裝飾畫靈感來自老房子的吊頂裝飾,加上滿月形狀的檯燈,形成這樣家庭最美好、浪漫的寓意和狀態。

隱藏的書桌滿足工作需求

進門以後看到的是兩邊的衣櫃,和一個雙人沙發。

衣櫃中隱藏了咖吧和辦公桌,設計師希望小兩口在自己房間里可以有喝咖啡、喝下午茶、看看書的,享受浪漫的兩人世界。

衣櫃里同樣還藏著上床的台階

設計師把床抬高到1.2米,在床下面做了一個進入式的衣帽間,柜子里拉出來燙衣板、內衣收納抽屜……

U型衣帽間藏在床下,兩側可以拉出來掛當季衣物,床掀起來就可以走到裡面拿換季衣物。

衣櫃里同樣還藏著上床的梯子,台階下面可以儲藏。

枕頭位置的下方還有一塊小抽板,可以做床頭櫃使用的,隨手可放一些雜物。

舊吊頂=餐墊+餐具+抱枕

原來房間里吊頂採用亞克力片,冒著一股「土」氣兒。

設計師巧妙抽取其中元素,變成餐具、餐墊、抱枕上的美麗圖案。

房子的大小不在於面積而在於體積,合理的收納設計就是在體積上「作文章」。

只要玩轉這些細節,溫馨的小戶型比起大房子更有幸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的精彩文章:

新房入住半年遇到19條血淚教訓,圈出來大家瞧瞧,你可別再掉坑
新房裝修這些地方最容易被忽視!你都了解嗎?圈出來給大夥提個醒

TAG: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