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曾有一塊飛地,想進入須向鄰國借道,26年前才連接起來

我國曾有一塊飛地,想進入須向鄰國借道,26年前才連接起來

原標題:我國曾有一塊飛地,想進入須向鄰國借道,26年前才連接起來


飛地,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飛地,例如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想要走陸路進入加里寧格勒,就必須借道立陶宛或波蘭。防川村,位於吉林圖們江畔,歸琿春敬信鎮管轄,是中-俄-朝三國的交界處,從防川村沿圖們江往下15公里就是日本海。曾經,中國在琿春有到達日本海的出海口,但因為俄國的原因卻喪失了,致使吉林成為能看見日本海的內陸省,防川村也一度成為必須借道蘇聯的飛地。


早在唐朝時期,防川村就是通往日本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然而到了清朝,國力式微,面對列強的侵略,我國只能忍氣吞聲簽訂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極其屈辱。1858年俄國逼迫清廷簽署《璦琿條約》,中國被迫割讓東北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沙俄逼迫清廷簽署《北京條約》,我國被迫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至圖江門口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自此我國失去了在東北地區的日本海出海口。



割佔領土後便是雙方勘界立碑,狡猾的沙俄借條約的模糊性,私自將「土字碑」立在離圖們江口46華里的沙草峰一帶(原本為20華里),1885年欽差大臣吳大澂到吉林督辦邊務,發現俄國的醜陋行徑後據理力爭,重新確定了邊界,把界碑從距圖們江口46里外移至30里,收回了總面積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且爭得了圖們江的出海權,使中國距離日本海只有15公里。


不過,全面戰爭爆發後,1938年日俄在防川村一帶爆發了張鼓峰戰役,日軍戰敗後惱羞成怒,便把氣灑在了中國人頭上,將防川村一帶中國居民全部趕走,然後建立了「禁區」,並且封鎖了圖們江航道。自此,防川村成為荒蕪之地,我國也失去了出海權。而俄國也將控制區推移到圖們江邊,只留下一條不足10米寬的狹窄江堤---「洋館坪路堤」,可以從琿春通往防川村。



二戰結束後,我國收回了被日本佔領的土地,防川村回到祖國懷抱,我國特地派遣一個排的軍力駐守,並遷移了十八戶居民。1957年,一場大水將洋館坪路堤沖斷淹沒,防川村變成了一塊飛地,我國人想要進出防川村,必須借道蘇聯。最初兩國關係很友好時,借道進出防川村沒有問題,但中蘇交惡後,便尷尬了起來。琿春在冷戰時期處於邊疆戰略要地,長期是軍事禁區,中蘇關係好轉後,中國重新獲得了圖們江的出海權。



1983年,洋館坪堤路被修復,這塊飛地又擁有了自己的通道。蘇聯解體後,1992年我國重新修建了洋館坪大堤,實際上也是國防公路,長888米,寬8米,徹底解決了通行困難,飛地終於不「飛」了!

現在,防川不僅有「東方第一哨」守衛這裡,而且還成立了防川風景名勝區,登高遠眺,中-俄-朝三國風光盡收眼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賤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侵犯我國2400平方公里領土,中國戰鬥數十次,堅決寸土不讓
她是皇帝最愛的女人,與皇帝日夜相守30年,死後還被要求同葬

TAG:小賤講歷史 |