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創造歷史!人類探測器首次覆蓋木星!神奇「動物」紛紛現身!

創造歷史!人類探測器首次覆蓋木星!神奇「動物」紛紛現身!

2018年12月21日上午8:49,NASA朱諾號探測器將以20.7萬公里/小時的速度從木星雲頂上方5053公里處掠過,完成第16次飛躍木星。至此,朱諾號的考察任務已完成一半,而人類探測器也首次對木星實現全覆蓋。

2011年8月5日,朱諾號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在長途跋涉28億公里之後,於2016年7月4日成功進入木星軌道。朱諾號採用大橢圓軌道,53天繞木星一周,當它從北極向下俯衝掠過木星大氣層時,距離這顆氣態巨行星最近,可以在3小時之內盡情欣賞木星波雲詭譎的雲頂,然後再從南極上空逐漸遠離。

朱諾號研究員Jack Connerney表示,隨著朱諾號第16次飛躍任務的完成,它的飛行軌跡將覆蓋整顆木星,雖然成像解析度較低,間隔大約為經度22.5°,但在後半程的考察任務(第17至32次飛躍)中,朱諾號將準確地從之前軌道的正中間穿過,使運行軌跡間隔縮小至11.25°,這樣木星雲頂的成像會更為清晰。

在為期兩年多的考察中,朱諾號不但收集了大量科研數據,還發回很多珍貴的照片,使我們得以一覽這顆遠在6億公里之外的氣態行星上油畫般的盛景。

透過雲層的遮蔽,圖像增強後的北極極光或許隱藏著有關木星起源,內部結構,大氣層和磁場的秘密。

南半球的熱帶湍流使木星標誌性的「大紅斑」受到擾動,像潑在油畫布上的橙色顏料一樣緩慢流淌。

從未有人在如此近的距離觀察正在孕育無數的漩渦雲團和反氣旋風暴的木星大氣層。

據說有一隻海豚在南半球的雲層中游弋覓食。

這個風暴眼像龍的眼睛嗎?還是像一條魷魚?

朱諾號首席研究員Scott Bolton表示,對木星大氣環流以及磁場的複雜性和非對稱性研究改寫了我們對木星的固有認知,後續考察將進一步豐富木星的緯向風場深度、磁場形成機制、內部結構和演變歷史等詳細數據。

宇宙往事-專註科學科普|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往事 的精彩文章:

41年飛了217億公里!旅行者一號究竟用什麼做動力?
印度再展太空「疊羅漢」神技!1箭31星即將升空!

TAG:宇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