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25歲小伙猝死家中!這個「生死4分鐘」非常重要,人人都該知道

25歲小伙猝死家中!這個「生死4分鐘」非常重要,人人都該知道

近日,一則名為「大疆內告」的訃聞在朋友圈傳播。具體內容是,大疆相機部一員工在家中突然呼吸急促,其女友對其進行了按壓急救後,撥打了120。

然而,當救護車趕到時,他已經心臟驟停,並最終離世,年僅25歲。

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如今屢見不鮮,本該生機勃勃的年紀,生命為何會突然消亡?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了解「猝死」這個可怕的殺手!

猝死,一種不分年齡的危重病情

猝死一般指平時貌似健康的人,因潛在的自然疾病突然發作或惡化,而發生的急驟死亡。其發生率約為每年萬分之13,各個年齡階層都有,但心臟驟停的機會隨年齡增加,其中男性比女性更多。

有研究發現,在人發生猝死的狀況後,能夠救回來的概率不足8%,而且許多人留有明顯後遺症。

猝死按照發病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大類,其中心源性猝死更為常見。上述新聞中的年輕小伙就是屬於這一類。

導致心源性猝死的誘因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包含大出血、缺氧、血鉀極低、心臟衰竭,以及過度運動等。 年輕人中的心臟驟停很多時候猝不及防,但如果已經發現這些基礎疾病,則非常有必要提防猝死的發生。

猝死的「黃金4分鐘」

在猝死發生,心搏驟停之前,最常先觀察到有心室顫動或者心肌梗塞的癥狀。此時往往會伴有呼吸急促,胸口劇烈疼痛等不適反應。 當心臟因為這些因素最終停跳之後,整個身體內的血流也就停止了。此時,我們的各大器官雖然還在運作,但是缺少了血液供應,也註定難以為繼。

其中最為危及的就是大腦,它是人體內耗氧量最大的一個器官,如果血流中斷,缺氧超過4分鐘,就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損傷。 因此在發現有猝死情況時,應該第一時間啟動心肺復甦,恢復血液流動,並撥打120等待救援。

心肺復甦,你真的操作正確了嗎?

心肺復甦是在專業救護人員到達之前,延續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壓胸口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人其實並不規範,因此也達不到期望的效果。

正確的操作方式應該是施救者兩臂位於病人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為3-4厘米,而後迅速放鬆,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複位。

如此有節奏地反覆進行,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每做30次胸心臟按壓,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預防猝死,從這些地方開始

死亡似乎離年輕人還有數十年的時間,但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臨。

猝死的預防方法包含不抽煙、運動,保持健康的作息時間,以及維持體重在理想的範圍內等。

此外,如果在能夠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方法,那麼也許就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你絕對沒見過的14張奇景!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最坑人的14句謊言,第一句就騙了我十幾年!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